首页 理论教育恐惧和焦虑对工作和决策的影响及相关数据分析

恐惧和焦虑对工作和决策的影响及相关数据分析

【摘要】:作为风险的另一种无形成本,风险的客观存在所引起的恐惧和焦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个体面对这些潜在的风险因素,可能产生恐惧和焦虑的心理压力,造成精神上的不安,进而影响工作效率和决策能力,最终可能转化为有形的经济损失。其中,48.65%的人会感到害怕和恐惧,62.36%的人会感到焦虑和烦躁,66.41%的人心情变得低落,65%~76%的人心里会感到不舒服、不快乐或不幸福,61.78%的人认为雾霾天气会使自杀率增高。

作为风险的另一种无形成本,风险的客观存在所引起的恐惧和焦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前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某些特定风险被降低甚至消除,但新技术、新物质的出现、社会经济结构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又产生了新的风险。在当前的“风险社会”中,自然灾害、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疾病传染等风险日益频发,并且很多风险的形成和影响往往持续较长时间,个体很难预防和控制其发展,一旦发生,损失后果也难以承受。因此,个体面对这些潜在的风险因素,可能产生恐惧和焦虑的心理压力,造成精神上的不安,进而影响工作效率和决策能力,最终可能转化为有形的经济损失。

【阅读材料1-2】雾霾的经济成本[5]

2013年1月14日,由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联合发布的《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指出,中国500个大型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中国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基于疾病成本估算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2%,基于支付意愿估算则高达3.8%。

2014年5月21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简称经合组织)发布了有关全球空气污染成本的最新评估报告,指出室外空气污染导致全球每年有350万人死亡,由此造成的健康成本每年高达3.5万亿美元,其中,中国的年死亡人数为120多万,接近总死亡人数的五分之二,经济损失约为每年1.4万亿美元。

近年来,由于雾霾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人们一谈到空气污染,似乎自然而然就将其与雾霾画上等号。《中国环境科学》 2013年33期刊载了某学者的研究论文,论文根据2013年1月期间全国20个受到雾霾事件影响的省市的公开报道数据,综合采用直接损失评估法、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资本法,对雾霾事件造成的交通和健康直接经济损失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仅2013年1月雾霾事件造成的全国交通和健康的直接经济损失保守估计约230亿元人民币

那么,对于个人、企业和社会,雾霾的经济成本到底有多大?这显然是一笔非常复杂的经济账。不同的测算方法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但理论上而言,雾霾可能引起的损失主要包括:

第一,各产业直接经济损失。一方面,雾霾天气能见度不足,高速公路无法通行,飞机无法起降,民航航班延误、高速封路等给交通运输业带来巨大损失;另一方面,由于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负荷过重,且日照时间缩短,农作物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生长缓慢,产量减少,给农民造成收入损失;此外,为治理雾霾,调整产业结构,部分企业被关、停、限和压减发电,产能受到控制,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直接经济损失。

第二,健康成本。雾霾对健康造成的威胁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大量的病理研究表明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而雾霾带来的健康成本一方面包括了因霾致病所直接产生的门诊、住院等医疗费用支出,也包括了治疗期间造成的误工收入减少损失,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还包括了由此造成的人力资源损失(人口伤残和死亡)。

第三,心理影响。某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开展了针对雾霾天气影响人们心理状态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雾霾天气对大部分人的心理状态都会造成影响。其中,48.65%的人会感到害怕和恐惧,62.36%的人会感到焦虑和烦躁,66.41%的人心情变得低落,65%~76%的人心里会感到不舒服、不快乐或不幸福,61.78%的人认为雾霾天气会使自杀率增高。雾霾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可能降低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决策能力,甚至引起个人和企业的迁移,影响资源的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