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互联网技术的重要性与服务

互联网技术的重要性与服务

【摘要】:(三)InternetInternet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信息资源最丰富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国内常将它翻译成“互联网”“国际网”“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等,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推荐译名为“因特网”。目前Internet主要以以下几种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电子邮件电子邮件是通过网络技术接收、发送以电子文件格式写作的邮件。

(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有不同的说法。只从应用目的看,计算机网络是以共享资源为主要目的,将两台以上独立计算机系统通过某种通信介质并在通信协议的控制下实现互联的系统。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一个计算机网络由一系列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各种通信设备组合而成。我们从一个普通用户上网的角度,分析计算机网络最为重要的几种成分。

1.客户机

如果一个普通用户希望在自己家中上网,他首先要配备的设备就是一台计算机,在计算机网络中称为客户机。客户机需要具备一定的硬件和软件的配置,以适应网络环境的需要。

2.网络操作系统

对于计算机网络系统,需要有一个相当的网络操作系统来支持其运行。网络操作系统严格来说应称为软件平台,目前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有三大主流:UNIX、Netware以及Windows NT。UNIX网络操作系统是唯一跨微机、小型机、大型机的系统。由于Internet以TCP/IP协议为基础,而TCP/IP协议正是UNIX的标准协议,Internet的高速发展自然就为UNIX提供了极大的机遇;而微软(Microsoft)是后起之秀,早在Windows 95里就提供了内嵌的TCP/IP协议,所以目前一般Windows用户都已经带有了网络操作系统。而Windows NT网络操作系统是把对TCP/IP的支持作为重要开发策略而专门推出的网络操作系统。而随着Windows客户的日益增多,使得UNIX、Netware均提供对Windows的支持。

3.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实现站点之间、网络之间相互识别并正确通信的一组规则和标准。谈到网络协议,首先就要介绍开放式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即通常所说的网络互联的七层框架,它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7年提出的。

开放式系统互联(OSI)分为7层,其名称和功能分别如下:物理层,这一层主要负责实际的信号传输;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向物理层传输数据信号;网络层,主要负责路由,选择合适的路径,进行阻塞控制等功能;传输层,最关键的一层,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会话层,主要负责两个会话进程间的通信;表示层,处理通信信号的表示方法,进行不同的格式之间的翻译,并负责数据的加密解密、数据的压缩与恢复;应用层,保持应用程序之间建立连接所需要的数据记录,为用户服务。

在工作中,每一层会给上一层传输来的数据加上一个信息头,然后向下层发出,然后通过物理介质传输到对方主机,对方主机每一层再对数据进行处理,把信息头取掉,最后还原成实际的数据。本质上,主机的通信是层与层之间的通信,而在物理上是从上向下最后通过物理信道到对方主机再从下向上传输。

在实际应用中,最重要的是TCP/IP协议,它是保证互联的计算机间可靠地进行数据交换的一组规则、标准和约定。相对于OSI,它是当前的工业标准或“事实的标准”。它分为四个层次:应用层(与OSI的应用层对应)、传输层(与OSI的传输层对应)、互联层(与OSI的网络层对应)、主机-网络层(与OSI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对应)。

4.服务器

客户机必须通过服务器才能上网。服务器是为计算机网络中各类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的中心单元,其处理能力强,一般为小型机或大型机,也常用高档微机做服务器平台。服务器通常都有大容量的磁盘,有一个专门的软件提供对数据的采集、存储、维护、加工处理及访问等服务。

5.网络连接和传输设备

客户机还需要通过一定的网络连接设备和传输设备与服务器取得“联系”。网络连接设备包括网络接口卡、调制解调器中继器、网络中心单元、网桥及路由器等,它们用来实现通信线路与节点设备的连接、网与网之间的互联及数据信号的转换等功能。

传输设备是网络传输数据的物理通道,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类介质。目前使用的有线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缆。其中光缆是计算机网络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传输介质,具有不受电磁干扰、不怕雷击、传输速率快等特点。

(三)Internet

Internet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信息资源最丰富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国内常将它翻译成“互联网”“国际网”“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等,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推荐译名为“因特网”。1995年10月,联合网络委员会(FNC)给Internet下的定义是——全球性的信息系统,并指出它兼有全球性、开放性和平等性。

1.Internet的产生与发展

Internet最初起源于ARPANET。自1969年ARPANET问世后,其规模一直处于高速增长中。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建立了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NSFNET后来接管了ARPANET,并更名为Internet。此后,Internet不断发展壮大,演变为全球规模的计算机网络。现在,Internet正在向多元化发展,它不仅为科研服务,而且正在逐步进入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虽然Internet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到目前为止,Internet已经在我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在我国Internet已经覆盖了政府机关、学校、科研机构、商业公司和家庭等各个方面,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2.Internet的接入方式

任何一台计算机要想接入Internet,只要以某种方式与已经连入Internet的Internet服务提供商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的一台主机进行连接即可。目前,国内四大互联网运营机构都在各地设立了ISP,例如CHINANET的163和169服务,CERNET覆盖高等院校的Internet服务等。

3.Internet上的信息服务

网上资源非常丰富,其数据库的内容包含了农业、工业、商业、教育、科研、文化及科学技术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消息,涉及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已成为全人类的宝库

目前Internet主要以以下几种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

(1)电子邮件(E-mail)

电子邮件是通过网络技术接收、发送以电子文件格式写作的邮件。电子邮件是Internet上应用较早的一种服务,也是目前Internet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信息服务。每个用户都可以建立一个或多个电子信箱,对方发来的邮件就存放在这个信箱里,用户可以在任何时候通过联网的计算机来阅读它。与普通信件相比,E-mail不仅传输速度快、传输效率高、传输容量大,而且经济实惠。

(2)远程登录(Telnet)

远程登录是为某个Internet主机上的用户与其他Internet主机建立远程连接而提供的一种服务。用户要在一台远程计算机上登录,首先应成为该系统上的合法用户,即获准在系统建立账号,通过输入用户名和口令,可以登录进入系统访问。连接建立后,该用户就可以像使用自己的计算机一样,利用远程主机的各种资源和应用程序。

(3)文件传输(FTP)

文件传输是专门用于传送大量数据文件的服务,主要完成Internet上主机间的文件传输。它使用文件传输协议(FTP),可以实现数据文件从一台计算机传送到另一台计算机。除了个人间的私人数据文件外,主要用来传输科学研究数据以及保存在全球成千上万公共档案袋中的检索文件。

(4)万维网(WWW)

WWW(World Wide Web)称为万维网,WWW服务又称为Web服务。它起源于1989年,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统一管理各种资源、文件及多媒体的信息服务系统。目前,WWW服务是Internet上最主要的服务。信息资源以网页形式存储在Web服务器中,用户通过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出请求,Web服务器根据用户的请求内容,将保存在Web服务器中的某个页面发送给浏览器,并最终显示给用户。通过WWW,人们只要使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迅速和方便地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料。

(5)电子公告牌(BBS)

电子公告牌服务是Internet上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它提供一块公共电子白板,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上面发布信息或提出看法。电子公告牌可以方便、迅速地使各地用户了解公告信息,是一种有力的信息交流工具。

4.Internet改变生活

在Internet上进行商务活动,具有诱人的前景。如今,许多企业都认识到建立企业站点的必要性,纷纷建设了自己的网站,把产品搬到了因特网上,产品从售前推荐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实现电子化、自动化。消费者上网浏览商品、上网提交售后服务请求的时代已经到来。

Internet惊人的发展规模已经使它不单具有通信和交换信息的功能,更开辟了一种新的商业交易方式,即在网上实现电子交易(网上银行)。除此之外,相对于传统的媒体(报刊、广播、电视),它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一个传播媒体——第四媒体。

Internet还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政治生活。电子政府的出现,将极大地推行政务公开、无纸化办公,而行政手续的电子化、网络化,将极大地提升政府为民服务的水准,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