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关于中国傩戏:流传地区、取材与表演程式

关于中国傩戏:流传地区、取材与表演程式

【摘要】:关索戏为云南傩戏的特色剧种之一。演唱关索戏只在每年春节期间,一般大年初一在本村祭典活动,正月初二开始到阳宗坝子巡回演出,至正月初五,最长演到元宵节。关索戏没有专门的戏班子,只是农民业余演出。关索戏中二十个角色中有两位女性,即鲍三娘和百花公主,均由男性装扮。关索戏只在白天演出,夜晚不演,而且要每天太阳落山前全部演完并且把面具送回寺里神坛上。关索戏多为武戏,无专业班社,艺人父子相传,一成不变。

关索戏为云南傩戏的特色剧种之一。主要流传在澄江县旧宗区小屯村一带,据老艺人龚向庚说,在清顺治年间就有关索戏,演唱关索戏是为了求清吉平安、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牛马兴旺。

演唱关索戏只在每年春节期间,一般大年初一在本村祭典活动,正月初二开始到阳宗坝子巡回演出,至正月初五,最长演到元宵节。玩关索按老规矩是演三年停三年。关索戏没有专门的戏班子,只是农民业余演出。演出时约需四十人,其中二十人戴面具表演,其他作锣鼓队、飞虎旗队、令旗、抬柏枝火盆及打杂人员。关索戏中二十个角色中有两位女性,即鲍三娘和百花公主,均由男性装扮。关索戏只在白天演出,夜晚不演,而且要每天太阳落山前全部演完并且把面具送回寺里神坛上。

关索戏表演的程式:腊月间选一个吉日,举行祭药王仪式,燃柏枝火堆,撵鸡过火驱邪,领牲祝祷,祷词云“关索药王关索精,传与世人众生听,刘备关羽张翼德,桃园结义万古名。东奔西逃无基业,三请孔明做圣君,四川成都兴王室,五虎大将保朝廷。只因刘家天下满,忠诚谋士枉费心,忠臣去逝归天界,上帝封为三圣君。十八大将封成神,保护人民得安宁,哪处顶戴保哪处,善男信女要齐心。若有不幸冒犯者,当时灾星降来临,善男信女齐敬信,保佑人畜得清平。”第二天开始练武功,至大年三十结束,全体艺人在寺庙中沐浴净身。正月初二正式巡回演出,至正月十六“送药王”仪式结束。

关索戏全部为“三国”题材内容,现可演的仅有十二出,即《点将》、《古城会》、《长坂坡》、《过五关斩六将》、《关羽取长沙》、《关羽收周仓》、《夜战马超》、《百花公主三娘战》、《山岳认兄》、《花关索战山岳》、《夜过巴州》、《三请孔明》。其中《点将》是祭祀仪式戏,各村寨必先演此节目,且二十个演员都要出场。其他剧目以两人对战戏为主,唱段与做打相结合。关索戏多为武戏,无专业班社,艺人父子相传,一成不变。角色行当仅生、旦、净三类,演出时戴面具,由马童或小军出场言明剧情,并作翻滚等表演。正戏演出时唱唱打打,唱中夹白,打时刀枪仅作象征性表演,并不真正武打交锋。有锣鼓伴奏,演员角色唱时无伴唱,仅徒歌如高腔,唱腔中或有民间小调或诵经声调,或有滇剧唱腔,如[胡琴二流]、[哭板]等。常用曲调有[长板]、[短板]、[小蹿板]、[五字板]等十二个板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