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知阳戏属还愿傩戏类型,其中以酉阳阳戏较具代表性。酉阳阳戏流传在四川东南部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石柱等土家族和圭家族苗族自治县及其邻县涪陵、丰都、武隆、忠县、万县、垫江等地。因阳戏表演时艺人戴面具扮饰人物和不停跳打动作,故又称“鬼脸子戏”、“跳戏”。......
2023-08-11
关索戏为云南傩戏的特色剧种之一。主要流传在澄江县旧宗区小屯村一带,据老艺人龚向庚说,在清顺治年间就有关索戏,演唱关索戏是为了求清吉平安、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牛马兴旺。
演唱关索戏只在每年春节期间,一般大年初一在本村祭典活动,正月初二开始到阳宗坝子巡回演出,至正月初五,最长演到元宵节。玩关索按老规矩是演三年停三年。关索戏没有专门的戏班子,只是农民业余演出。演出时约需四十人,其中二十人戴面具表演,其他作锣鼓队、飞虎旗队、令旗、抬柏枝火盆及打杂人员。关索戏中二十个角色中有两位女性,即鲍三娘和百花公主,均由男性装扮。关索戏只在白天演出,夜晚不演,而且要每天太阳落山前全部演完并且把面具送回寺里神坛上。
关索戏表演的程式:腊月间选一个吉日,举行祭药王仪式,燃柏枝火堆,撵鸡过火驱邪,领牲祝祷,祷词云“关索药王关索精,传与世人众生听,刘备关羽张翼德,桃园结义万古名。东奔西逃无基业,三请孔明做圣君,四川成都兴王室,五虎大将保朝廷。只因刘家天下满,忠诚谋士枉费心,忠臣去逝归天界,上帝封为三圣君。十八大将封成神,保护人民得安宁,哪处顶戴保哪处,善男信女要齐心。若有不幸冒犯者,当时灾星降来临,善男信女齐敬信,保佑人畜得清平。”第二天开始练武功,至大年三十结束,全体艺人在寺庙中沐浴净身。正月初二正式巡回演出,至正月十六“送药王”仪式结束。
关索戏全部为“三国”题材内容,现可演的仅有十二出,即《点将》、《古城会》、《长坂坡》、《过五关斩六将》、《关羽取长沙》、《关羽收周仓》、《夜战马超》、《百花公主三娘战》、《山岳认兄》、《花关索战山岳》、《夜过巴州》、《三请孔明》。其中《点将》是祭祀仪式戏,各村寨必先演此节目,且二十个演员都要出场。其他剧目以两人对战戏为主,唱段与做打相结合。关索戏多为武戏,无专业班社,艺人父子相传,一成不变。角色行当仅生、旦、净三类,演出时戴面具,由马童或小军出场言明剧情,并作翻滚等表演。正戏演出时唱唱打打,唱中夹白,打时刀枪仅作象征性表演,并不真正武打交锋。有锣鼓伴奏,演员角色唱时无伴唱,仅徒歌如高腔,唱腔中或有民间小调或诵经声调,或有滇剧唱腔,如[胡琴二流]、[哭板]等。常用曲调有[长板]、[短板]、[小蹿板]、[五字板]等十二个板式。
有关中国傩戏史的文章
可知阳戏属还愿傩戏类型,其中以酉阳阳戏较具代表性。酉阳阳戏流传在四川东南部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石柱等土家族和圭家族苗族自治县及其邻县涪陵、丰都、武隆、忠县、万县、垫江等地。因阳戏表演时艺人戴面具扮饰人物和不停跳打动作,故又称“鬼脸子戏”、“跳戏”。......
2023-08-11
安顺地戏演出的一般程式:一开财门:上庙祀神,迎请脸子;主帅带领,列队行进;主人献食,互祝大吉等。“跳神”是地戏最重要的部分,又称“正戏”,演出时间少则三五天,多则半个月。安顺地戏以堂为单位,每堂地戏有演员十数人,加上鼓师、锣师和杂务人员,共计20人左右。[68]并在此调查基础上出版《安顺地戏戏剧本选》,这是“迄今为止地戏剧本唯一一次正式出版,同时也是地戏剧目第一次较为集中的全面展示。”......
2023-08-11
端公傩戏,主要保存在西南地区,以云南昭通“跳端公”较具代表性。端公傩戏,又称傩坛戏,或称庆坛,是以巫师主持驱鬼的祭仪及表演活动,包括傩堂戏、庆坛戏、阳戏。端公傩戏包括“正戏”与“耍戏”两部分,“正戏”即与法事密切相关的演剧,属正坛剧目。端公戏唱腔曲调多为二句式和四句式,其中以二句式最为常见,常见的是徵调式。......
2023-08-11
《孟姜女》傩戏单本流传,内容多以“滴血寻夫”、“哭倒长城”、“姜女下池”等题材为主。湖南醴陵、安徽贵池、湖北恩施的孟姜女傩戏多见单本戏“姜女下池”。[37]例一:湖北鹤峰县白果乡龚伦美艺人口述“姜女下池”单本傩戏。......
2023-08-11
相反恩施红土、鹤峰这一带的傩戏表演,以娱神转向娱人为主,祭祀的成分已经大大减少,戏剧的成分大大增加。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二者体例结构相同,都是请神、酬神、送神三段式的程式化结构,只是在某些具体剧目上有所区别,各自有着自己的一套法术程式。其中,《孟姜女》为开坛必唱剧目,至少也得演《姜女下池》一折,民间流传有“姜女不到愿不了,姜女已到愿勾销”的说法。......
2023-08-04
陕西境内的傩戏,在清及近代以“社火”歌舞表演小戏为主。[25]因此,从传承上来看,陕西境内傩戏具有鲜明的社赛特色。陕西境内傩戏,多在冬腊新春演出,一般连续四天,少则几个庄子群体参加,多则三四十个村社共同举行。陕西傩戏一个较具代表性的小戏节目《斩旱魃》,在各地的表演也略显不同:西乡一带的坛戏《斩旱魃》,例于正月十三与暑季旱天舞雩祈雨时演出。......
2023-08-11
恩施傩戏表演神性空间、仪式空间的实现,同样体现在这种神圣场域的构筑中,它主要是通过坛场的布置、表演人物的面具化以及法器、乐器等其他道具的运用来凸显的,并依赖于一系列的宗教性的祭祀仪式来实现从世俗空间向神性空间的转换。......
2023-08-04
“僮子戏”作为傩文化的直接传承,重要因素是学术界普遍认为“僮子”身份来源于“侲子”。说明“僮子戏”属“乡人傩戏”范畴。分东西南北中央,叙造牙船与降福画龙舟,中间段落中,有大量以“降福老爷画龙舟(划一划)”为落句的帮腔形式,可能是众人帮腔类的和唱。香火戏的基本内涵和程式结构及说唱特色等,略见一斑。......
2023-08-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