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方相氏率百隶而时傩,其中方相氏“蒙熊皮”与“黄金四目”的怪异装扮,学界仍存较大争论。[206]按此种观点,则傩戏蕴含着“黄帝打蚩尤”的传说故事。[207]这类神话传说故事,显然与祈雨祷旱的农时活动相关,折射着神话传说时代部族间战争的信息。......
2023-08-11
方相氏角色的记载,最早见《周礼·夏官第四》:
“方相氏狂夫四人。”[60]
“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大丧,先柩;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驱方良。”[61]
就《周礼》视阈而言,傩戏的主角是方相氏,因此诠释方相氏狂夫本质与渊源等,便能揭开傩戏的发生与源流的秘密。然而,《周礼》记载的信息非常简约,不足于洞开其中诸多的奥秘,所以从周礼同时代的其他文献入手(当然还有同时代的考古发现等)便是一条重要途径。
由于《周礼》成书的年代有较大争议,故如何框定周礼同时代便成为首先需解答的问题,诚如康保成先生所言:“《周礼》一般认为是汉人伪托”、“是否周制值得怀疑”。[62]但随着新的考古文物不断发掘,越来越多的证据趋向于《周礼》为西周制度说,如丁进先生博士论文《周礼考论》论定:“由此可以说《周礼》不是对两周制度资料的汇编、拾遗、补编,而是为中央政权制作制度的创作。”[63]本文因此框定周礼同时代的这一概念则兼融两方面论述,相对宽泛地定为先秦时期,主要侧重对上古时期的文献关于“方相氏狂夫”的相关记载等作一梳理,因为这一时期可能才是诠释“方相氏狂夫”最接近原貌的史料。
由于西周以前的文献资料匮乏,考古文物之中的商周青铜器铭文和龟卜所载便成为重要的内容。
如殷商卜辞求雨每每提到的“焚尪”的“尪”,“尪”即“狂”。“辞例一般作‘某日卜, (焚尪)某(巫名),雨或未雨’,有些还提到‘乍(作)龙’,学者考证,应即古书所说的‘焚巫尪’和‘作土龙’。焚巫求雨(或暴巫求雨)在古代是重要习俗,……古书讲‘焚巫尪’(如《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和《礼记·檀弓下》),‘巫’指女巫,‘尪’则包括男巫。但卜辞所焚之巫,名从女旁,应是女巫,其中是否有男巫,还不能肯定。”[64]显然,殷商时的“尪”为“妇”,而东周以后如《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传说鲁国大旱“欲焚巫、尪”,这里的“尪”,则包括男巫,这大约是最早的“狂夫”记载,为东周时代,西周时期的“巫”在古文献中记载较少,没有“尪”的记载,但所言“巫”者也大多如殷商之法。[65]又《荀子·正论》“伛巫跛匤(尪)”,《鹖冠子·环流》“积往(尪)生跂,工以为师”,是以“巫”、“尪”并称。“巫”往往是驼背老太婆,“尪”则是身材矮小、突胸后仰、脸面朝上的瘸子。后者是患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的残疾人,其中包括男性,所以“跛尪”与称“跛击(觋)”。[66]可见,“狂夫”的出现最晚不过东周时期,且时以“狂妇”为多,“狂夫”实为祈雨驱旱等有巫身份的跛瘸残疾人。
而战国时代出现的《尚书》载有“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67]之言,则把“狂”与“圣”作为本质一致,只是“罔念”与“克念”的差异,以为“狂夫”是有超常智能的人。同时代的《国语》也有载:“是故使申生伐东山,衣之偏裻之衣,佩之金玦。仆人赞闻之曰:‘大子殆哉,君赐之奇,奇生怪,圣生无常,无常不立。……危自中起,难哉。且是衣也,狂夫阻之衣也。’”[68]这是史料较早提及“狂夫”一词,及对“狂夫”体貌作了较详细的介绍,以为“狂夫”衣妆“偏”与“裻”,且佩以“金玦”。偏衣即裻衣,指衣背缝制的衣,特指为狂夫“阻”时的穿戴形象。“阻”通“诅”,《释文》解释为以祸福之言相要,请神加殃等。如此,则在战国时代的“狂夫”体貌与精神本质等概念渐趋成熟,在巫狂的性质基础上渗入“圣贤”与“狂勇”理念,更重要的是“佩之金玦”等属“礼”范畴的意识与“狂夫”相关联一体,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为后来的《周礼》“狂夫”列入周礼范畴等奠定了基础。
诸子文献中将“狂夫”视为礼范畴的解读影响最大的为孔子,《论语》载的“楚狂”讲“德”与“政”,即是个合乎礼教规范且具“美刺”功能的方外“圣贤”,他能洞察世界却又超然物外,他能抨击时政却又不愿介入时局。孔子对“狂夫”的解释为“狂者,进取”[69]。而孟子又进一步拓展为“何以谓之狂也,曰‘其志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70]。孟子有关“狂”者的观念承续孔子,具体释解为有大志而行为不掩者。而后世的儒学典籍中有关“狂夫”的解读,如《朱熹集注》所云“狂者,志极高而行不掩”代表儒家的理论主张倾向,包含了周礼规范的内在精神。儒家经典所载的“狂者”除着重其强大的精神层面内涵者之外,还有一类名“狂夫”与“狂且”者,如《毛诗》载“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71]又:“山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72]狂夫,指看管奴隶的齐国勇士,瞿瞿指眼目惊视不安貌;狂且即狂诅,指能请神加殃与言祸福的狂丑之人,郑玄笺:“人之好美色,不往覩子都,乃反往覩狂丑之人”。纵观儒家典籍所言的“狂者”、“狂夫”、“狂且”等概念是不同的,一为罔念的圣贤,一为监管奴隶的勇士,一为丑陋的巫觋。而诸子中的老子、墨子等所言的“狂”,则概念有又所不同,如《老子》“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等的“狂”,指的是人心理的变化而癫狂,而《墨子》“狂夫反商之周,天赐武王黄鸟之旗”[73]中的“狂夫”,实指殷商的“反叛将士”,加盟西周而被武王赐“黄鸟之旗”,即被赋予类似诸侯国的统帅身份。因此,就诸子文献的相关记载而言,与《周礼》所载的“方相氏狂夫四人”及“帅百隶”的身份等的比较来看,把《毛诗》中的“狂夫”与“狂且”以及《墨子》中的“狂夫”等三者的结合起来系统考量,则似乎更为接近些。而后世所传的《吕氏春秋·大乐篇》又有“罪人非不歌也,狂者非不武也,歌舞对举,似亦以武为舞也。”[74]则对狂夫与罪隶歌舞对举、以武为舞等传统风俗解释得更为清楚。《华阳国志》也有“狂夫”与“罪隶”相关联的记载佐证,以为“狂夫”即不达礼教的勇帅、“罪隶”有“表革面目”的刑罚措施等,如:“太安元年秋,……猛笺降曰:‘生长遐荒,不达礼教,徒与季雄和光合势。虽不能营师五丈,略地渭滨,兾北断褒斜,东据永安。退考录符,晋德长久,诚非狂夫所能干,辄表革面目,归罪有司。’毅恶其言,遂诱杀之。”[75]进一步说明“狂夫”有“帅百隶”且以“革面目”“歌舞对举”“以武为舞”的兵制传统等。
至此,“狂夫”与驱傩的渊源与脉络便基本清晰了。其源于殷商之后的“巫尪”,历经春秋战国的“狂且”而后“狂夫”的巫身份淡化与勇帅身份的强化之后,“狂夫”“衣偏”“佩金玦”以“诅”等请神加殃为手段的驱逐功能,便由原来祈雨驱旱的目的转化为驱逐与兵事相关的不祥方面来,而“狂夫”作为兼有监管奴隶的勇士与丑巫的双重身份也渐渐明朗,并最终被纳入周礼视阈而被塑造成“方相氏狂夫四人”的职官爵差形态。
不妨再回归《周礼》中两则有关“方相氏”的记载(如前)。
从表面上看,两则史料的结合考量可呈现出三个基本事实:一方相氏职官是狂夫四人;二狂夫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索室求疫;三狂夫帅百隶时傩。但是,这两则史料的结合也呈现出几个疑难问题:一索室求疫是否为时傩内容?二“大丧先柩入圹戈击四隅驱方良”等是否为时傩的范畴?三狂夫的装扮有什么特殊讲究及它究竟代表什么人?为什么要如此装扮才能索室求疫以及帅百隶时傩的具体形态如何等?
对《周礼·夏官·司马》载“方相氏狂夫四人”的解读,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向,其一以为方相氏即由四个狂夫组成,其二以为方相氏属下有四个狂夫。前者表示方相氏是四人组合,后者则表示由五人组合。但从汉代宫廷傩仪的史料“方相帅百隶及童、女,以桃弧棘矢,土鼓,鼓且射之;以赤丸五谷播洒之”[76]及东汉张衡《东京赋》等记载来看,驱傩的方相氏似乎只是一个人。究竟又是哪里出现差错呢?
笔者以为这是因为对“方相氏狂夫四人”的解读出现差错。上述之一表示方相氏等同狂夫即四人组合,而其二表示方相氏大于狂夫,即1+4的组合。显然,从汉代开始的认同为后者。但是,目前学术界普遍趋同前者,如曲六乙与钱茀先生合著《东方傩文化概论》便直言:“方相氏一共有四名,他们都具有‘狂夫’的特点。”[77]曹琳先生也说:“在西周大傩仪式中,方相氏由四位狂夫担任。”[78]那究竟是汉代史料错了,还是现代学者错了?笔者以为,错在汉代宫廷傩承续周礼的偏差,或者说《周礼》诚如上文丁进先生所言仅是为西周中央政权制作制度的创作,由于《周礼》的方相氏驱傩礼仪仅为一种理想制度的创作而并没有被践行,故历经春秋战国的乐崩礼坏及秦代坑儒(诸生)对周礼的僭越后,汉代宫廷傩用方相氏一人,便是因为选择方相氏“1+4”组合方式的理解,只是不见了“狂夫四人”的形象。更为惊叹的是,狂夫”形象似乎从汉以后的宫廷傩仪史料记载中给生生地抹掉了。为什么“狂夫四人”这么重要的驱傩首领角色在汉以后突然被省略呢?一方面固然是汉代对方相氏的解读偏差,另一方面则是“狂夫”驱傩身份没有得到确认。因此,解读“狂夫”在《周礼》中的驱傩身份及“怪民”形象装扮意义等,便是还原方相氏狂夫生态内涵的必然选择。
仔细比照周官系列及职官内涵的一般表述规律,特别是夏官司马中“方相氏”前后职官的语言表述,可以发现一些微妙处。如:
虎贲氏,下大夫二十人,中士十有二人,府二人,史八人,胥八十人,虎士八百人。
旅贲氏,中士二人,下士十有六人,史二人,徒八人。
节服氏,下士八人,徒四人。
方相氏,狂夫四人。
大仆,下大夫二人。
小臣,上士四人。
祭仆,中士六人。
御仆,下士十有二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隶仆,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十人。[79]
如上,虎贲氏与旅贲氏等均为勇士性质的职官系列,属下有下大夫、中士、府、史、胥、虎士等四至六种职官阶衔类,节服氏虽为掌祭祀朝觐衮冕的职官,但也是在王身边执戈盾的护卫者,其职官为勇士性质的祭仪者,有二至四种职官阶衔类。而大仆以下的职官虽然也在王身边,如大仆“掌正王之服位,出入王之大命”,却没有执戈盾的护卫身份。因此,介乎虎贲氏类勇士系列与大仆类隶杂仆从系列之间的方相氏,其装扮既有勇士执戈扬盾的护卫身份,又有与隶仆同驱傩的杂役身份等,则“方相氏”的身份便可以这样理解:出身世袭的氏族具有王的护卫职能,其身份类同于“节服氏”的武职文用的功能,以武职文用于“掌蒙熊皮”等为王做服饰仪礼类的职能,由于它“狂颠”的家族本质,因此被下派于“帅百隶时傩”的隶仆杂役类活动,便不会被认为僭越周礼规范。而“时傩”活动显然也是王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只是因为涉及“污秽”或“不祥”等恶劣工作性质或领域,需要“百隶”类最低层次的人员去工作,便选择“方相氏”这种应该与“百隶”有某种因缘的职官来作为首领。联系上一节“狂夫”的叛将身份解读,推测“方相氏”职官可能是由来自四方诸侯的叛将担当且为世袭,另一个旁证是方相氏的装扮奇异性,为王的一种警戒心理表现,也有类似巫优丑化借以诅咒与警醒四方的心理。
作为周之“怪民”,方相氏的职官阶衔问题,清惠士奇以为“狂夫掌帅百隶,当在徒上,其等未详”[80]。仅按周礼严密分类的职官秩序来看,方相氏排秩在节服氏之后,归属于虎贲(勇猛)类的最低端,节服氏仅有下士与徒二种职官阶衔,故推测“狂夫”作为武职文用的职官应该等类同于下士或徒;又因为它“帅百隶”的将领身份,比照周礼兵制成军之法“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81]。则可以给它定个“上士”的职官阶层。然而这仅是类比,既然周礼中没有定性“狂夫”的官阶品衔,说明它不在官阶系列而仅类属于“巫医工”般的系列,或者“狂夫”为临时性的派遣而已,官阶因此而不能确定。清人惠士奇《礼说》言:“周天子制官之禄,皆以爵为差,於其内外,诸侯官亦如之。……夏官,贾八人,虎士八百人,狂夫四人,工四人,马医四人,又圉師六百一十二人,圉人二千五百九十二人。”[82]可知,“狂夫”为“爵差”,处于“虎士”与“工”之间。然而,“狂夫”的“爵差”十分特别,严格意义上来讲,它并不是官职人员如上所述,甚至不合周礼制度(因为它的僭越性),它兼有勇猛、怪扮、罔圣、通神、隶首等一系列的特性,康保成教授认为它是一个“丑角”[83],结合它装扮与言行及职能等来看,显然它具有“巫优”的身份特点,因此可以从逻辑上推论“方相氏”实为由“巫优”临时性装扮、具有行为表演艺术性质的通神者。陈梦家先生也有此论。
巫优身份地位低贱,活动在皇权左右,既通神罔圣,又兼预言刺美,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随便穿各种身份人的服饰进行装扮,甚至恶搞装疯卖傻,如优孟衣冠的故事中的优孟便是典型的狂夫形象。
有关中国傩戏史的文章
周礼方相氏率百隶而时傩,其中方相氏“蒙熊皮”与“黄金四目”的怪异装扮,学界仍存较大争论。[206]按此种观点,则傩戏蕴含着“黄帝打蚩尤”的传说故事。[207]这类神话传说故事,显然与祈雨祷旱的农时活动相关,折射着神话传说时代部族间战争的信息。......
2023-08-11
恩施傩戏是指恩施州境内以还坛神、傩愿戏和傩面具制作等为代表的傩文化的总称。其中,还坛神、傩面具制作主要分布在恩施市三岔乡境内,傩愿戏则主要分布于恩施市红土乡和鹤峰县燕子乡、铁炉乡等地。“改土归流”以前,有关恩施州境内傩戏活动的史料甚少。如嘉庆十三年《恩施县志》多处载:“病不服药,唯许愿赛神。”......
2023-08-04
在现存的三国时代的正史典籍中,并未见直接言及“傩”礼的史料。这应该算是三国时代遗存的周礼之傩的一部分。但何氏所言“季春磔禳大傩”文字,却明确将“大傩”等同于“磔禳”,说明三国时代魏国有“磔禳”之礼仪盛行,而这种礼仪即被视为“大傩”。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三国时代的“祖腊”时设有“陛兵”,如《丁奉传》言“腊会有陛兵”[77]。三国时代的吴国,也有一则与傩礼相关的记载。......
2023-08-11
“占梦”体系的潜在神话传说故事,便是种群记忆的一类形式。[202]借用这个理论,则早期人类的“占梦”中构建的潜在神话世界,应该是低层级的“交感”属性,或通过自然界的相似性模仿而构建得来。由此可知,殷商时期的“占梦”仪式背后的潜在神话传说故事,或多与政治的神权天授内涵相关。综上所述,“占梦”体系潜在的神话传说,多与祖先英雄神话传说相关,或多借祖先英勇精神为神权政治服务。......
2023-08-11
但周礼中的“方相氏狂夫”显然是佯狂,否则如何完成“帅百隶”的职责?猜测之一是化装成熊的样子。据此两条即可佐证“狂夫”所装扮的王者身份。由此再回到《周礼》中“方相氏”职官“掌蒙熊皮”等的记载条,言方相氏狂夫“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索室求疫,帅百隶而时傩”等,就本条语句的叙述顺序而言,方相氏怪异装扮的目的是在“索室求疫”,也在“帅百隶而时傩”及大丧时如何如何,三者是并列关系。......
2023-08-11
通过对这些记载的分析可以看出“五弦琵琶”通常被简称为五弦。这里除去有记载二李夫人其中的一位是演奏五弦琵琶之外,其他几位后妃均记载为演奏琵琶。据此,对胡乐人身份及演奏乐器的考释成为了解该时期胡琵琶乐器的关键。......
2023-10-27
恩施傩戏表演神性空间、仪式空间的实现,同样体现在这种神圣场域的构筑中,它主要是通过坛场的布置、表演人物的面具化以及法器、乐器等其他道具的运用来凸显的,并依赖于一系列的宗教性的祭祀仪式来实现从世俗空间向神性空间的转换。......
2023-08-04
清朝傩祭的“还愿戏”形态成为特色,《孟姜女》傩戏即是一例。又如清同治六年版《通城县志》载:“三春之月,迎傩神演戏,谓之‘还香火’。”可见在清中晚期以后,湖南省境内较多出现“还傩愿”民间祭仪状况以及伴随的“演傩神戏”活动,而“傩神戏”的重要剧目就是《孟姜女》。又因为西南地区多为中部地区的移民,特别是明代军屯文化影响,贵州安顺地戏就是这类傩戏的典型。......
2023-08-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