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傩戏的起源与傩乐的关系

中国傩戏的起源与傩乐的关系

【摘要】:傩礼因乐而举,傩乐因礼而生,傩乐蕴涵着原始的巫术意义。按饶宗颐观点,傩礼肇始于殷商上甲微时代,则傩乐溯源也应始于此。但从逻辑关系上来看,殷承夏礼,则夏代礼乐制度,必有傩礼乐的存在。由此,远古“日(上帝)祭”的音乐体制就是“傩乐”的直接源头。但作正式的傩乐礼制体系,只能是在夏商时代产生或确立。

傩礼因乐而举,傩乐因礼而生,傩乐蕴涵着原始的巫术意义。

按饶宗颐观点,傩礼肇始于殷商上甲微时代,则傩乐溯源也应始于此。但问题并不这么简单,傩礼作为成熟的形态或文献所载(郭沫若称“有史时代”)自殷商上甲微,并不代表着殷商以前就没有礼乐,如孔夫子言“殷承夏礼”,说明礼乐在夏时就有。夏代有无傩礼?目前尚未见考古及文献记载,学界也未见力论。但从逻辑关系上来看,殷承夏礼,则夏代礼乐制度,必有傩礼乐的存在。

因此,首先要弄清楚“礼乐”概念。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项阳先生说:“学界对礼之初义的认知为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在此基础上逐渐引申发展,从而形成了庞大的礼制体系。”[1]这代表着学术界普遍的认知,把“礼”溯源至远古时期的巫祭仪式活动,而伴随这种巫祭仪式活动的“音乐”形态即可视为“礼乐”的萌芽状态。上海戏剧学院叶长海教授则说得更加具体,他说:“礼,起源于原始先民的宗教仪式活动,其仪式活动演变为礼,据《国语》说,是从颛顼开始的,即对天上(神)的事情,只有颛顼和专职的‘司天以属神’的‘南正’才管得。由是开启了宗教仪式向‘礼’转化。以此看来,礼的萌生是以区分等级为前提的。其中的问题本质,就是对现实和人伦的注意。”[2]叶先生认为远古时期的“礼”与“祭天(神)”宗教仪式有关,把“礼”与远古人类“日祭”风俗关联一体,自“颛顼”时代开始。叶先生见地非常独特且文献依据确凿,笔者据此为本文的重要基石之一。

然而“颛顼”时代有无“礼乐”呢?由于传疑时代遗存史料与考古证据稀少,不好直接下结论。笔者据“国家”概念而推论,“颛顼”时代乃至“三皇五帝”时代应该没有“礼乐”观念,至少还没有上升到“礼乐”这个层面上来,因为“礼乐”是以“国家”建立为标志,是依赖“国家”概念而产生的。如项阳先生说:“所谓礼乐,是在国家规定的礼制范围内,在一定等级礼制仪式中与礼相须使用的乐。”[3]因此,学术界普遍认为“礼乐生成于夏商,确立于周公制礼作乐。”[4]“傩乐”属于“礼乐”范畴之内,是一种与“日祭(上帝/祖先)”活动相关的伴生音乐体制形态,因此,它也只能“生成于夏商,确立于周公制礼作乐”时期。

由此,远古“日(上帝)祭”的音乐体制就是“傩乐”的直接源头。但作正式的傩乐礼制体系,只能是在夏商时代产生或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