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证人证言的证明力是指证人证言对案件情况的作用,具体体现在证人证言与案件之间的关联性。在这三个阶段,都存在影响证人证言真实性的因素。在一般情况下,首次证人证言的真实性要高于以后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因此,需要对证人证言进行审查判断,才能确定其证明力。通过以上措施加强证人人身安全的保护,以保障证人出庭作证,从而通过交叉询问的方式来确定证人证言的证明力。......
2023-08-11
该案申诉代理律师所称的“有客观的书证和稳定的证人证言,来证明王朝案发当天不具备从石家庄前往保定异地实施抢劫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但恰好经警方调取的、控方指控王朝作案的证据在证明其实施抢劫行为。控辩双方都向法庭出示物证(及其鉴定意见)、书证、证人证言等证据材料。法院审查、认定证据时通常从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两个方面进行。证据能力是指能否在审判中用来当作证明控辩双方所主张且由审判人员加以认定的事实问题的材料的资格,也就是有无充当证据的资格。英美证据法中有证据可采性的概念,其实就对应这里的证据能力。
证据能力属于法律问题,可以由法律加以限制。一般来说,英美法系国家基于陪审团审判和当事人举证原则,对于证据能力限制较严、很多证据规则实质上是规范证据资格的。大陆法系国家基于实体真实主义和积极调查原则,对于证据能力的限制较少。当然,某些材料由于其本身的性质或者由于违反程序禁止性规定不具有证据能力。而证明力又称证据价值,它是指证据在认定事实上发生作用的力量,即证据对于事实的裁判者形成心证的影响力。我们一般所称的证明力是从狭义上理解,指证据同待证事实的关联性上,证据能否证明待证事实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证明待证事实。证据有无证明力以及证明力的大小,不同证据各不相同。如果法律预先规定,则倒退回法定证据制度。在现代刑事诉讼中,证明力原则上由审判人员自由心证而判断得出。
值得指出,我国虽然在立法上正式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这一证据规则所排除的并非证据能力,而是“判决的依据”(或者审前的“起诉意见”“起诉决定”的“依据”);相关司法解释在规范法官审查与认定各类证据时,一般在审查后很多都着眼于是否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同样表明证据的审查认定规则多数不是排除证据能力。[13]我国立法上已经将证据的概念定位为“材料说”,并且区分了能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与查证属实后作为“定案根据”的不同。可见,在我国的法律规范中一般要求法官审查、认定证据后自由评价其证明力,但是遇有法定情形时直接排除相应证据作为定案根据。可以进一步理解成我国对证明力的判断包含证据本身的可靠性和狭义的关联方面的证明作用大小。证据可靠性又包括证据自身的真实和程序上的无瑕疵、合法性。
本案中涉及的争议问题需要通过对关键证据的审查认定解决。比如关于证明王朝案发当天行程轨迹的通话清单、声称现场扣押的酒瓶上提取的指纹经鉴定后系王朝所留等。以下对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的审查与认定从法律程序与规则上概览,并结合本案略作分析。
有关证据法学案例评析的文章
所谓证人证言的证明力是指证人证言对案件情况的作用,具体体现在证人证言与案件之间的关联性。在这三个阶段,都存在影响证人证言真实性的因素。在一般情况下,首次证人证言的真实性要高于以后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因此,需要对证人证言进行审查判断,才能确定其证明力。通过以上措施加强证人人身安全的保护,以保障证人出庭作证,从而通过交叉询问的方式来确定证人证言的证明力。......
2023-08-11
鉴于此,我们可以在理论上综合归纳为一种证据,即笔录证据。作为证据法定形式的笔录证据,可以视为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的办案人员,在诉讼和执法过程中,对依职权采取的具有收集证据意义的活动所作的客观记录。在刑事诉讼阶段,无论从法律规定还是侦查实践,大量的“笔录”都可以称为笔录证据。其次,笔录应该是一种客观证据。笔录类证据,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它是按照法定要求制作的一种证据形式。......
2023-08-10
证明对象与证明责任、证明标准紧密相关。需要通过证据给予证明的待证事实既包括与案件事实本身有本质联系、由实体法律规范所确定的实体法要件事实,也包括与诉讼活动进程相关,由程序法律规范确定的程序法要件事实。在刑事诉讼中,实体法要件事实主要包括刑法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事实及相关量刑情节事实;而程序法要件事实主要涉及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关乎诉讼活动合法性的事实。......
2023-08-11
二是证明对象有助于明确当事人诉讼活动的主要方向。三是证明对象对于全面查明案情以及案件的正确、高效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在刑事诉讼中,证明对象是广泛而不确定的,这就引导着公安司法机关全面客观地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从而有助于其查明整个案件事实。......
2023-08-11
在我国,宪法对保障人权、禁止非法取证行为作了原则性的规定。然而,从上述规定来看,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规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法律层级较低。也就是说,应当排除的非法证据在种类上仅限于非法的言词证据,即犯罪嫌疑人供述、证人证言以及被害人陈述。但是,对于非法物证如何处理,上述司法解释均未涉及。这为我国在立法上正式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奠定了基础。......
2023-08-11
一是补充鉴定的事由立法空缺。二是补充鉴定的启动决定权与申请权。在2012年《刑事诉讼法》实施之后,2013年实施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对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的补充鉴定决定权进行了确认。这种情形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公权力机关对补充鉴定决定权的滥用,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代理人被拒绝后缺少相应的救济措施,这会导致补充鉴定的申请权处于一种空置的状态。......
2023-08-10
由于行政管理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的特征,相较于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而言,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比较复杂。一般来说,行政诉讼中的待证事实是真伪不明,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以及与争议有关的事实。行政诉讼中的证明对象是对全案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的事实。行政诉讼中的证明对象包括证据事实以及被告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2023-08-11
间接证据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需要逻辑推理方式,这既是运用间接证据的难点,也是间接证据的魔力所在。从间接证据到间接事实使用的是三段论式的推理过程,其中经验法则就是被作为推理大前提使用的,也就是说,从一个间接证据到一项间接事实结论,经验法则起着桥梁的作用。......
2023-08-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