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此,我们可以在理论上综合归纳为一种证据,即笔录证据。作为证据法定形式的笔录证据,可以视为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的办案人员,在诉讼和执法过程中,对依职权采取的具有收集证据意义的活动所作的客观记录。在刑事诉讼阶段,无论从法律规定还是侦查实践,大量的“笔录”都可以称为笔录证据。其次,笔录应该是一种客观证据。笔录类证据,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它是按照法定要求制作的一种证据形式。......
2023-08-10
从证据材料最初来源的主体来看,分为警方提供的证据和其他国家机关、公司、企事业单位提供的证据。受案登记表、办案说明、抓获经过、户籍证明、提取笔录、扣押决定书、扣押物品文件清单、电子数据检验笔录、车辆查询材料、搜查笔录是警方提供的证据;招远市人民医院电话受理登记单、调取证据通知单、调取证据清单、银行出具的通知书回执、银行账户存款明细表是其他国家机关、公司、企事业单位提供的证据。
以警方提供的证据为例,从证据的形式上看,可以区分为表格文件清单、说明证明、笔录、案件经过。从证据的形成时间上看,可以区分为刑事立案前的调查走访阶段形成与刑事立案后的侦查阶段形成。受案登记表是刑事立案之前形成,户籍证明、扣押决定书、电子数据检验笔录是刑事立案之后形成,有些既可能是刑事立案之前形成,也可能是刑事立案之后形成。[15]以到案经过、抓获经过、扣押物品清单、[16]搜查笔录为代表的其他证据都是这样的情况。
以“5·28山东招远涉邪教故意杀人案”为例,公安机关对被告人张帆、吕迎春等人的住处进行搜查并依法扣押涉案书籍、笔记、电子产品、汽车、银行卡等物品的情况。这种搜查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刑事立案之前形成,如行政搜查等,特别是邪教类案件,大多在前期通过行政搜查才有可能查获涉嫌达到刑事犯罪标准的数量、规格、人员等情况。
单纯从证据形式上看,理论上把上述证据区分为书证、证人证言、[17]笔录证据[18]三种。如果按上述对证据的形式、阶段、来源进行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这些在实践中通常归属于书证的证据,起码在理论的层面,不一定属于书证,如果按情况深入研究,我们还可以对书证的划分标准做出进一步的调整。
譬如,如果把通常认定的肯定归属于书证的到案经过、办案说明、户籍说明等作细致的研究,上述证据则不一定属于书证,从表达的思想内容的时间来看,如果证明是案发当时的情况,则属于书证确定无疑,如果是后补的材料,则是围绕着案件事实所做的情况说明,则属于人证,[19]这种证据不是对亲身经历的案件事实的普通的证人证言,而是对其所经历的诉讼行为的合法性加以证明的特殊的“证人”。在刑事立案之后,具有上述特征的书证或人证,就转化为具有侦查人员法定主体特征的笔录证据。但是不一定绝对是笔录证据,而要看证明目的是什么,也就是使用该证据想要证明什么。如果是对工作流程的记录,则属于笔录证据,如果是想要证明侦查行为的合法性,则属于人证。提取说明则是最为明显的例子,如果出于对现场的物证提取收集,则是证明收集的程序的笔录证据。如果是出于对物证来源的质疑的说明,用于排除非法证据可能性的证明,则属于证明侦查行为合法性的人证。
如果把某些学者认定的可能归属于证人证言的抓获经过等作细致的研究,即如果是对抓获经过的一般性描述,则属于是以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证明案件情况的书面材料,当然是书证。如果是证明是否投案自首、抗拒抓捕的量刑事实,则属于警察作为目击证人对其所知悉的犯罪的预备行为、持续行为、后续行为等案件有关情况所做的证实,特别是现场行凶,有可能属于证人证言。但是,如果以刑事立案先后为标准,在未立案确定犯罪之前,特别是对于偷窃、销赃等行为的抓获经过则有可能属于现场记录,是一种行政证据,如果在现场发现情节、数额、危害行为达到犯罪标准的,则行政证据需要向刑事证据转化,有可能成为书证中的偶然书证。[20]以书证的制作目的划分,立案前的大多属于偶然书证,立案后的基本都属于目的书证。
有关证据法学案例评析的文章
鉴于此,我们可以在理论上综合归纳为一种证据,即笔录证据。作为证据法定形式的笔录证据,可以视为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的办案人员,在诉讼和执法过程中,对依职权采取的具有收集证据意义的活动所作的客观记录。在刑事诉讼阶段,无论从法律规定还是侦查实践,大量的“笔录”都可以称为笔录证据。其次,笔录应该是一种客观证据。笔录类证据,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它是按照法定要求制作的一种证据形式。......
2023-08-10
但恰好经警方调取的、控方指控王朝作案的证据在证明其实施抢劫行为。法院审查、认定证据时通常从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两个方面进行。英美证据法中有证据可采性的概念,其实就对应这里的证据能力。一般来说,英美法系国家基于陪审团审判和当事人举证原则,对于证据能力限制较严、很多证据规则实质上是规范证据资格的。证据有无证明力以及证明力的大小,不同证据各不相同。......
2023-08-11
除了上述证人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外,作为证人,只能是当事人以外的知道案件有关情况的人。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需要对各自管辖的刑事案件进行侦查。这也是证人证言需要进行质证,诉讼双方无异议的证人证言才能采信为定案根据的原因。这100多名证人证言笔录,对案件有关情况进行了证明。......
2023-08-11
一是补充鉴定的事由立法空缺。二是补充鉴定的启动决定权与申请权。在2012年《刑事诉讼法》实施之后,2013年实施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对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的补充鉴定决定权进行了确认。这种情形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公权力机关对补充鉴定决定权的滥用,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代理人被拒绝后缺少相应的救济措施,这会导致补充鉴定的申请权处于一种空置的状态。......
2023-08-10
所谓证人证言的证明力是指证人证言对案件情况的作用,具体体现在证人证言与案件之间的关联性。在这三个阶段,都存在影响证人证言真实性的因素。在一般情况下,首次证人证言的真实性要高于以后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因此,需要对证人证言进行审查判断,才能确定其证明力。通过以上措施加强证人人身安全的保护,以保障证人出庭作证,从而通过交叉询问的方式来确定证人证言的证明力。......
2023-08-11
证明对象与证明责任、证明标准紧密相关。需要通过证据给予证明的待证事实既包括与案件事实本身有本质联系、由实体法律规范所确定的实体法要件事实,也包括与诉讼活动进程相关,由程序法律规范确定的程序法要件事实。在刑事诉讼中,实体法要件事实主要包括刑法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事实及相关量刑情节事实;而程序法要件事实主要涉及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关乎诉讼活动合法性的事实。......
2023-08-11
在我国,宪法对保障人权、禁止非法取证行为作了原则性的规定。然而,从上述规定来看,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规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法律层级较低。也就是说,应当排除的非法证据在种类上仅限于非法的言词证据,即犯罪嫌疑人供述、证人证言以及被害人陈述。但是,对于非法物证如何处理,上述司法解释均未涉及。这为我国在立法上正式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奠定了基础。......
2023-08-11
对书证内容的审查重点是其是否为有关人员的真实意思表示。这可以通过询问当事人或书证制作人来进行。对于本案的书证通话清单,也是定案的核心与关键证据之一,不仅控辩双方争议巨大,甚至连几次审判中不同审判者的认定也不一样。通话清单涉及侦查秘密及个人隐私,不公开审理于法有据。笔者认为,该书证属于法定的证据种类,但是对其审查与认定时,再审时法院的裁判意见没有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操作。......
2023-08-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