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甘肃庆阳镇原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甘肃庆阳镇原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摘要】:镇原县地处甘肃省东部,庆阳市西南部,介于北纬35°27′—36°16′、东经106°44′—107°36′之间。镇原乃华夏故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夏商周属雍州,秦属北地郡,汉首置临泾县,唐时置原州,元称镇原州,明改州为县,沿承至今。镇原是东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思想家王符和北魏灵太后胡充华的故里。

【综述】镇原县地处甘肃省东部,庆阳市西南部,介于北纬35°27′—36°16′、东经106°44′—107°36′之间。东临庆城县、西峰区,西接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南连平凉市泾川县、崆峒区,北靠环县。南北长91.24千米,东西宽78.3千米,土地总面积3500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180万亩。2020年年末,全县辖13镇6乡5社区,户籍人口52.51万人,其中乡村户籍人口42.84万人,城镇户籍人口9.67万人。

境内山川塬兼有,沟峁梁相间,地形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半湿润性大陆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分,全年平均气温9.6℃,比上年下降0.8℃。年日照小时数1968.3小时,比上年减少799.7小时。年降水量571.3毫米,比上年减少58.1毫米。

【资源优势】镇原历史源远流长,人文底蕴厚重,文化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独特,民俗产业多彩。历史文化大县。镇原乃华夏故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夏商周属雍州,秦属北地郡,汉首置临泾县,唐时置原州,元称镇原州,明改州为县,沿承至今。镇原是东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思想家王符和北魏灵太后胡充华的故里。历代文臣武将层出不穷,如李恂、胡奋、席固、皇甫镛、胡顺之、杨政、仇钺、许理等保家卫国、守职重实;东汉王符“潜夫论”,蜚声中外;北魏灵太后临朝摄政,治国清明;甘肃近代十大名医之首慕元春名扬陇东、杏林楷模;慕寿祺从政清勤,博史善文,《甘宁青史略》独领风骚。镇原县又以陇东“文化大县”闻名,近现代书画名家张宸枢、张炳麟、邓博五、段思坎等人闻名省内外,2010年被中书协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现有镇原籍中书协会员35人、美协会员7人,建成占地150亩文化产业基地1处,有书画协会、分会等专业组织机构4家,各类书斋画廊260多处,专业创作团队400多人,书法爱好者10万多人。民间艺术底蕴深厚,尤以剪纸、香包、刺绣独具特色,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有国家、省、市级艺术大师70多人。旅游资源大县。境内北石窟寺、石空寺、玉山寺规模宏大,造像生动,是北魏、唐宋石窟艺术的经典代表;太阳池、翟池、白马池三座天然湫池碧波荡漾,堪称“高原明珠”;以潜夫山为代表的大小名山30多座,山山有来历,个个有传奇,开发潜力巨大。镇原曾为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长征途中夜宿三岔镇,三岔红军长征纪念馆、援西军纪念馆等红色旅游资源引人注目。特别是“关陇丝路第一驿”——北石窟驿景区,融丝路、石窟、民俗文化于一城,再现了丝路古驿的历史沧桑和繁华景象,是甘肃最具特色的丝路景区之一。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北石窟大景区为龙头,有效串联彭阳古城、玉山寺、“三池”石空寺、潜夫山、书画产业基地、胡氏文化产业园等景点的茹河川区文化旅游黄金圈和庆阳、平凉、固原三市文化旅游的重要接续区。传统农业大县。县域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小麦玉米、高粱等多种农作物,荞麦、小米、黄豆等特色小杂粮久负盛名,红杏苹果、忘忧草等农产品享誉国内外,是陇东主要粮油和瓜菜生产基地之一,素有“陇东粮仓”“中国杏乡”的美誉,曾被命名为“全国黄花菜基地县、优质瓜果生产基地重点县、粮食生产先进县”。近年来,按照“因地制宜、突出效益,龙头带动、订单生产,政府扶持、保险托底”的思路,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成功引进了圣农集团、天士力集团、正大集团、海升集团、中盛农牧、广州立达尔、天津物宗园等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家,带动年均种植全膜粮食100万亩、瓜菜22万亩、小杂粮20万亩,培育苗林15万亩;肉牛、肉羊、生猪、肉鸡饲养量分别达到26万头、105万只、23万头和3000万羽;栽植林果18万亩、中药材10万亩、万寿菊7.5万亩,已形成“草畜、林果、瓜菜”三大主导产业和“中药材、万寿菊、文冠果、小杂粮”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了助农增收和“产业兴县”的华丽转身。矿产储备大县。境内探明石油、天然气、煤炭、石英砂、黏土等矿产资源富集,初步探明石油储量2.6亿吨,年产原油60万吨,煤炭储量193亿吨,开发前景广阔,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气化镇原”,是陇东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民经济】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9.01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41亿元,增长8.3%;第二产业增加值18.71亿元,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34.89亿元,同比下降0.5%。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分别为32.15∶23.68∶44.17。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5.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2%。规模以上工业完成营业收入11.49亿元,销售产值12.42亿元,产品销售率为99.9%,亏损总额2.35亿元,其中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亏损0.09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6亿元,比上年下降2.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28.6亿元,同比增长13.65%。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3.35%;第二产业投资下降61.5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3.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亿元,比上年下降7.4%。其中,税收收入2.26亿元,同比下降3.19%,占财政收入的64.2%;非税收入1.01亿元,同比下降14.29%,占财政收入的2.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77亿元,比上年增长0.63%。

【社会发展】有各级各类学校380所,在校学生77824人,教职工6539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1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54%,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9.03%。高考一本进线率17.16%,本科二批以上进线率60.65%。有医疗卫生机构26个,卫生技术人员1142人,净增10人,增长0.88%;实有医疗床位1853张,比上年净增210张,增长12.8%。有专业文化艺术表演团体7个,全年演出140场次,观众10.5万人次。有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8.3万册;博物馆1个、纪念馆2个,文物藏量3912件;乡镇文化站19个,建成农家书屋215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215个。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612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245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全年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11.8311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9.228万人;劳务总收入达到32亿元,增长8.5%。

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4元,同比增长4.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983.6元,同比增长1.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21.72元,同比增长7.42%;农民人均消费支出9749.64,同比增长7.38%。

全县2020年下剩1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现行标准下8329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领导班子成员名录】

县委

毛鸿博 书记(4月任)

侯志强 副书记

云晓野 副书记(8月任)

张笑阳 副书记(挂职)

贾翠艳(女)常委、宣传部部长

冯 毅 常委、常务副县长

李 存 常委、副县长

张金峰 常委、政法委书记

巨文程 常委、统战部部长

夏俊杰 常委、副县长

吴青峰 常委、人武部部长

王宝印 常委、副县长

寇黎明 常委、纪检委书记、监委主任(8月任)

徐俊智 常委、组织部部长(8月任)

人大

薛 渊 主任(9月止)

慕 瑶 主任(9月任)

张学儒 副主任

张卫国 副主任(2月止)

白来学 副主任

罗金海 副主任

路永新 副主任

路军莲(女)副主任

李润纲 副主任(5月任)

政府

侯志强 副书记、县长

冯 毅 常委、常务副县长

李 存 常委、副县长

夏俊杰 常委、副县长

王宝印 常委、副县长

黄一文 副县长

张淑娟(女)副县长

王三泰 副县长、公安局局长

政协

慕 瑶 主席(8月止)

赵中峰 主席(9月任)

段登权 副主席

王勤劳 副主席

潘应鹏 副主席

柳望东 副主席

李常青 副主席

李兰珍 副主席(5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