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的眼中,文人电影就是具有浓厚的文学味道的电影,是“文学的电影”。由于新文学力量的加盟,特别是夏衍等一批“文学人”的加入,才出现了被黄继持、古苍梧教授等人称作的“文人电影”的出现。该书1989年出版,该书显然借用了黄继持、古苍梧、林年同等人关于文人电影、戏人电影的观点,把文人电影、戏人电影这些概念上升为梳理中国电影史的核心概念。......
2023-08-10
文人电影中城市影像可以为分两类。
第一,城市不是车水马龙、高楼林立、钢筋水泥筑成的常规意义里的城市印象,而是呈现出“乡村化”特征。
《林家铺子》(1959年)片头,随着小船的移动视点,展示的是两侧高低错落的江南建筑,一幅完完全全地充满着诗情画意的江南小镇形象。
《早春二月》(1963年)片头,初到芙蓉镇的肖涧秋在校长的陪伴下,走过小镇,丝竹悠扬,小桥流水,展示的同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世外桃源”。
《浪淘沙》(1936年)里的上海,《城南旧事》里的北京,其城市物象也颇为乡村化,至少创作者尽量避免了巨大、嘈杂的城市物像对影片题旨的干扰。
《小城之春》(1948年)的地理场景完全限定在这个破败的大宅院和那个衰败不堪的城墙上。影片名为“小城”,但人们感受不到任何“城”的感觉,看不到任何其他的建筑、房屋,也看不到熙来攘往、沿街叫卖的市井之相。
第二,城市影像是冷漠而又异己,表现出创作者下意识的排斥。
《天伦》(1935年,费穆导演)明显表现出对乡村田园的留恋与向往,对城市的排斥与不适应。影片中,人们对阳光下春风习习、山高云淡的乡村景致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显示着创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向往,而这种田园风光又与人物行为价值所彰显的那套父慈、子孝的伦理美景等传统价值观念相契合。只有在这个如诗如画的乡村里,人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有在这里,子孝父慈,一幅天然的伦理美景。
相反,“城市”却是罪恶、丑陋的麇集之所,是享受与堕落的所在。孝悌道路上迷失方向的儿子与媳妇醉情于城市的奢华与享受,女儿违反基本的廉耻,私奔所处也是城市。与乡村美景相对应的,城市是一个异化、令人恐惧的所在,只有在乡村,人才能体现人的尊严与价值。
早期张艺谋一向专注于农村题材,而分析一下张艺谋影片里的城市印象,却能够发现张艺谋与文人文化的一脉相通之处。
不论《秋菊花打官司》(1992年)中的秋菊,《一个都不能少》(1998年)中的魏敏芝,《幸福时光》(2000年)中的盲女,城市对于她们都是一个陌生的存在。在这些影片中,乡村总是宁静、和谐与安详,是人物赖以生活的“家”。城市却让她们感到不安与焦躁,我们能在三部影片中找到非常相似的镜头,秋菊、魏敏芝、盲女茫然站在街头中时,前景总是飞驰而过的汽车。谁也不会理会她们的存在,城市对于她们而言是陌生,是冷漠的。
《幸福时光》似乎是张艺谋影片中最具“现实主义色彩”的一部。故事地点也是一个工业城市,但我们看不到一个现代意义的城市镜头,相反城市中的林立高楼,是在绿树婆娑的“幸福小屋”角度作为远景出现的,而“幸福小屋”也真的成为一个现代都市里一个“乡村风光的世外桃源”。
文人电影的山水精神有了各自不同的内涵。但根本上则是来源于对现实生存状态的无奈、疏离、龃龉。
《城南旧事》(1982年)本身就是再现一个儿童记忆中的古旧城南,一个珍藏着儿童的记忆和幻想的城南。这里面包含着对现实的一种疏离。
《那山 那人 那狗》(1998年),如果联系当下市场经济程度日益提高,商品观念对人际关系侵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尚未建立时,人们的迷茫,那么看影片就会如沐春风,赏心悦目。
文人电影创作者是身处现今,心系过去,表面宁静而实难真正地宁静的人。
文人电影总是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对社会、文明、秩序、体制的自觉、不自觉的抵触、反对或远离,而对自然、山水显示着不由自主的向往和倾慕,对自然、理想常常表现出压抑不住的欣喜。
文人电影对社会、阶级、政治、现实总是不自觉地“王顾左右而言他”,像在一个热闹的晚会上,他们总是表现出不合群的落落寡欢和心不在焉,他们常常处在“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情境之中。
置身当下的现实社会中,却向往一个在诗歌、绘画中自由的广阔天地。从这个意义上讲,山水情怀总是与“逃避”相关,逃避常常会成为文人电影的精神旋律。
“为了逃避那人情浅薄的世界,古人才向往着那人烟稀少的江湖林泉,而他们的艺术情趣也因此而倾向于对清雅、清淡、清远、清静格调的追求。”[61]
文人往往不能进入当下的现实语境中,去参与、感受现实生活中的温热与激情。文人常与现实有着较难融入的隔膜,人物常常表现出不能排解的孤独。当镜头对准人物时,他们的心可能已飞到一个过去的或者说是未来的天地之中,面对镜头的眼睛可能是空洞无物的,它可能更易让人们唤起回忆或者向往。
回忆或向往是美好而温馨的,而一旦进入现实总是弥漫着一股无法排解的感伤和无奈。
文人电影对生命的感伤体验的主题,往往得不到观众的认同,也讨不到主流意识形态的青睐,当然也不可能成为观察历史、洞悉现实的工具。
文人电影只能在感伤着感伤,悲愁着悲愁中自怨自叹,但是他们直面生命本身的思考,对生命本身存在的问询所见出的力度与深度,却是其他电影所不具备的。
【注释】
[1]中国电影在一个多世纪的演进中杂花生树,形态纷呈,但千年不变的伦理文化对中国电影文化的滋养仍是主要的。中国千余年来的文化结构就是家/国同型,国是放大的家,家是缩小的国,伦理成为文化总曲谱上的主调,中国电影也就染上一层厚重的“伦理色”。观众群体最大、影响最广的戏人电影,就是这种文化传统孕育出来的最大硕果。从百年电影史观之,戏人电影可以分为经典的戏人电影与新戏人电影。
经典的戏人电影表现出对伦理功能的修复与校正,扬善惩恶,对子孝、父慈的古典伦常图景心存羡慕,表现出浓浓的依恋和憧憬。此类电影大都着眼于一个纯正家庭内部的恩怨纠纷、是是非非,人是伦理的人,事是纲常的事,每个人的行为、性格总是代表着伦理功能、价值取向。换言之,此类影片的人物总在伦理的网络内演绎角色、实现功能、表达意义。中国电影20世纪代初的20年间,以明星公司为代表,创作人员以郑正秋、张石川等人为核心,以齐整的时段和创作群体集中体现了这个特点。此后,随着电影史的演进,虽然电影河流波浪翻卷,此形态电影一直顽强地时隐时现。
新戏人电影大都在伦理、家庭的框架内,着力于某类社会主题、政治观念、意识形态的宣达,或对市民百姓穷困生活的揭示,或表达某一时期社会现实的批判,或对妇女解放的呼唤,或提醒社会儿童教育的迫切,大都指涉现实,批判现状,渗透着人道主义的情怀。此类电影中的家庭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家庭,而是卷入广阔的社会大天地中,遭受社会的震荡与冲击。家庭伦理角色的冲突、矛盾、龃龉当然不是限于伦理角色的内涵,冲突其实已是不同的阶级、阶层、党派等各种社会角色间的冲突。此类电影从20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的一干人马、40年代战后人们常说的“现实主义影片”的集中出现、新中国成立17年里以革命战争题材影片为主的影片,到20世纪80年代谢晋电影的高峰,以至中国特色的“主旋律电影”绵延不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
[2]马德波、戴光晰:《论谢铁骊的导演艺术》,《导演创作论——论北影五大导演》,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第98页。
[3]影片根据中篇小说《一个美丽的地方》改编。
[4]马德波、戴光晰:《论谢铁骊的导演艺术》,《导演创作论——论北影五大导演》,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第98页。
[5]郑君里:《画外音》,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8月出版,第147页。
[6]据百度百科《红色娘子军》词典,影片共有6亿人次的海量观众。
[7]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1993年1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第235页。
[8]http://www.202.104.128.108,2000年10月2日。
[9]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影视文化》,北京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第54页。
[10]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影视文化》,北京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第53页。
[11]郭国灿:《人文精神的重建》,文汇出版社1996年5月出版,第3页。
[12]郭国灿:《人文精神的重建》,文汇出版社1996年5月出版,第8页。
[13]孙周、刘小勇:《平凡百姓的人生舞台——谈影片〈心香〉》,《文汇电影时报》1992年2月8日。
[14]孙周语。转引自《清新淡雅,韵味独特殊——青年导演孙周完成新片〈心香〉》,《文汇报》1992年1月28日。
[15]么书仪:《元代文人心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10月出版。
[16]么书仪:《元代文人心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10月出版。
[17]李瑞腾:《唐诗中山水》,《古典文学》第三集,台北学生书局1981年出版,第59页。
[18]转引韩经太:《中国文人心态与古典诗歌艺术》,现代出版社1990年2月出版,第215页。
[19]韩经太:《中国文人心态与古典诗歌艺术》,现代出版社1990年2月出版,第222页。
[20]尹鸿:《悲剧意识与悲剧艺术》,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出版,第16页。
[21]韩经太:《中国文人心态与古典诗歌艺术》,现代出版社1990年2月出版,第227页。
[22]《古诗十九首》。
[23]《春江花月夜》。
[24]刘禹锡:《石头城》。
[25]曹操:《短歌行》。
[26]张养浩:《山坡羊》。
[27]杜甫:《登高》。
[28]柳永:《雨霖铃》。
[29]柳永:《八声甘州》。
[30]范仲淹:《苏幕遮》。
[31]范仲淹:《渔家傲》。
[33]李清照:《一剪梅》。
[34]李清照:《醉花阴》。
[35]李清照:《声声慢》。
[36]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11月出版。
[37][德]弗兰茨·贝克勒等编著,张念东等译:《向死而生》,三联书店1993年12月出版。转引自《登高望远,心瘁神伤——兼论中国文人的生命意识》,《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8年4期。
[38]钱志熙:《唐前生命观与文学生命主题》,东方出版社1997年6月出版,第52页。
[39]《登高望远,心瘁神伤——兼论中国文人的生命意识》,《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8年4期。
[40]吴永刚:《关于〈浪淘沙〉的话》,《联华画报》第7卷第7期,1936年4月出版。
[41]倪劳:《金城映:浪淘沙》,原件藏中国电影资料馆。
[42]《春江花月夜》。
[43]开麦拉,CAMERA,电影摄影机,导演下令开机拍摄时喊的口令。
[44]《石头城》。
[45]《世说新语·言语》。
[46]《诗经·采薇》。
[47]吴永刚、吴贻弓:《〈巴山夜雨〉导演阐述》,《电影通讯》总第18期。
[48]王迪、王志敏:《中国电影与意境》,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第328页。
[49]王迪、王志敏:《中国电影与意境》,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第329页。
[50]《诗经·采薇》。
[51]晏殊:《蝶恋花》。
[52]晏殊:《浣溪沙》。
[53]崔颢:《黄鹤楼》。
[54]李清照:《一剪梅》。
[55]倪震:《陈凯歌:中国历史文化的阐释者》,《华语电影十导演》,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第190页。
[56]影片台词。
[57]钱志熙:《唐前生命观与文学生命主题》,东方出版社1997年6月出版,第74页。
[58]钱志熙:《唐前生命观与文学生命主题》,东方出版社1997年6月出版,第82页。
[59]韩经太:《中国文人心态与古典诗歌艺术》,现代出版社1990年2月出版,第78页。
[60]转引自王迪、王志敏:《中国电影与意境》,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
[61]韩经太:《中国文人心态与古典诗歌艺术》,现代出版社1990年2月出版。
有关影像长河:从费穆到张艺谋的文章
在他们的眼中,文人电影就是具有浓厚的文学味道的电影,是“文学的电影”。由于新文学力量的加盟,特别是夏衍等一批“文学人”的加入,才出现了被黄继持、古苍梧教授等人称作的“文人电影”的出现。该书1989年出版,该书显然借用了黄继持、古苍梧、林年同等人关于文人电影、戏人电影的观点,把文人电影、戏人电影这些概念上升为梳理中国电影史的核心概念。......
2023-08-10
一、重在视觉表意的视听形态二、静态机位三、单镜头段落四、空间表意的开掘□“画意镜语”是我们对文人电影镜头语言特质的概括,是指文人电影传承了文人文化,特别是文人画所表现出来的内敛、静观、主客交融的画境精神,与诗情叙事的艺术形态相契合,在镜头运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基本特点。......
2023-08-10
显然,视觉表意是电影先天具有的生理基因,也是客观存在的物理特性。也就是说“视觉表意”在电影的技术层次和艺术层次上都构成了电影的本质。对视、听元素表意的偏重与选择,也形成了不同的电影艺术形态走向和艺术门类。电影的视觉表意往往得到重视与发挥。我们强调文人电影的“重在视觉表意的视听形态”,其意在于文人电影对电影视听元素选择中,相对地存在着重“视”、轻“听”的倾向。......
2023-08-10
在这个融合中,对“个体”的关注、关爱,始终被一个理性、理念的社会、政治大主题牵引着。这些人物的人生遭际、命运起伏无不承载了鲜明而深刻的理性主题。电影中的人物是感人的,电影中的理性主题是深刻的,甚至这种预设主题已完全超越了观众对胡玉音、秦书田这些小人物个人命运的担心。......
2023-08-10
海内外学者对于“文人电影”的理解、研究大都与林先生的著述有关。台湾学者陈炜智先生2000年10月在给本书作者的信中说,他关于“文人电影”的兴趣以及开展的相关研究,“多少也受到林年同先生论文的启发”。到目前为止,海内外电影学人对文人电影的研究,大致有两种研究路径和其相应的内涵。......
2023-08-10
弱小者、不幸者、无助者是文人电影中常见的人物家族谱系。片头、片尾那悲怆、低缓、沉重的音乐下,那沙滩上累累的白骨以及锈蚀的手铐,传达出吴永刚对于人间争斗中弱小生灵的悲天悯人。肖涧秋对文嫂母女不遗余力地关爱,我们更愿意把它看作文人电影导演对弱小者的下意识、不自觉地帮助,一种自然流露的人性之光、悲悯情怀。......
2023-08-10
在此后的故事中,我们也看到正是由于这个兴之所至的画外音,这个想起什么说什么,甚至有点颠三倒四的画外音,信“笔”由缰,连缀起一幅幅浪漫、传奇、是是非非的“我爷爷我奶奶”的故事,展现出“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的人生豪情。在漫天雪野里,随着吉普车在山区小道上颠簸,“我”心情沉痛地诉说着“我的父亲母亲”。第一人称画外音的叙述方式,“我”说,在现代电影中越来越多地采用。......
2023-08-10
低等生物是无所谓生命感伤的,不存在生命感体验与意识。当高等生物意识到生命,意识到生命最后将要终结,将要以“悲剧”结束的时候,这时候感伤就产生了。感伤源于人类对死亡悲剧性的心理反应。生命意识的出现以及由此带来的感伤,一般都是出现在孩童时代。这种伤感出于对人类自身存在的询问和死后不能把握的空洞。对“彼岸”的探询,人类发射出的想象之箭一次次在不能到达的彼岸途中,无可奈何地摔落下来。......
2023-08-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