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创意产业属性检验-创意产业时空过程模拟

创意产业属性检验-创意产业时空过程模拟

【摘要】:2010年,南京市从事软件设计和动漫设计的企业为1 221家,在这两个创意产业部门工作的创意工人人数大约为8.4万人。等比例缩小后,创意企业的数量约为164个,创意工人的数量则大约为11 268个。在真实系统中,企业数量和工人数量较为巨大,集聚效应明显。由于存在上述两个基本事实,模型模拟的创意企业和创意工人的数量大于实际数据是可以理解的。

2010年,南京市从事软件设计动漫设计的企业为1 221家,在这两个创意产业部门工作的创意工人人数大约为8.4万人。如本节开篇所述,这些数据不能直接用来和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在假设两个系统(模拟系统和真实系统)具有相等的地均产值的条件下,可以将这两个数据进行等比例缩小以便用来和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等比例缩小后,创意企业的数量约为164个,创意工人的数量则大约为11 268个。表6.11给出了模拟结果与真实数据。可以看到,模拟结果显示系统稳定后的创意企业的数量达到了201个,而真实数据为164,两者之间的差值为37,误差达到了20%。类似地,模拟的创意工人的数量[16 854× 81%(就业率)]与真实数据(11 268)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

表6.11 行为主体的基本属性的模拟结果与真实数据的比较

从这两组数据的比较结果来看,似乎模拟结果与真实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然而,这一不一致性的产生原因可以解释为等比例缩小过程造成的规模效应的丢失。具体来说,在城市经济活动过程中,一般来说,当企业数量的集聚达到一定规模后,将会产生规模效应,也就是构成总体的个体的平均生产效率会提升。在真实系统中,企业数量和工人数量较为巨大,集聚效应明显。而将这一较大规模的数量等比例缩小后(相当于在较小的规模下运行),将会降低规模效应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升幅度,因此等比例缩放的创意企业(或创意工人)的数量实际上比在较小规模下运行时所需要的创意企业(或创意工人)的数量要少。模型模拟相当于在较小规模下运行,规模效应相对来说不够明显;同时,在本模型中也没有考虑规模效应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升。由于存在上述两个基本事实,模型模拟的创意企业和创意工人的数量大于实际数据是可以理解的。除了这两组数据外,另外两组数据表现出相对较好的一致性,均值的差值比率分别为9.2%(企业规模)和10.8%(工人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