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城市居民应对开发办公地产的态度

城市居民应对开发办公地产的态度

【摘要】:根据被调查城市居民的反映,其中有74位表示对其所在地周边原来的用地性质不了解。在剩下的174例中,45%的居民反映其所居住地的周边的创意企业用地来自早期的废弃工厂或仓库。然而,对于需要通过土地征用和拆迁安置等手段以建立新的创意产业办公空间来说,在操作上则具有一定的阻力。虽然有一小部分居民都持有上述观点,但大部分城市居民还是比较支持城市政府为了发展创意产业的需要开展拆迁安置工程。

培育创意产业,一方面是为了促进产业转型和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对城市废弃土地(或利用效率不高的土地)价值的再发现和再利用,并恢复这些衰败地区的活力。因此,可以在内城区旧的工业厂房仓库等地方发现创意企业的分布。这些低利用率的城市空间在传统产业衰败或迁出后,早期由于环境较差通常受到忽视。然而受国外早期艺术家阁楼生活模式的影响,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末也开始陆续出现艺术家选择在这些废弃地区居住并进行创造的现象(登琨艳,2006)。在早期,这些大的厂房空间、仓库空间并不是直接用于生活和创作,而是根据艺术家的个人喜好与创作需要进行新的空间划分与装饰后才被使用,因此无论是从风格还是艺术审美上看都与这些空间的原始形态具有巨大差别。这些城市空间也因此成为一种先锋艺术的代表,也逐渐演变成为城市先锋艺术家们倾向选择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

在创意产业兴起之后以及这一前卫的艺术家行为受到普遍关注后,这些空间的利用方式和规模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城市政府介入之下,这些空间的改造、装饰和利用不再是个体行为,也不再是小规模的行为,而是一种大规模和普遍化的行为。这些空间的利用多通过商业化运作,进入商业地产市场。在物理层面上,这些空间通过文化符号的概括、演绎和植入,从外在表现上显示出其与周边环境相比较的空间特殊性;在文化符号层面上,其则通过商业策划以及文化媒体渲染,被赋予一种代表先锋前卫、时尚高端的生产活动,特别是与文化艺术创造息息相关的生产活动。这样,这些地段早期的工作、生活相混合的空间也逐步被纯粹作为工作生产的空间所替代。

虽然这一空间转换形式在城市中普遍可见,也是缓解创意产业兴起而引起的办公空间需求增长的压力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但仅仅依靠旧空间的再利用远不能满足创意企业的发展所需。如图4.15所示,根据城市居民的反馈,当前用于创意企业办公的土地空间的来源比较丰富。根据被调查城市居民的反映,其中有74位表示对其所在地周边原来的用地性质不了解。在剩下的174例中,45%的居民反映其所居住地的周边的创意企业用地来自早期的废弃工厂或仓库。居于第二位的是“与现在一样”的土地空间,这一形式主要存在于那些租用原用于其他生产活动的商业办公空间(例如在城市CBD附近的一些办公楼宇或城市中的部分居住小区)的创意企业。处于第三位和第四位的是“未开发的荒地”和“农田”,这一情形主要表现为城市政府在城市郊区实施的创意产业园的建设行为。

图4.15 创意企业的办公空间的土地来源构成

一般来说,将废弃的工厂或仓库转换成为适合创意产业生产的办公空间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在空间上,传统工业厂房的开敞空间使得办公空间的重新划分和办公环境的美化整治较为方便,在解决产权利益分配的操作程序上也相对容易。这是因为这些空间早期多属于国有企业,虽然国企改革后许多都实行了私有化,但仅仅是经营权的私有化,作为国家代表的城市具有行使改变这些空间利用的权力。此外,作为国企运作的这些企业,在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也急需改变生产模式,提升土地的单位产出和市场价值。在此双向诉求的推动下,政府和企业相互合作,转换这些空间的生产功能可能遇到的操作阻力相对较小。

然而,对于需要通过土地征用(主要包括图4.15中的“未开发荒地”“农田”两种情况)和拆迁安置(主要包括图4.15中的“废旧的居住小区”“棚户区”以及“违章建筑集聚区”)等手段以建立新的创意产业办公空间来说,在操作上则具有一定的阻力。这是因为:首先,涉及其中的城市居民并没有明显而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使得其愿意被拆迁安置;其次,在棚户区、违章建筑区和废旧小区等地,居住的人口密度通常都较高,这给城市政府实行安置补偿带来了巨大的高成本压力,因此城市政府对于拆迁安置工程多持谨慎态度;第三,为了压低成本,城市政府可以压低给予市民的补偿费用,这是早期城市政府的解决办法,但是其直接后果就是造成市民与城市政府的关系激化。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如上一节所述,城市政府不得不根据市场价值给予城市居民以合理补偿,这就大大增加了城市政府推进大规模拆迁改造的阻力。虽然城市政府通过努力大大降低了矛盾,但在本次调查中仍然有一小部分(10.5%)城市居民表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会支持城市政府通过拆迁改造其所在社区以建立新的创意企业的办公建筑,一个城市居民如是解释:“他们(城市政府)也许会按照市场价格给予补偿,但这一补偿通常情况下只能在城市郊区购买大约等同面积的住房。然而,一旦我接受这一补偿,我将失去在市区所拥有的多种益处,例如交通的便利性、小孩能够到较好的中小学或幼儿园上学的机会、原先建立起来的社区人际关系等。一旦搬到郊区后,这些方面的东西都将失去。我想这也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状态。”

虽然有一小部分居民都持有上述观点,但大部分城市居民还是比较支持城市政府为了发展创意产业的需要开展拆迁安置工程。调查显示,在248个城市居民中,61.7%的城市居民表示会直接支持城市政府并配合拆迁工作;另外有27.8%的城市居民对城市政府能否给予合理补偿存在担心,但表示如果城市政府能够参照市场价格给予合理补偿(包括货币补偿或就地住房安置)则非常愿意与城市政府达成一致。一位市民解释道:“事实上我是比较欢迎城市政府对我所在的这个社区进行改造的。但就经验来看,城市政府通常不能按照市场价格给予合理的补偿,这也是我担心的问题之一。然而,如果城市政府能够信守承诺,给予合理补偿,那么我是会非常高兴接受城市政府实施拆迁改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