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全球创意产业传播实况

全球创意产业传播实况

【摘要】:虽然创意产业的概念演进漫长而艰难,但其在被英国DCMS正式提出后,便迅速被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城市和地区所采用,以期通过培育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创意产业概念的全球传播以及培育创意产业的广泛实践,也为发展创意产业所能带来的正面效应提供了事实根据。要解决上述问题,则首先需要理解影响创意企业和创意工人在城市中区位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1970年代以来的社会思潮多元化、大众文化的崛起、象征经济的形成以及消费文化的逐步盛行,使得文化的商品化趋势显现,文化的经济价值受到空前认可,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特征。到1990年代,新的信息、通信技术使得文化与经济发生更深层次的“联姻”。在此环境下,创意产业应运而生(O’Connor,2007)。虽然创意产业的概念演进漫长而艰难,但其在被英国DCMS正式提出后,便迅速被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城市和地区所采用,以期通过培育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他们相信,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还能促进其他关联领域的创新(Foord,2008)。在佛罗里达的“创意阶层”(Florida,2002)以及兰德里的“创意城市”(Landry,2000)的观点的影响下,这一政策逻辑更是被奉为经典。其结果是: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效仿,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吸引、发展和推动创意(创新)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的集聚,以期增强自己所在区域或城市的全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能(Girard et al,2012)。

创意产业概念的全球传播以及培育创意产业的广泛实践,也为发展创意产业所能带来的正面效应提供了事实根据。理论上的倡导与创意产业发展事实的印证,进一步使得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特别是各地方决策层以更大的热情投资于创意产业的发展(Flew,2012;Cunningham,2009)。然而,对于城市决策者而言,这些政策实践也对其提出了如下挑战:(1)如何获得充足的城市土地空间以满足创意产业的用地需求,并且科学、高效地进行土地规划与设施布局?(2)在满足创意产业发展用地需求的同时,如何平衡多方利益关系(如创意企业、创意工人、城市居民与城市政府)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利益冲突?要解决上述问题,则首先需要理解影响创意企业和创意工人在城市中区位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其次,必须将该过程中所涉及的利益主体作为一个互动的整体,通盘考虑,才能有效获得其相互作用下的城市用地变化的时空特征,从而为科学规划提供依据。本章着重梳理关于上述两个问题的理论文献,并提出以复杂系统的视角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更深入、科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