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能源环境问题特征及研究

能源环境问题特征及研究

【摘要】:[17]如光化学烟雾不光是指工厂排出的烟雾,随着家庭用车的普及化,私人轿车尾气排放污染也日趋严重,在能源消费相对集中的都市里直接导致都市型公害问题。这表明能源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在现阶段是不确定的,而一旦确定,可能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的影响已无法消除。

(一)能源环境问题的“都市化”

能源环境问题的产生不仅在生产环节,消费环节产生的环境问题比例也有所增加,这使人类不得不反思与批判自己的能源消费行为。施里达斯·拉夫尔指出:消费问题是环境危机问题的核心,而这些危机产生于人类对能源的浪费,并威胁着地球生物圈支持生命的能力。[16]岩佐茂先生将此种现象界定为“都市型公害”。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膨胀,垃圾与污染物将替代企业垃圾成为城市首要污染源,城市环境问题产生根本性的变化,由工业污染向生活消费污染转变,环境污染呈现都市消费化的特征。美国式浪费触目惊心,统计数字显示:占全球人口总数5%的美国人,消耗着全球23%的能源。现代社会呈现城市化与消费型趋势,产品或服务的消费种类不断扩大且数量持续增加,由于每一项消费都与不同的能源相联系,甚至可以说能源消费问题引发了全球环境恶化。[17]如光化学烟雾不光是指工厂排出的烟雾,随着家庭用车的普及化,私人轿车尾气排放污染也日趋严重,在能源消费相对集中的都市里直接导致都市型公害问题。

(二)能源环境问题的不平衡性

全球性环境问题并不是依据各国的环境资源成本与收益而公平产生的,在本质上应该是工业革命后的一个世界历史遗留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代际发展不平衡

能源环境问题的产生需要时间的累积来证明,具有时间滞后性,未来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现代人不一定可以完全预见到,这实际关联着后代人的生存利益,甚至是整个地球人类的共同利益。该观点的典型代表就是“当代中心主义”,他们利用市场贴现利率的差别大力鼓励当代人开发利用资源,并坚信科学技术创新能够应对一切环境恶化和资源稀缺问题。由于后代人尚未出生,不能和当代人平等商讨环境问题,他们只能被动接受当代人造成的后果,因而很难保障当代人与后代人获得同样的生存与发展机会。爱蒂丝·布朗·魏伊丝指出,世代间公平问题产生于不可更新资源的减少,产生于诸如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资源质量的下降,产生于自然资源环境功能的丧失。[18]

2.空间分布不平衡

发达国家在环境问题全球化之前,已经向大气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并在全球大气系统内累积。虽然各国的能源立法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能源效能标准和机制促进能源环境保护制度,由“末端控制”转向“源头控制”,但在实际的立法中,由于各国的能源环境污染标准并不尽相同,发达国家往往将能源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基于经济发展的需求不得不以环境为代价接受这些产业,不利后果却由当地发展中国家来承担。以气候变化为例,2001 年的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指出:那些具有最少资源国家的适应能力最差,同时也是最为脆弱的。[19]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落后,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转嫁的环境风险,环境破坏的不良后果更多地分布到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的环境问题挑战,这即是能源环境问题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不均。

(三)能源环境问题的不确定性

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大规模影响环境,其中有些影响是在持续多年以后其不利后果才会显现出来。例如,原始森林被砍伐后,人们可以重新造林,但是人工林中的动植物、微生物乃至土壤,很难恢复到原始森林本来的面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华金谷地的地下水被过度抽取,地面下沉了9 米,至今难以恢复。核泄漏的放射性污染及危害多年以后才显现出来,周边的土地30 多年寸草不生。所有这些能源环境问题的恶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显露出来,而当今的科学技术水平亦不可能预期到,更没有完备的科学技术控制与消除环境问题。这表明能源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在现阶段是不确定的,而一旦确定,可能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的影响已无法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