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rge Hondroyiannis 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一文中提出了现阶段环境污染严重与空气质量差的主要根源在于能源的消费量,如民众对能源的过度消耗与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美国学者布朗认为,能源的安全、有效和持续供给是法律合理安排和实施效果的评价标准。......
2023-08-10
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对于能源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从环境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和法学的角度分析研究,但在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冲突和利益均衡的解决路径上,鉴于能源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主张经济利益应该兼顾环境利益,地方政府在发展本地的能源产业时应注重环境保护。能源活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与道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环境伦理学、生态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等社会科学理论的交叉,亦涉及法学场域内公私法等领域之间制度与理念的交融。从不同历史时期的价值观与消费观为视角分析,各国的能源立法目的与制度及运行效果均有不同,能源、经济与环境三者间的矛盾及矛盾根源所在是困惑各国能源立法的核心。在能源环境保护实践中,各国的通行原则是损害预防,而非事前环境风险预防原则,这直接决定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在不同时期经济发展中的位序。
本书认为经济发展兼顾环境保护的“协调论”,实质是环境利益让位于经济利益,最终牺牲环境利益,因此主张应在立法理念上超越“协调论”,代之以环境利益优先于经济利益保护的“优先论”的能源环境安全理念。在能源环境安全立法时先出台“能源环境保护基本法”,以宏观性的条文将能源环境安全的立法理念确定下来,并作为各能源单行立法和能源政策制定的指导,待各项能源政策在实施中形成成熟的制度以后再用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以维护能源法律的稳定性与实用性。
【注释】
[1]参见[美]泰勒《尊重自然:一种环境伦理学理论》,殷登祥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年版,第5 页。
[2]参见[美]莱斯特·R.布朗《B 模式》,林自新、暴永宁译,东方出版社2003 年版,第70 页。
[3]参见沈镭、薛静静《中国能源安全的路径选择与战略框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 年第10 期。
[4]参见王利《能源法的功能及其保障策略研究》,武汉大学2010 年博士论文, 第2 页。
有关能源环境安全立法理念研究的文章
George Hondroyiannis 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一文中提出了现阶段环境污染严重与空气质量差的主要根源在于能源的消费量,如民众对能源的过度消耗与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美国学者布朗认为,能源的安全、有效和持续供给是法律合理安排和实施效果的评价标准。......
2023-08-10
从2005 年开始,能源环境问题的研究成果呈上升趋势,其中能源环境保护问题排在首位,其次是能源环境安全问题,能源法的研究则较为滞后。2014 年检索结果最多,其中与能源环境安全相关的有1850 篇 ,与能源生态安全相关的有302 篇,与能源环境保护相关的有1615 篇,与能源法相关的有37 篇,相较期刊而言,能源环境安全居首位,能源法的研究仍是最少的。......
2023-08-10
中国环境保护立法与能源管理职能上发生了一些变化,能源法中环境保护起步较晚且处于能源产业发展下的次要地位,能源环境安全立法大致经历了空白时期、启蒙时期和发展时期三个时期。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我国的能源环境安全立法工作尚未展开,直到20 世纪80 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际贸易与合作的发展,能源环境安全立法才开始出现契机。......
2023-08-10
各国因石油危机影响本国经济的发展,为保障国家的经济命脉得以稳定发展,在能源的价格、供给量上对能源安全进行控制,并成为一个国家能源安全的首要目标。现代意义上的能源安全是与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能源供应安全、使用安全和环境安全的有机统一。......
2023-08-10
将理念的内涵引入到法律领域,则形成“法律理念”。能源环境安全的立法理念应该是能源法律活动的指导原则,引导人类能源活动对自由与正义的理性追求。因此,本书以为,能源环境安全的立法理念应该是超越“协调论”的“优先论”,即“环境利益”优先于“经济利益”。......
2023-08-10
能源法是规范能源之探采、提炼、生产、储存、运输、输送、配置、销售、使用之全部过程的法律,是规范人与能源之关系的法律。更重要的是,以何种法律观为导向规范产生不良后果的人的行为。这被认为是最早的整体主义观点。人类的能源活动就是一个谋求经济利益,损坏环境利益的行动过程。......
2023-08-10
国家的环境保护职责,是指在宪法中规定国家对于环境负有保护责任,这是国家的环境保护职责。能源法中以能源资源的最适配置为目标,以保证能源安全、持续供给为归宿,而将能源的生态资源属性忽略,因此,不可避免无法抵制其产生的环境外部性问题。能源立法时应明确其能源的生态价值属性,能源法对能源的价值判断上应将其生态价值优先于经济价值而确定,这是人类共同利益所向。......
2023-08-10
尤其是最近50 年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遍及全球每个角落,全球的气候变暖即是人为排放温室气体的滞后反映。地球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生态体系,陆地、海洋、大气层和生物圈等生态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联系,而各种环境问题在起因和影响方面具有相互关联性,任何一个环境因素的破坏都产生着一个诱发因素,从而导致整个生态系统之间,如生物圈、大气层等发生连锁反应,带来不利后果,当今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即是明鉴。......
2023-08-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