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北平年景:梁实秋眼中的春节习俗

北平年景:梁实秋眼中的春节习俗

【摘要】:梁实秋祭祖先是过年的高潮之一。“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这是乡下人说的话,北平人称饺子为“煮饽饽”。家里有老祖母的,年年是她老人家幸运地一口咬到。(有删改)点评:选文讲述了作者记忆中的北平过春节的一些习俗。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真情实感,如对祭祖流于形式而无慎终追远之意的揶揄,对“年菜等于剩菜”、吃饺子吃到人头昏脑涨的无奈,作者对北平春节的怀念之情也从这些文字中自然流露出来。

梁实秋

祭祖先是过年的高潮之一。祖先的影像悬挂在厅堂之上,都是七老八十的,有的撇嘴微笑,有的金刚怒目,在香烟缭绕之中享用蒸禋,这时节孝子贤孙叩头如捣蒜,其实亦不知所为何来,慎终追远的意思不能说没有,不过大家忙的是上供,拈香,点烛,磕头,紧接着是撤供,围桌吃年夜饭,来不及慎终追远。

●介绍过年祭祖的习俗及其意义。

吃是过年的主要节目。年菜是标准化了的,家家一律。人口旺的人家要进全猪,连下水带猪头,分别处理下咽。一锅炖肉,加上蘑菇是一碗,加上粉丝又是一碗,加上山药又是一碗,大盆的芥末墩儿、鱼冻儿、肉皮辣酱,成缸的大腌白菜、芥菜疙瘩——管够,初一不动刀,初五以前不开市,年菜非囤集不可,结果是年菜等于剩菜,吃倒了胃口而后已。

●举例说明年菜的丰盛,同时诉说年菜变剩菜的苦恼。

“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这是乡下人说的话,北平人称饺子为“煮饽饽”。城里人也把煮饽饽当作好东西,除了除夕消夜不可少的一顿之外,从初一至少到初三,顿顿煮饽饽,直把人吃得头昏脑涨。这种疲劳填充的方法颇有道理,可以使你长期不敢再对煮饽饽妄动食指,直等到你淡忘之后明年再说。除夕消夜的那一顿,还有考究,其中一只要放进一块银币,谁吃到那一只主交好运。家里有老祖母的,年年是她老人家幸运地一口咬到。谁都知道其中做了手脚,谁都心里有数。

●介绍过年吃饺子的趣事,展示了独特的风俗人情。

(有删改)

点评:选文讲述了作者记忆中的北平过春节的一些习俗。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真情实感,如对祭祖流于形式而无慎终追远之意的揶揄,对“年菜等于剩菜”、吃饺子吃到人头昏脑涨的无奈,作者对北平春节的怀念之情也从这些文字中自然流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