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开办特种消费税的争议

开办特种消费税的争议

【摘要】:在五省裁厘会议中,对于应该对那些特定货物开办特种消费税,各省代表根据当地贸易情况提出可行项目,预估收入数额,并与厘金额作比较,提供国府实施裁厘时的参考。商民质疑改办特种消费税的做法,事实上只是局部裁厘,与过去国人主张加征关税作为抵补的诉求大相径庭。商界扬言,国府应该召集全国裁厘会议,采纳多数商会代表意见,在未得政府回应之前,商界决定全面杯葛国府开征特种消费税的决策。

在五省裁厘会议中,对于应该对那些特定货物开办特种消费税,各省代表根据当地贸易情况提出可行项目,预估收入数额,并与厘金额作比较,提供国府实施裁厘时的参考。五省提报的厘金旧额,江苏约900万元,浙江约700万元,安徽约316万元,福建约513万元,江西约360万元,合计2,789万元;改办特种消费税之后,预估可得税额为江苏336万元,浙江496万元,安徽116万元,福建330万元,江西320万元,合计1,598万元。为了弥补裁厘的财源缺口,五省预订开办的特种消费税目超过20种,被各方批评,新税品目繁杂,实与厘金无异,而且预计估收入尚不及厘金原额的60%,如此一来,可以预见将来实施后的结果,必是地方政府为求财源自足而另行开征其他税目,遍地苛捐杂税的情景仍不能免。[27]

五省裁厘会议结束,各省政府依照先前决议,展开办理特种消费税及进行裁撤厘金的活动,但又不时出现延缓裁厘的事例。例如,1929年2月,福建省政府呈文财政部,报告福州总商会来函磋商更改税务局所地点和提议改良收税办法,并要求展缓两个月期限。对于地方的请求,国民政府虽然要求各地立即举办特种消费税,以抵补裁厘后亏短税额,然成效相当有限。[28]

各地政府即使勉强推行特种消费税,时见开办不久即引起民间团体反对的报道,主要的理由是“关税已加,厘应裁尽,无庸另筹抵补”。商民质疑改办特种消费税的做法,事实上只是局部裁厘,与过去国人主张加征关税作为抵补的诉求大相径庭。另一方面,商界也批评国府在开办此税时,并未咨询商业团体的意见,列举出多项明显损及商人利益的不合理规定,指责其名为裁厘,实为加税,阻碍国货流通与本国企业发展。商界扬言,国府应该召集全国裁厘会议,采纳多数商会代表意见,在未得政府回应之前,商界决定全面杯葛国府开征特种消费税的决策[29]

商界的反弹并不是全无道理的。国府召开五省裁厘会议,对于历来被视为最棘手的裁厘抵补问题,仅议定以特种消费税作为抵补;但各省现实状况不同,是否足敷尚属疑问。再加上过去厘金中课税物品有大宗收入的百货项目,在此次亦均包罗于特种消费税之中,难怪时人直指特种消费税实为厘金的变相。[30]

各地商民纷纷抗议,特种消费税的繁苛不下于厘金,参与裁厘会议的五省商会也发表声明,表示此案与当初决议精神完全相反,福州商帮更以停止运货以示抗议。不久之后,国府举行编遣会议,国内军事领袖不欢而散,内战有一触即发之势,各地裁厘的进程呈现完全停摆的状态。裁厘之举仅止于政策宣示,而迟迟未能有实质作为,各地政府为筹措财源,仍开征厘金或各式消费税。[31]国府原先推动以特种消费税配合裁厘的政策,此时又不得不再另作调整。各界对于应采取何种税目作为厘金抵补,意见分歧,有的举出应开办所得税,有的主张开办营业税,也有认为改革印花税即可达成使命,众议杂陈,留待国府再作取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