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西洋税制在中国近代发展中的影响

西洋税制在中国近代发展中的影响

【摘要】:裁厘令下同时,国府也宣布根据国际平等通则,实施关税自主,对进口货物另订税则,对国内出口货品则征收出厂税。本案在提出之后,论者即提醒南京国府必须注意对外交涉问题,不是自行宣布就能贸然成事。过去列强所主张的裁厘加税,有它的适用范围和税率限制,与国府要求的关税自主之间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裁厘加税与关税自主课题,涉及国家收支调整与民力支应问题,必须从长计议。

国府在财政会议调整厘金作为中央税目,继于1927年7月19日宣布,将自9月1日起裁撤厘金,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六省境内同步实施。凡税目性质属于通过税者一律废止,包括常关税、统捐、统税、货物税、铁路税捐、邮包厘金、海关之子口税、复进口税、出口税和落地税等。裁厘令下同时,国府也宣布根据国际平等通则,实施关税自主,对进口货物另订税则,对国内出口货品则征收出厂税。[6]

南京国府提出关税自主案时,并未与列强交涉,也未与武汉的国民政府取得共识,加上北伐的军事行动尚未完成,时人并未将之视为中国政府的有效决策,缺乏实质的意义。本案在提出之后,论者即提醒南京国府必须注意对外交涉问题,不是自行宣布就能贸然成事。过去列强所主张的裁厘加税,有它的适用范围和税率限制,与国府要求的关税自主之间有相当大的差距。民间也批评政府只求财政收入,似乎未能考虑国民经济的能力。因此,裁厘加税与关税自主课题,涉及国家收支调整与民力支应问题,必须从长计议。[7]

对于关税自主问题,在宁汉复合之后再度回到必须与列强协商裁厘加税的谈判模式之上。国府一方面与列强进行外交谈判,取得其承认中国自定义税则的权力,另一方面也争取国内地方军政社会势力的支持。[8]在活动进行期间,地方商民协会认为裁厘加税案事关国计民生,必须召开全国性的经济会议,讨论具体的进行步骤,及早制定各项经济法案,以解决各种经济纠纷。民间团体以德国在欧战之后召开全国经济会议,使其对内工商与对外贸易渐行恢复,消弭劳资纠纷的国外成功经验,证明经济会议确有成效。论者同时也指出,中国国民党的政纲亦以经济会议是达到民生主义劳资协调与各业共荣共存的唯一工具,作为说服国府的理由。各地商会陆续呈文国府,建议采取德国经济议会立法制度,于最短时间(至多不得超过四个月)召集经济会议,容纳农、工、商、学与劳资双方等代表,以及政治法律、财政、经济、外交各领域的专家为委员,讨论新税税则,以及关税管理、保管、征收等重要问题,议决经济法案,呈请国府公布施行。[9]

国府相当注意时人提出召开经济会议的主张,同时也为了回应各界指出裁厘加税不应该局限在东南少数省份,以免税负不公的要求,于是公告暂缓实施关税自主案的相关决议,承诺在北伐完成后迅速召开全国经济会议,借以争取各方支持,扫除财政改革的国内障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