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医疗终结时间:确定医疗费用赔偿的科学依据

医疗终结时间:确定医疗费用赔偿的科学依据

【摘要】:医疗终结时间是指人身受损伤后治疗及休息时间的期限。上述几种损伤也可因感染、年龄、部位等因素而明显影响病程,这些规律就是判定医疗终结时间的基础。明确医疗终结时间可以为赔偿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提供科学依据。对于同一个体全身不同组织器官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在确定其医疗终结时间时以最严重的损伤所需最长医疗终结时间为主,不能将不同损伤所需的医疗终结时间进行累加后计算。

医疗终结时间是指人身受损伤后治疗及休息时间的期限。人体组织受损伤后,其修复与愈合的时间有一定的规律,比如创口一般在清创缝合后7天即可愈合、拆线,软组织挫伤一般在2~3周即可痊愈,骨折经2~3月即可形成骨痂。上述几种损伤也可因感染、年龄、部位等因素而明显影响病程,这些规律就是判定医疗终结时间的基础。确定医疗终结时间就损伤而言,应该是受损伤的组织愈合、受伤者临床症状消失、临床体征消失或体征固定,以治疗角度来看已经没有特殊治疗意义。明确医疗终结时间可以为赔偿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提供科学依据。

各种交通事故中,由于受损组织器官较多,虽然各自损伤的严重程度不一,但相互之间仍有许多影响。有的损伤可直接影响到另一损伤的恢复,同时也影响到本身的恢复,这样也就延长了受损组织器官修复和功能恢复时间。各种损伤造成的组织器官破坏及功能障碍的修复和恢复过程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过程,既有一定的规律,也有其个体特殊性。损伤修复过程不仅与受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而且与受伤者的年龄、体质、性别、职业、气温、环境地理区域的差别、医疗条件及诊疗水平的高低、本身原有的疾病、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均有关系。对人体损伤修复及功能恢复有影响的常见因素有以下几种:

1)年龄体质因素:同一程度的组织损伤,年青体壮的人损伤恢复得快,而年老体弱的人恢复得慢。

2)职业因素:长时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较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损伤恢复得快。

3)感染因素:相同类型的损伤,如合并或继发感染,会使原损伤的修复期延长。反复多次感染有时会导致器官功能的严重障碍。

4)异物因素:损伤处有异物存留直接影响组织的修复,使修复期延长。

5)组织低灌流因素:全身及局部组织的供血不足可使修复期延长,部分局部长时间缺血或低灌流可使受波及的组织坏死而致严重功能障碍。

6)医疗因素:医疗条件好,能积极得到治疗和护理并且处理得当的受损组织修复较快。反之,修复慢且易产生并发症。

7)营养因素:伤者以往的营养程度及伤者的营养水平较好的人较高度营养不良的人其损伤恢复较快。

8)疾病因素:患有严重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肝硬化、肺结核尿毒症、血液病、癌症、肠道慢性疾病等)的人损伤修复较慢,有时造成损伤长期不愈。

9)温度因素:在常温下组织修复较快,而在过低或过高温度环境中损伤的修复变慢。

10)环境精神因素:环境洁净宽松,精神开朗愉快的人损伤恢复得快。反之恢复较慢。

由于受损组织的恢复程度及所需时间不尽相同,不同程度的损伤所需修复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因此在确定不同损伤所需医疗时间时,应根据不同损伤的转归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对于同一个体全身不同组织器官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在确定其医疗终结时间时以最严重的损伤所需最长医疗终结时间为主,不能将不同损伤所需的医疗终结时间进行累加后计算。

临床诊疗应达到临床医学一般原则所承认的治愈(即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或体征固定。具体时限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人身损害受伤人员误工损失日评定准则》(GA/T 521—2004),必要时申请司法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