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车险理赔查勘与定损中的待查项目处理

车险理赔查勘与定损中的待查项目处理

【摘要】:例如转向节、悬架臂、副梁等,这些零件在我们的定损工作中时常被列为“待查项目”,这些“待查项目”在车辆修理完工后大都成了更换项目。1)认真检验车辆上可能受损的零部件,尽量减少“待查项目”。3)车辆初步修理后,定损人员必须参与对“待查项目”进行检验、调试、确认全过程。4)“待查项目”确实损坏需要更换,定损人员必须将做有记号的“待查项目”零件从汽车修理厂带回。

在车险查勘定损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零件,用肉眼和经验一时无法判断其是否受损、是否达到需要更换的程度,甚至在车辆未修复前,就单独某零件用仪器都无法检测(除制造厂外)。例如转向节、悬架臂、副梁等,这些零件在我们的定损工作中时常被列为“待查项目”,这些“待查项目”在车辆修理完工后大都成了更换项目。“待查项目”到底有多少确实需要更换?又确实更换了多少?这里到底有多少道德风险?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保险公司和保险公估公司的理赔定损人员。

笔者从事机动车理赔定损工作十多年,有一些经验和措施,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待查项目”中的大量道德风险,步骤如下。

1)认真检验车辆上可能受损的零部件,尽量减少“待查项目”。例如,汽车发电机在受碰撞后经常会造成散热叶轮、带轮变形,散热叶轮、带轮变形后在旋转时,很容易产生发电机轴弯的错觉,轴到底弯没弯、径向圆跳动量是多少,只要做一个小小的试验即可,用一根细金属丝,一端固定在发电机机身上,另一端弯曲后指向发电机前端轴心,旋转发电机,注意观察金属丝一端与轴心的间隙变化,即发电机轴的径向圆跳动量,轴的弯曲程度一目了然。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空调压缩机、转向助力泵、水泵等类似问题。

2)在确定需要待查的零件上做上记号,拍照备查,并告之被保险人和承修厂家。

3)车辆初步修理后,定损人员必须参与对“待查项目”进行检验、调试、确认全过程。例如,转向节待查,汽车完成初步的车身修理后,安装上悬架等零部件后进行四轮定位检验,四轮定位检验不合格,并且超过调整极限,修理厂提出要求更换转向节,于是定损人员也就同意更换转向节。至于更换转向节后四轮定位检验是否合格,是否是汽车车身校正不到位等其他原因引起的,理赔定损人员往往不再深究。

4)“待查项目”确实损坏需要更换,定损人员必须将做有记号的“待查项目”零件从汽车修理厂带回。

用上述方法解决“待查项目”问题,汽车修理厂也无法获得额外利益,遵循了财产保险的补偿原则,最大限度地杜绝“待查项目”中的道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