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人口均衡发展水平分区测度

人口均衡发展水平分区测度

【摘要】:表7-3各指标区域分布情况续表2010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水平分区测度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5个维度上,根据计算结果,各省在人口数量方面得分最低,其中高于全国得分水平的省份有河北、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中西部地区,主要是因为这些省份的总和生育率相对较高,而东部地区的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人口更替水平。表7-5人口长期均衡水平发展情况续表

(1)数据来源

本文评价指标数值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或1%抽样调查获得,主要参考了《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和《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

(2)指标描述

根据表7-3可以发现,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5个维度中,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中的正指标最大值主要分布在北京和上海东部地区,最小值则主要分布在西藏、贵州等西部地区,逆指标值则呈现相反的分布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北京教育财政的投入占GDP的比重并非最高,但其人均受教育年限、每十万人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均列在首位,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北京对于人才的聚集和吸引力度。人口与资源环境中,黑龙江粮食产量和森林覆盖率较高,西藏则在淡水资源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北京在人均拥有公园绿地面积上得分最高。

表7-3 各指标区域分布情况

续表

(3)2010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水平分区测度

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5个维度上,根据计算结果,各省在人口数量方面得分最低,其中高于全国得分水平的省份有河北、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中西部地区,主要是因为这些省份的总和生育率相对较高,而东部地区的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人口更替水平。人口结构方面,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海南、贵州、甘肃这些省份的得分低于全国,究其原因,这些地区的性别比如出生性别比和未婚性别比的失衡幅度过大,新疆正是由于出生性别比接近均衡值而在人口结构上得分最高。人口与经济方面,沿海地区具有明显优势,其中上海得分最高,其次是北京、天津,表现为人均GDP高、居民平均消费水平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多,西藏在此项上得分最低。人口与社会方面,北京得分远领先于其他省份,不仅是由于北京资源的丰富,更体现了北京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对民生的关注,中部地区如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得分较低,表现为每十万人中所拥有的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少、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少。人口与资源环境方面,在所选取的指标中,仍然是北京得分最高,原因是北京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高于其他省份,而粮食、淡水资源则由于其可运输性,通过数据的处理,其差异并非特别明显,西部地区如西藏、贵州、新疆等省份因其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较少而在此项上得分较低(见表7-4)。

表7-4 各省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分维度情况

在前文计算的人口长期均衡发展5个维度的基础之上,我们根据评价模型继续计算了人口长期均衡水平的发展度、协调度和可持续度。据表7-5可以发现各省内部发展度要低于外部发展度,即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综合得分高于人口数量和结构,内部发展度得分在前三位的省份是新疆、北京、内蒙古,末三位的省份是贵州、广西、海南,有8个省的内部发展度得分低于全国水平,外部发展度排名前三的省份是北京、上海和天津,排名在末三位的省份是河南、广西和贵州,外部发展度得分低于全国水平的省份有13个,从总体发展度来看,其得分情况与外部发展度趋势几乎相同。与发展度一样,各省内部协调度也低于外部协调度,分省来看协调度,其变化则与发展度相反,内部协调度在广西、贵州等发展度得分较低的省份得分较高,而新疆、北京、上海则得分较低,并且小于全国水平,重庆、山东、辽宁在外部发展度得分上排在前三位,西藏、青海、甘肃在此项得分上排在末三位,从总体协调度来看,分省得分变化与内部协调度相似,意味着目前实现的内外部协调还处于低水平,高水平的协调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可持续度上,内部可持续度仍低于外部可持续度,中西部地区的内部可持续度得分高于东部地区,广西、贵州、新疆排在前三位,黑龙江、辽宁、北京排在末三位,均低于全国水平,外部可持续度则在东部地区得分较高,前三位的省份是北京、上海和天津,末三位的省份是西藏、贵州和甘肃,总体可持续度方面,北京、西藏和上海得分较前,新疆、黑龙江和吉林则得分较末,表明内外子系统之间还需深入地加强发展与协调。

表7-5 人口长期均衡水平发展情况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