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城乡年龄结构变化对人口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城乡年龄结构变化对人口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摘要】:城乡年龄结构随着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及人口年龄结构的自然变动而不断发生变化。而各年龄段“五普”、“六普”时期分城市、镇、乡村人数占总人口比例的数据如下表5-5。另一方面,从纵向来看,城市0—19岁年龄段人口占比,“六普”期间的数据显示要低于“五普”期间的。全国平均水平在该年龄段也有大幅度地下降。可以看出我国整体人口老龄化上升非常明显,而后续劳动力补充却不足。

城乡年龄结构随着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及人口年龄结构的自然变动而不断发生变化。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实施,在短短3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史无前例地实现了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人口转变模式(邬沧萍等,2003)[3]。而各年龄段“五普”、“六普”时期分城市、镇、乡村人数占总人口比例的数据如下表5-5。

表5-5 各年龄段城市、镇、乡村人数占总人口比例(%)

续表

首先从横向看,“五普”期间城市0—19岁年龄段的人口占比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是城市、镇、乡村里最低的。其次镇该年龄段人口也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三个区域中居中,排在第二位。乡村人口中0—19岁年龄段的人口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三个区域当中也居于第一位。20—49岁年龄段的人口则与0—19岁年龄段人口恰恰相反,城市占比排在第一位,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0岁以上的年龄人口占比镇要低于城市和乡村,乡村又略高于城市。“六普”期间,大致与“五普”时期趋势保持一致。

另一方面,从纵向来看,城市0—19岁年龄段人口占比,“六普”期间的数据显示要低于“五普”期间的。其中0—9岁占比下降了1.65个百分点,10—19岁占比下降了4.61个百分点。镇和乡村在0—19岁年龄段人口比例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全国平均水平在该年龄段也有大幅度地下降。20—29岁年龄段占比,城市和全国平均水平都略有上升,而镇和乡村则有小幅度地下降。30—39岁年龄段城市、镇、乡村和全国都保持了一致的下降趋势。40岁以上人口占比则呈现出城市、镇、乡村和全国都保持了上升的趋势。可以看出我国整体人口老龄化上升非常明显,而后续劳动力补充却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