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年来为遏制人口性别比失衡开展的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国际上来看,目前我国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程度最高、持续时间最长、波及人口最多的国家,综合治理人口性别比的任务非常艰巨。如图3-4,在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省份中,有11个省份出生性别比超过了120,占婴儿总数的34.29%,尤为突出的是安徽省、福建省和海南省,出生人口性别比超过了125。从地区结构上分析,出生人口性别比明显从偏高的沿海地区向中西部扩展。......
2025-09-29
家庭是市场经济运行中小的单位,而家庭的结构是影响家庭运行的关键因素。家庭结构的变动又深受人口、社会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且不同时期的具体影响因素有别。一般认为,现阶段对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1)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低生育水平逐步形成并保持,特别是第一代独生子女逐渐长大成人。(2)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人口构成和群体进一步扩大。(3)人口迁移流动增多,城市化水平提高。(4)住房状况改善,拥有自己住房民众的比例明显扩大。而且我国城乡二元分化严重,这样城乡分割的日益发展,不仅造成了城乡在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距,也势必会造成城乡家庭结构方面的差异[2]。
(一)全国总体
现代社会正在逐步形成以单个婚姻单位为主的个体家庭,但是分开居住的亲子之间仍保持着密切联系,两个及以上相对独立的小家庭构成网络家庭。具体见表5-3。
以第三、四、五、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依据,把家庭分为核心家庭、直系家庭、复合家庭、单人户、残缺家庭和其他六类,其中,“核心家庭”指夫妇二人组成的,或夫妇(或夫妇一方)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直系家庭”为夫妇(或父母、父母一方)和一个已婚子女及孙子女组成家庭;“复合家庭”为夫妇(或父母、父母一方)与两个及以上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残缺家庭”指未婚兄弟姐妹组成的家庭。
从表5-3可以看出,全国总体而言,家庭呈现小型化发展趋势,表中只有复合家庭有轻微的上升,其余各种类型家庭都在不同程度地减小。具体来看,核心家庭和单人户变化幅度最大,核心家庭从一直保持稳定的70%左右,下降到了60%左右;单人户从最低的6.34上升到了13.67,翻了一番还多,这也受到人口流动、户口变动和全国性别人数差异的影响。
表5-3 1982—2025年全国家庭结构及其变动(%)

注:此表2025年数据由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长表1%抽样Excel数据计算获得;2025年、2025年和2025年数据分别根据2025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1%抽样数据库、2025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抽样数据库和2025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表长表1%抽样数据库统计得到。
资料来源:王跃生.中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动分析——基于2025年人口普查数据[J].中国社会科学.2013(12):60-77.(https://www.chuimin.cn)
(二)城乡家庭结构差异
表5-4 2000—2025年城乡家庭结构比较(%)

数据来源:根据2025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2025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汇总数据计算得到。
第一,一代户城镇增加较快且相对稳定,农村增加幅度挺大但增速放缓。2025年城镇一代户家庭占到27.26%,明显大于农村的18.21%,到2025年城镇一代户家庭增加到32.31%,增幅达到18.5%,而农村一代户家庭达到26.59%,仍然低于城镇一代户,但其增幅超过城镇,达到46%。2025年城镇一代户家庭增长到38.32%,增幅为18.6%,农村一代户家庭为29.77%,增幅降到了12%。可以看出城镇增长稳定,而农村增长幅度较大却不太平稳。
第二,二代户农村下降速度大于城镇。2025年城镇二代户数量占58.67%,乡村为59.72%,乡村略高于城镇。2025年城镇这一比例降到52.90%,降幅为9.8%,农村这一比例达到了52.50%,降幅要大于城镇,为12.1%。2025年城镇二代户家庭占到48.10%,降幅稳定,为9.1%,农村二代户占到47.54%,降幅仍然大于城镇,达9.4%,但相对上一阶段降幅有所下降。
第三,三代及以上户城镇呈现先升后降,农村呈现先降后升的现象。2025年三代及以上户城镇占14.07%,农村占到22.07%,农村明显高于城镇。2025年城镇有所上升,达到了14.79%,上升幅度达到了5.1%,农村则恰恰相反,比例有所下降,降到了20.91%,下降幅度为5.3%。2025年城镇三代及以上户急转直下,降到了13.58%,降幅为8.2%,农村则不降反增,增加到了22.69%,增幅达到了8.5%。
相关文章
我国近年来为遏制人口性别比失衡开展的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国际上来看,目前我国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程度最高、持续时间最长、波及人口最多的国家,综合治理人口性别比的任务非常艰巨。如图3-4,在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省份中,有11个省份出生性别比超过了120,占婴儿总数的34.29%,尤为突出的是安徽省、福建省和海南省,出生人口性别比超过了125。从地区结构上分析,出生人口性别比明显从偏高的沿海地区向中西部扩展。......
2025-09-29
所谓犯罪诱因,是指与作出实施犯罪决定有关的外部影响和直接挑起的因素。另外,因暴恐犯罪而被逮捕之人所在的家庭也是暴恐分子的重点教唆对象。因此,暴恐犯罪人家人对社会的不满、怨恨的情绪是其“追随”家人步伐,进行暴恐犯罪的重要原因。这就是暴恐犯罪原因背后各个要素之间的大致关系,是暴恐犯罪的原因系统。......
2025-09-29
同时,由于支出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政府的支出压力将越来越大。由于社会福利支出是一种赋权型支出,加之中国人口规模庞大,并且正在加速老龄化,社会福利支出将对中国财政构成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中国政府的债务已累积到一个历史高水平,而且其中或有负债比重过大,隐藏着较大的风险。目前,中国财政状况仍然比较健康。为了应对财政形势的转折和预算环境的转变,中国应尽早启动新一轮的预算改革。......
2025-09-29
对历年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9467人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1517人进行指纹采集确认。节日期间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618 户送去16.068 万余元慰问品。5月初对人口文化园地进行整体维修和更换宣传栏,及时更新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政策申办流程等内容,方便百姓阅读和了解计划生育的宣传政策。......
2025-09-29
中国少数民族家庭类型[1]的基本特征是,以两代户为主,民族、地域差异大且变化十分显著。表4-21990年中国少数民族家庭户类型的聚居地分布单位:个资料来源:表4-1。1990—2010年,民族家庭户类型发生了十分显著的变化:一代户增加19.39个百分点,二代户、三代及以上户减少了16.76个和2.61个百分点。......
2025-09-29
“丁克家庭”产生的初衷大多是是想尽情享受两人世界,然而中国式的“丁克家庭”却有很多是出于无奈。这是个“被迫丁克”的典型。因为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孩子是两个人爱情的结晶,只有达成一致才能尽情享受“丁克”带来的种种便利。如果你们的“丁克”选择没有得到双方父母的支持,甚至遭到强烈反对,那你就该考虑自己是否能坚持到底。......
2025-09-29
综合来说,人口老龄化带来人口系统内部在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上的不均衡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对国民经济增速的影响和对社会养老体系的更高要求,都是人口系统外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影响。以上这些由人口老龄化带来人口的内部发展不均衡和外部发展不均衡,都给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影响机制见图4-1。......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