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第二十王朝末期拉美西斯十一世在位第五年的一份档案,是研究腓尼基历史最有名的一份文件。因此铁器时代初期腓尼基文化的衰落,可能与埃及的衰弱有很大的关联。腓尼基人完全依赖于贸易的文化,当埃及这个第一大市场没有了往常一样的购买力时,这支文化当然会受到重大创伤。腓尼基人很出名的还有陶器。腓尼基公主耶洗别历史资料显示,地中海地区于公元前7000 年已出现繁荣的航运。......
2023-08-10
古代地中海世界在东岸地区一系列小城邦的总称为腓尼基。 位于利万特海岸中部狭长地带,北起阿拉杜斯,南到多尔,长约320 千米。 城邦包括推罗、比布鲁斯、西顿、乌加里特等,居民属于闪族中的一支,常称自己为基纳胡人,或根据整个地区的名称自称为迦南人,是西北塞姆语族。 “腓尼基”一词从希腊语中而来,意为紫红色或青铜色,可能与该地所产椰枣的颜色和迦南人的深色皮肤有关,也有人认为与腓尼基人生产紫色染料有关。 这种染料非常受人们的欢迎,特别是东方国家的帝王和掌管祭神活动的祭司们都乐于使用和购买。 因为这种染料是迦南特有的,于是人们把出产这种紫红色染料的迦南称作腓尼基,意为“紫红之国”。 时间一长,人们反而把它的本名淡忘了。
腓尼基的土地呈狭长形,长约200 公里,宽约20 公里。 它西面临海,地中海削入内地,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海湾。 它北接小亚细亚(今土耳其的亚洲部分),南面是巴勒斯坦,东面到达黎巴嫩。 腓尼基境内的土地并不肥沃,只有不大的地方适合耕种。 但聪明的腓尼基人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赐予,开辟了田园,种植了葡萄和橄榄。 在谷地和山坡上,鲜花盛开,景色美丽,那里长满了椰枣、月桂、无花果、橡树和其他很多的树木。
在沿海地带,人们不仅捕鱼、卖鱼,还有人专门从海滩的沙石中寻找财富。 他们将洁白的沙子熔化后吹制成各种玻璃器皿。 更有许多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身上绑着石块潜入海底捞取那奇异的贝壳。
公元前20 世纪初,腓尼基沿海已出现一批贵族统治的城市小国,臣服于埃及新王国。 公元前20 世纪后半期,腓尼基城邦才从其他迦南人国家中脱颖而出。 居民以海上贸易为主。 各城邦的王权有限,实权掌握在富有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中。 公元前12 世纪初,达到极盛时期。 公元前10 世纪起,各邦开始大批向海外殖民,殖民地遍布地中海沿岸各地,成为仅次于希腊人的殖民民族。 著名的殖民地有:加的斯(在西班牙)、瓦拉塔(在马耳他)、巴勒莫(在西西里)、卡利亚里(在萨丁岛)、摩加多尔(在摩洛哥)、乌提卡、比则尔塔、科库万和迦太基(在突尼斯)。 其中迦太基最强大。 公元前9 世纪—公元前7 世纪,腓尼基各城邦多次参加叙利亚各国反对亚述的同盟,均告失败。 公元前6 世纪—公元前4 世纪,腓尼基各城邦先后被新巴比伦王国征服,后又成为波斯帝国的第五行省。 公元前332 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在推罗遇到顽强抵抗。 此后,腓尼基人先后处于希腊人、罗马人的长期统治下,逐渐与其他民族融合。
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
在母邦丧失独立时,腓尼基的殖民地却正在西部地中海称霸(公元前7 世纪—公元前2 世纪),先与希腊人争雄,后又成为罗马人的劲敌。 罗马人称其为布匿人。 迦太基是公元前900 年腓尼基在北非沿岸建立的殖民地,当时也成了地中海沿岸地区的贸易中心。 与此同时,在尼罗河三角洲产生了阿乌尔海港,以后在该地建立了亚历山大港。 在古希腊时代,海上运输及港口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克诺索斯港和麦萨腊港)。
迦太基,腓尼基语的全称是“卡尔特——哈达什特”,意为“新城”。 昔日的城墙周长34 公里,高13 米,厚8 米;城市面积3.15 平方公里,建有街道、王宫、神庙、别墅、住宅、剧场、公共浴室、竞技场、港口等。
迦太基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公元前264—公元前241)失败。 在公元前221—公元前202 年的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名将汉尼拔率大军直捣意大利,数败罗马军队,几乎攻入罗马,但最后罗马人仍取得胜利。 在公元前146 年的第三次布匿战争中,迦太基被罗马所灭。
有关前九世纪 黑铁文明的文章
古埃及第二十王朝末期拉美西斯十一世在位第五年的一份档案,是研究腓尼基历史最有名的一份文件。因此铁器时代初期腓尼基文化的衰落,可能与埃及的衰弱有很大的关联。腓尼基人完全依赖于贸易的文化,当埃及这个第一大市场没有了往常一样的购买力时,这支文化当然会受到重大创伤。腓尼基人很出名的还有陶器。腓尼基公主耶洗别历史资料显示,地中海地区于公元前7000 年已出现繁荣的航运。......
2023-08-10
它的儿子哈图西利斯一世统治期间迁都哈图沙什,征服西里西亚,其疆界达到地中海岸。赫梯帝国创立者图达里亚斯二世进攻并毁灭哈尔帕城,表明赫梯开始复兴。约公元前1283年,与拉美西斯二世缔结和约,埃及承认赫梯对叙利亚的控制,双方的关系得到稳定。哈图西利斯三世统治期间,赫梯帝国相对安定和繁荣。阿尔努万达三世再度远征叛变的阿扎瓦城邦。......
2023-08-10
奥尔梅克文明产生于墨西哥湾沿海地,约在公元前1300年前后出现,是墨西哥最早出现的高等文明,被学术界公认为中美洲“文明之母”。高度发达的奥尔梅克文明对中美洲宗教、艺术、政治结构和等级社会存在着重大影响。一些人持“母亲文化”观点,认为奥尔梅克文明是中美洲古文化及后续所有文化的始祖;而一些人则持“姊妹文化”观点,认为奥尔梅克文明与当时共存的古文明同步,它们互相影响,奠基了中美洲文明的基础。......
2023-08-10
驻守殷都的管叔周王室统治的初期,分封制充分发挥了它的积极的一面,然而随着周王朝的没落,分封制的弊端也暴露了出来,民族大融合的过程并不十分漫长,从周代的分封制度开始实施,到礼乐崩坏的时代约500年,氏族扩张形式的分封制度就已经走到了尽头。由于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上,随着人类的不断繁衍,大宗与小宗之间,周王室与诸侯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2023-08-10
周成王、周康王统治时期,周朝政局相对来说比较安定。此时的周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采用十分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闯下大祸的是周王朝的第十任国王姬胡。到周厉王姬胡时,推行“专利”,霸占了一切湖泊、河流,把王畿以内的山林川泽收归王室控制,不许中小贵族利用,也不准劳动人民进行樵采捕捞;他们还勒索财物,虐待人民。......
2023-08-10
《荷马史诗》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之一。自从文艺复兴以后,荷马史诗对欧洲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荷马与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一起,被西方文学界推为世界四大诗人。马克思评价荷马史诗说它具有“永久的魅力”,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称《伊利亚特》为“一切时代最宏伟的英雄史诗”。莎士比亚《荷马史诗》保留了绝大部分的希腊神话。......
2023-08-10
“分封制”是“封建”发展的原型,它是狭义的“封建”,而在古文献中的“封建”指的就是“分封制”。分封制是西周基本社会制度之一,有这样的传说,据说圣王的后裔和商的遗民以及立功的将士,被封到地方作“诸侯”,分区管理,辅佐周王,被封的“诸侯”在“封国”内继续分封,通过这种逐级分封,下级对上级有缴纳贡物、军事保卫、服从命令等义务。......
2023-08-10
无论从地理、种族还是历史方面来说,安纳托利亚都是一个极具多样性的地区,这种地形上的生态环境,使安纳托利亚成为不同文化的万花筒,来自亚洲和中东的许多民族接连不断地在这些山地、平原和河谷相遇,进行无休止的贸易和征战。赫梯文明是最早在小亚细亚崛起的古老文明。赫梯是小亚细亚地区的一个奴隶制国家。赫梯古王国的农业已成为主要生产部门。赫梯古王国是以哈图沙什为中心的联盟城邦。赫梯帝国时期是一个中央集权制帝国。......
2023-08-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