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公司和银行信托部的代客买卖、经租、代办土地过户登记等业务相当繁忙。信托机构的代收款项业务亦见增长。(二)商务管理信托业务有所进展。信托业务必须将信托财产转移到信托公司名下,代理业务则不以信托财产转移于信托公司,仅仅为手续上的代理。抗日战争期间上海信托机构经营的真正信托业务只有两项:商务管理信托与信托投资。......
2023-08-09
首先,确立了上海作为全国信托业中心的地位。1927年之前的上海信托业,经历了1921年“信交风潮”之后,仅有中央、通易、普益、上海仓库四家信托公司以及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中孚银行信托部维持营业。1927年至1937年7月10余年时间里,则有75家信托机构在上海营业,其中不乏资本额上千万的大型信托机构,而且相当一部分开设了分支机构,业务辐射到全国众多的城市和地区。相比之下,总部设在其他地区的信托机构仅有45家:4家信托公司和41家银行信托部。这45家信托机构中,有16家银行信托部和1家信托公司在上海设立了分支机构。
其次,从经营内容来看,信托业务的范围有所拓宽。不仅保管箱、仓库、保证、代理买卖有价证券、代理房地产买卖和经租、代理保险等信托附属业务和信托投资业务较前有了显著发展,并且出现了公司债信托、商务管理信托、遗产管理信托、房地产信托、代理购料等新兴信托业务。此外,还涌现了数家专营信托事业的机构:上海兴业信托社、中央信托局基本上以经营政府的信托业务为主,雷斯德信托公司专营遗产管理信托,普益信托公司专营抵押放款和房地产,中国国际投资信托公司偏重证券投资,诚孚信托公司专营商务管理信托。
第三,同业间的合作加强。在程联的发动下,1932年1月1日一个非正式的同业组织“上海信托业同人叙餐会”成立。[156]会员以公司为单位,每家推派代表参加,每月举行叙餐一次。最早加入的会员有上海信托公司、中央信托公司、中国信托公司、东南信托公司、通易信托公司、通汇信托公司、国安信托公司、恒顺信托公司、东方信托公司及大陆银行信托部等11家。后来又有华侨信托公司、生大信托公司、上海银行、交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浙江兴业银行、国华银行、新华银行信托部加入。联欢会的工作内容包括:“发行定期及不定期刊物;举行公开演讲及刊登联合广告;研究信托法理。讨论实务兴革事项;办理其他信托业有关事项。”[157]叙餐会之下又相继成立了三个委员会,1933年11年成立的信托法规研究委员会,在1935年拟就信托法和信托公司法两稿,1936年3月交由国民政府参考。1934年12月成立的宣传委员会,于1936年创办《信托季刊》。1935年7月成立的信托实务研究委员会,除研究信托业务方面各种规则以供同业参考以外,还解答各会员关于业务方面的各种问题咨询。
第四,信托界开始正视现实,变被动为主动。其具体方式为:
其一,注重培养民众的信托心理,加大宣传和推广信托业务的力度。业内人士充分意识到宣传工作的重要性,“现欲谋信托业正当之发展,似应首先致力于开导工作,解释信托之意义,宣传信托机关服务社会之主旨,裨社会明了信托为何物”。[158]宣传的方式主要有:(一)越来越多的信托机构通过在报刊发布广告招揽客户,尤其在开展新业务时,往往都在相应的报刊发布消息。另有相当多的信托机构印发免费的业务宣传小册,供客户索取。(二)袁愈佺、程联、孔涤庵等人相继出版了有关信托学理的专著。张辑颜、杨荫溥、潘子豪等人也在有关金融学的专著中,专立章节介绍信托业务。(三)除了《银行周报》等报刊一直坚持发表介绍英、美、日等国的信托业发展趋势外,1936年1月1日《信托季刊》创刊,拟“公开讨论信托事业,及一般社会经济民生习惯”。[159](四)复旦大学和沪江大学商学院开始设有“信托”一科。[160]
其二,开始提出了“中国化的信托制度”的经营理念。程联认为,“英美社会的环境和我们社会的环境相距太远,不能够样样取材于英美派。必须于无论任何派中,采其长,弃其短,再参以我们社会环境所必需要者,融合一炉,才能够体贴社会。这种融合的结晶,成为一种中国化的信托制度。”[161]朱斯煌也强调,“中外情形,既不相同,必欲以外国之信托业务,尽量移植于中国,亦势有所不能。”他认为中国缺少社会习惯和经济基础,真正的信托业务较难开展,但像保管、经租、代理收付等类代理业务,在中国已有实行,发展前景较好,因此他提议“何妨将代理业务,扩而大之,进行必觉顺利”。当代理等信托附属业务发达了之后,“即为正业之基础,逐渐推行,则社会中信托习惯,亦得渐渐养成。”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之信托业者,并须于代理业务,加以注意,即所以谋信托之中国化也。”[162]
有关上海信托业研究 1921~1949的文章
信托公司和银行信托部的代客买卖、经租、代办土地过户登记等业务相当繁忙。信托机构的代收款项业务亦见增长。(二)商务管理信托业务有所进展。信托业务必须将信托财产转移到信托公司名下,代理业务则不以信托财产转移于信托公司,仅仅为手续上的代理。抗日战争期间上海信托机构经营的真正信托业务只有两项:商务管理信托与信托投资。......
2023-08-09
根据《中央信托局条例》所载,中央信托局的主要业务分为四大类:“一、信托业务。二、保险业务。三、储蓄业务。四、政府指定之其他业务。”中央信托局经营的真正信托业务并不多,发展状况也不理想。主要开展的业务有:协助同业修订各地费率规章、接受同业分保、办理国内转分保、办理国外交换分保等业务。另外,该局的美金储蓄券、乡镇储券、黄金存款等特种储蓄业务先后奉令停办,余额逐月因转帐而减少。......
2023-08-09
存放款、保管、仓库、代理、买卖证券、代收款项等业务属于银行固有的本业或附属业务,新增业务仅有投资房地产和吸收信托存款两项。设立信托部以后,银行可以借信托部的名义经营房地产以规避法律约束。银行信托部对信托存款比较重视,尤其是交通、浙江兴业、大陆等银行信托部,营业资金的50%以上来自信托存款。银行信托部的设立对信托业的整体发展是有利的。......
2023-08-09
表2-1是新增的总公司设在上海的12家华商信托公司的概况。表2-2是这一时期总部设在其他地区的5家华商信托公司,其中诚孚、中国两家在上海设有分公司。沉寂了近5年之后,华商信托公司东山再起,主要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后因与中央信托局名称相同,奉财政部令并经股东会议决,自1936年1月1日起该公司改称“中一信托公司”。......
2023-08-09
如果单从信托公司的数量来看,抗日战争时期是上海华商信托公司极度繁荣时期。[11]在抗日战争前与抗日战争胜利后,华商信托机构的数量从未达到抗日战争时水平。抗日战争期间可以说是华商信托机构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有小部分是由实业界牵头联合银钱界合作发起的信托公司,如新亚集团下属的新亚信托公司,以及众业、安达信托公司等。......
2023-08-09
上海市兴业信托社和中央信托局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政府的特殊需求。由于它们享受特殊的政策照顾,资金来源充足,经营的大都属于垄断性业务,其经营模式对于其他信托机构来说,既没有指导意义,也无可借鉴之处。但这两家官营信托机构的出现,以其组织之完善、规模之庞大、发展之神速,无形中代表了当时上海乃至中国华资信托机构发展的最高水准。......
2023-08-09
与1921年信托公司初兴之时的狂热状态形成鲜明对比。上海中孚银行设立信托部,主要是考虑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人或团体亲自处理诸如“财产之管理,资金之运用,证券之买卖,债票之募集,及一切债权债务关系”等事务,十分不便,因此有必要设立信托机构,使“一切不能躬自处理之事,举而委之代理,既收事半功倍之效,更无废时旷职之虞”。......
2023-08-09
与抗日战争前以及抗日战争时相比,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信托业整体规模有所收缩,主要体现在机构数量递减、资本总额大幅缩水等方面。另外活期信托存款占信托存款总额比重过高,历年均占有90%以上。因此,该局吸收的信托存款并不能作为长期资金进行运用。1947年度中央信托局总收益中,投资证券和生产事业所得仅占总收益的1%。综上所述,不以信托业务为主业的问题,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上海信托业中仍然存在。......
2023-08-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