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信托公司创立者投资行为的两种情况及成功招股情况

信托公司创立者投资行为的两种情况及成功招股情况

【摘要】:表面看来,这些投资者“似于中国之新经济前途颇抱乐观”,[33]但考察信托公司发起人投资行为背后的动机,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二种信托公司的设立动机在于抵制其他信托公司套取资金,发起人基本上以银钱界人士为主。中央和通易信托公司属于此类情况。尽管资本数额庞大,创立时间短促,但是各信托公司的招股情况却异常顺利,往往“早晨发起设立,当日即可收足股款”。

当时的信托公司,“风起云涌,踊跃投资,百万五百万或千万,瞬息创成”。表面看来,这些投资者“似于中国之新经济前途颇抱乐观”,[33]但考察信托公司发起人投资行为背后的动机,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绝大部分信托公司的发起人,“亦类多非信托专门学识之流,谬膺斯业,其志不在信托,而在投机”。[34]这类公司发起人基本上以非金融界人士居多,其中不乏虞洽卿、朱葆三这样的工商界巨子,也有王正廷等政界名流,如表1-4所示,他们在发起信托公司的同时,又是一家甚至数家交易所的主要负责人或股东。这类信托公司成立的真正目的是与交易所“彼此互相串通,积极作弊”,从事股票投机。[35]通常的做法是:交易所以股票为抵押,向信托公司获取资金,信托公司则将本公司股票在交易所中买卖。

表1-4 部分信托公司负责人与交易所的关系

资料来源:《上海信交事业最近一览表》,《银行周报》第5卷第40号,1921年10月18日,第23~25页;《杂纂·八月份上海新企业之统计》,《银行周报》第5卷第36号,1921年9月20日,第26~29页;上海市档案馆编:《旧上海的证券交易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6页;任建树、张铨、罗苏文编:《现代上海大事记》,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5页。

第二种信托公司的设立动机在于抵制其他信托公司套取资金,发起人基本上以银钱界人士为主。中央和通易信托公司属于此类情况。虽然通易信托公司的董事长范季美是华商证券交易所的理事长,但其发起人中还有张嘉璈、徐寄庼等银行界名流。[36]中央信托公司的发起人以绍兴籍钱庄业人士为主,“当时各业各帮均纷纷组织交易所或信托公司,而绍帮独寂然无闻,因此由绍兴同乡发起组织中央信托公司”。[37]如表1-5所示,48名发起人中有15人为各钱庄经理或副理。[38]

表1-5 中央信托公司部分发起人与钱业的关系

资料来源:《上海钱庄史料》,第122~123页。

按照中央信托公司总经理严成德的说法,“惟当时一般商界保守派并不认为发起信交是一件好事”。中央信托公司就有二位发起人自己不出面,如王鞠如由其子王允中出面,赵文焕改用赵焕章户名。时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总经理宋汉章、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严成德都曾参与发起筹备工作,后因中国银行反对信托事业,不同意他们作为信托公司发起人,所以宋汉章由其子宋美扬出面,严成德则由其兄严仲渔出面。[39]可见,银钱界在根本上并不赞同单独设立信托公司,但既然有那么多从事投机之辈以套取资金为目的成立信托公司,为了将银钱业“固有之存款,加意保留,以防其拨充其他信托公司之资本”,[40]所以有必要设立信托公司。

尽管资本数额庞大,创立时间短促,但是各信托公司的招股情况却异常顺利,往往“早晨发起设立,当日即可收足股款”。[41]最早开始筹备的是中华信托公司,万国红十字会代表王培元博士于1920年赴欧美各国调查信托事业,回国后于1921年2月借跑马厅开始筹备。刊登广告后,“挂号认股者应接不暇”,等到6月1日召开发起会时,“临时认股者,岁超出数倍,旋经公决以股本一千万元为限,当场公认”。[42]通易信托公司原本定好6月8日至11日四天向公众招募股款,“不料开始之第一日,认股之数超过预定额约五倍”。[43]中央信托公司根本无需向公众招股,据严成德回忆,第一期股款300万元,当时“股东交款甚为踊跃,仅三日即收齐”。[44]

公众对信托公司的这种狂热态度,不可否认是受交易所股票暴涨、利润惊人的刺激,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购买信托公司股票的普通市民,由于对信托公司经营内容的无知,导致盲从投机的心理作祟:“信托公司之名称初发现于海上时,一般憧憧于市场间者,莫不奔走相告,争定股份,以为交易所之后,复有此种发财机会,若失之交臂,定将遗憾弥深,此为信托公司名辞发现后之盲从时代。”[45]

信托公司发起人正是利用群众的无知和投机心理,“以信交为饵,投其所好”。[46]他们一方面以雄厚的资本和发起人的社会声望,使社会舆论不敢对其妄加评论,树立起公众对信托公司的信任感;另一方面,则以极低的股价吸引普通的民众用手头的余资购买信托公司股票。

当时没有专门的信托法规颁布,成立信托公司只要参照公司条例即可。按照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只要缴纳四分之一的股款,公司就可以成立。信托公司的股份全部为分期缴纳,首期缴纳的股款均没有超出资本总额的四分之一。各家信托公司的每股股款一般定为50元,那么股票发行面额就是12.5元,个别的如上海运驳信托公司,每股股款低至20元,股票发行面额仅为5元。[47]股价如此低廉,向社会招募股款时就非常便利。社会中无知识之阶级,虽然不知信托为何物,“然咸以为无尽之金藏,争先恐后,纷纷投资。用于生产之活资,于是移用于投机之事业”。[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