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宋代泥活字印刷术的衍生—木活字印刷术的创新与应用

宋代泥活字印刷术的衍生—木活字印刷术的创新与应用

【摘要】:王祯突然想到,宋代毕昇曾发明泥活字印刷术,但一直没有受到重视。想到这里,王祯开始研究泥活字印刷术,并在其基础上,发明出木活字印刷术,最终批量印刷了自己的农书。木活字印刷减轻了劳动的强度,提高了效率,一本6万多字的《王祯农书》不到一个月就印了100本!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木活字印刷技术人类史上伟大的技术革命入选时间:2010年

王祯(zhēn)是元代农学家,有一年,他写出一部农学技术专著《王祯农书》,打算雕版印刷,给百姓普及农业知识。但这部书有好几万字,要雕很多块板子,还要一页一页地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印出来。王祯突然想到,宋代毕昇曾发明泥活字印刷术,但一直没有受到重视。想到这里,王祯开始研究泥活字印刷术,并在其基础上,发明出木活字印刷术,最终批量印刷了自己的农书。

活字板韵轮,也叫转轮排字架,轮盘像桌子一样,共两架,一架放要用的字,一架放常用的字,每个字都按韵分类、编号,十分科学。印刷时,一人报编号,一人坐在轮盘间,根据编号取出活字。轮盘可以推转,便于摘字。

毕昇的泥活字

果果问:“为什么叫‘活字’?字又不会喘气,怎么能活呢?”

爸爸说:“活字是指每个字都是单个的,能移动,不像雕版那样,字刻在板上不能移动。”

毕昇的方法是:用胶泥做成一样大小的坯子,刻上反字,每个字要高出铜钱边那么厚,再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字,这就是字模。印刷时,把字模排在字盘里,涂上墨汁,铺上白纸,印完后,拆出来留待下次用。

果果开心地咧开嘴:“字模,字的模特!”

毕昇发明的“薄如钱唇、细如蛛丝”的泥活字绝技,对原料、技术要求很高,从一问世,就处于濒临失传状态。

木活字
泥活字
铅活字

王祯的木活字

毕昇也做过木活字实验,但发现木纹理不匀,沾水还膨胀,便放弃了。后来,王祯经过反复试验,解决了这些问题,做出3万多个木活字,为了提高速度,还发明了活字板韵轮(见左页图)。

木活字印刷减轻了劳动的强度,提高了效率,一本6万多字的《王祯农书》不到一个月就印了100本!这在当时算是神一样的速度了。

影响世界文明

活字印刷术是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传入欧洲后,加速了欧洲发展进程,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提供了条件。1450年前后(中国为明代),德国人古登堡受到启发,结合其他技术,开发了金属活字,和毕昇、王祯一样,成为改变历史进程的伟大先行者。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木活字

印刷技术

人类史上伟大的技术革命入选时间: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