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木拱桥: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营造技艺

木拱桥: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营造技艺

【摘要】:后来,大画家张择端将它画进《清明上河图》,成为中国文献记载中最早的木拱桥。木拱桥沟通了道路,桥屋还能供人乘凉、歇脚,躲避风雨。木拱桥遗存 木拱桥核心技术“编梁”(上)“编”成的桥在中国桥梁史上,木拱桥营造技艺堪称“活化石”,达到了古代木构桥梁的最高水平。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世界桥梁史上仅有的品类入选时间:2009年

陈希亮是北宋人,在京城汴京为官。有一年雨季来临,汴河泛滥,冲毁了房屋、庄稼,一些百姓也被吞噬。陈希亮分外焦虑,想要解除困境。他想起以前有个狱卒,曾发明一种飞桥,以木为材,大跨径,无桥柱……如果他也建造一座那样的飞桥,让河水从桥下奔流,避开民居和良田,不就能避免损失了吗?于是,陈希亮开始令人建桥,以木为结构,无桥柱,飞跨两岸,取名为“汴水虹桥”。后来,大画家张择端将它画进《清明上河图》,成为中国文献记载中最早的木拱桥

虹桥

木拱桥分为单拱、双拱、多拱,桥身为弧形,好像“下凡”的彩虹,所以又叫“虹桥”。

最早出现在文献记载中的木拱桥是宋代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左)

独特的地理环境

古代时,在浙江、福建的丘陵地带,到处都是高山密林,深谷险涧,即使开辟一条很短的道路,也要披荆斩棘,跋山涉水,万分艰辛。于是,古人便想到了架桥。由于森林中到处是树木,木拱桥便诞生了,并一点点从简陋的模样发展成为有桥屋的模样。

木拱桥沟通了道路,桥屋还能供人乘凉、歇脚,躲避风雨。桥屋里又有神龛(kān),还能供人祭祀、祈祷。

木拱桥遗存
木拱桥核心技术“编梁”(上)

“编”成的桥

在中国桥梁史上,木拱桥营造技艺堪称“活化石”,达到了古代木构桥梁的最高水平。其中,有一种技术叫“编梁”——编成桥梁。

编梁是力学结构的完美运用,体现了古人的思维突破。它不用一颗钉,而是把圆木交叉搭置,像编织毛衣一样把木头“编织”起来,然后,利用受压产生的摩擦力紧紧咬合,互相承托。所以,虽然木拱桥没有柱子,看起来好像虚虚地悬在半空,但有极强的支撑力、极大的桥面荷载力。

爸爸说:“木头是硬的,是一种线性结构,不像藤条那么柔韧,但古人却能将硬硬的木头‘编’成桥梁,真是太了不起了。”

果果弱弱地说:“我还是编牙签吧。”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世界桥梁史上仅有的品类

入选时间: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