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故城县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新变化

故城县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新变化

【摘要】:明末清初,因战乱、天灾,人口再度下降。明清两代人口数为今故城县北部数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日趋安定,生活好转,人口增长。1964年7月1日零时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有67933户、290371人,其中男性142065人,占总人口48.9%,女性148306人,占总人口51.5%。1964年末行政区划调整时,将运河西部山东武城县部分划入今故城县辖,入故城县籍125499人。为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同步,人民政府号召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速度趋降。

据1981年地名普查,春秋战国时期,今故城境内有稀疏村庄6个,系马军寨、北沙窝庄、前土营、后土营、王行杖、高行杖。汉代境内又增董学、鹿豕、骆庄、刘庙、赵庙、关庙6个村。隋朝伴随京杭大运河开通,境内村庄渐增。隋末随邑人窦建德聚众起义,部分士卒于此定居境内,与此有关村庄达22个、系西北化、中北化、前赵鲁、后赵鲁、大马坊、小马坊、李鸭鹅、周鸭鹅、刘鸭鹅、南獐鹿、北獐鹿、新化、东化、大寒布、小寒布、窦堡店、高小营、孙务、王务、孟务、东三务、曹口。唐代贞观之治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人口繁衍加快。“宋初百年以来的人口大幅度增长……”(《河北简史》)。因战乱袭扰,元末(1333年前后)“河间(今故城县北部属之)土地荒芜,人烟稀少”,至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始定田赋,立户籍”,“明永乐初年(1408年前后)迁民附籍”(清光绪《故城县志》)。多迁山西、江西地民。时迁村267个,境内村庄达404个。“明正德中(1514年前后),戎马蹂躏,民物益凋。”“明嘉靖末(1560年前后)连年大旱,道路之间骸骨枕籍,益以见年。里甲不堪命适逃者十之二三耳。隆庆后(1567年)稍稍苏息。至万历十八年(1590年)户口渐已繁衍”。

万历四十年(1612年)在册民数800户,时故城县仅8里,计880户,畸零210户(畸零户为鳏、寡、孤、独和无田产不服役者,带管于里之外,列于册后)。上中下三等九则共15878丁男,31756名口(16~60岁,男名丁、女名口,未成年丁亦名口)。明〔万历〕四十二年《故城县志》载计47634丁口。明末清初,因战乱、天灾,人口再度下降。后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社会相对安定,人口复增长。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故城县在册14981户,75734口。光绪十年(1884年)在册15992户,78724口(清光绪《故城县志》)。据以上资料析,自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至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260年间,故城县纯增28100人,年均增108人。自同治十三年至光绪十年10年间,纯增2990人,年均增299人(因缺清顺治、康熙年间人口数字,只得如上述比较人口变化)。明清两代人口数为今故城县北部数字。

民国17年(1928年)故城县增至21526户,124085人,其中男68112,女55973人,自清光绪十年至民国17年(1884—1928)44年间,全县纯增45361人,年均增1031人。民国17—34年间(1928—1945)因侵占故城日军烧杀抢掠和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民不聊生,人口增长显著下降。据故城1946年统计,全县有128000人,较民国17年(1928年)仅增3915人,18年间,年均增217.5人,较光绪十年至民国17年间,年均降54.3人(此数字至1963年均为今故城北部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日趋安定,生活好转,人口增长。据1949年统计,全县有33840户,167310人。1963年全县有40587户,171178人,较1949年增3868人。1953年7月1日零时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县有36076户、156447人,其中男性74524人,占总人口47.6%,女性81923人,占总人口52.4%。1964年7月1日零时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有67933户、290371人,其中男性142065人,占总人口48.9%,女性148306人,占总人口51.5%。1964年末行政区划调整时,将运河西部山东武城县部分划入今故城县辖,入故城县籍125499人。是年,全县有68333户,293389人。1976年增至77807户,350544人,较1964年增57155人,年均增4762.9人,出生率15.14‰。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故城县有83257户,370991人,总面积937.06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拥有88.8户,395.9人,较全省每平方公里285.3人(《可爱的河北》记载数字)多110.6人。为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同步,人民政府号召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速度趋降。1981年末全县总人口368292人,其中男性183233人,占总人口49.8%,女性185059人,占总人口50.2%。1982年比1953年男性(占总人口%,下同)增长2%,女性降低2%,比1964年男性增0.6%,女性降0.6%,比1981年男性降低0.3%,女性增长0.3%。1987年末,全县有91337户、388238人。出生率12.20‰,较1976年出生率下降2.92‰。1990年末,全县有98018户,427856人。2000年末,全县有127205户,454973人。2010年末,全县有157107户,510741人。2018年末,全县有199733户,526179人。2019年末,全县有200709户,526144人。

1988—2019年故城县户籍人口变化情况表

注:1988—2014年,城镇人口数为户籍非农业人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