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与 “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司法改革的两大方向。从表面上来看,要求庭审实质化、精细化的 “以审判为中心” 与追求程序简化的认罪认罚从宽程序似乎水火不相容。......
2023-08-09
刘奕君[43]
摘要:完善认罪认罚从宽程序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的题中之义,其与 “以审判为中心” 的诉讼制度改革是司法改革的两大方向。目前我国认罪认罚从宽程序层次不清、未成体系,呈现碎片化样态。为实现认罪认罚从宽程序多元化、层次化、系统化发展,应引入认罪协商程序以弥补我国刑事诉讼中 “被追诉人—国家”合意模式的缺失;强化审前程序的分流功能以控制进入审判阶段的案件数量;改进速裁程序、简易程序、普通程序简化审以实现审判程序阶梯化构建。
关键词:认罪认罚从宽程序 认罪协商 被追诉人—国家合意模式 审前分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十八届四中全会 《决定》)明确提出 “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为落实《决定》 的精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以下简称 “两高”) 相继在其未来五年工作规划中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出战略部署。[44]2016年7月,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了 《关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试点方案》 (以下简称《试点方案》),同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两高开展试点工作,两高联合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安全部印发 《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的办法》 (以下简称 《试点办法》),以保障试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一经提出,便引发理论界的研究热潮。其中,微观层面的程序设计是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实体正义的保障。从程序的视角,凡是能够体现 “认罪、认罚、从宽” 精神或理念的程序都归属于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的子程序。纵观我国现行 《刑事诉讼法》 规定,简易程序、刑事速裁程序、刑事和解程序、附条件不起诉、相对不起诉程序等都属于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的范畴。然而,审视我国现行认罪认罚从宽程序发现,各子程序间层次不鲜明、未成体系,呈现 “碎片化” 样态。基于此,本文以厘清认罪认罚从宽内涵为基础,探讨以审判为中心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关系,在现有制度框架基础之上,进行程序设计和体系构建,以期从程序角度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有关法大研究生.2018年.第1辑的文章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与 “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司法改革的两大方向。从表面上来看,要求庭审实质化、精细化的 “以审判为中心” 与追求程序简化的认罪认罚从宽程序似乎水火不相容。......
2023-08-09
从实体法角度,被追诉人可以因主动认罪而获得量刑从宽。在认罪认罚从宽程序中,广义的认罚更符合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念和精神,更具有合理性:首先,广义的认罚更符合认识论。从宽是通过实体和程序 “优惠” 鼓励被追诉人主动、自愿认罪认罚的一种激励机制,兼具实体、程序从宽的双重效果。厘清认罪、认罚与从宽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从宽的具体落实,保障被追诉人的权益。这些问题关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践运行,待逐一解决。......
2023-08-09
有学者主张侦查阶段不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主要原因是担心侦查机关采用刑讯逼供、威胁、引诱等不当方式取证。[33]对此问题的回答,涉及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功能设定。因此,一概排除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侦查阶段的适用并不妥当。至于非法取证,则需要加强侦查讯问程序的人权保障来解决,这是另外的重要课题,并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作用场域。“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重心之一应该是这种包含制度创新的协商程序。......
2023-08-01
审前阶段发挥认罪认罚从宽功能的程序主要有审前撤销案件、刑事和解程序、附条件不起诉以及相对不起诉,但这些分流程序存在适用困境:其一,审前阶段撤销案件权的标准需明晰。总体而言,我国审判阶段认罪认罚从宽程序比较粗糙,层次化不明显,繁简分化程度不高,表现如下:第一,速裁程序仍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现今简易程序适用案件范围涵盖可能判处2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
2023-08-09
2015 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将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改革任务之一。(三)问题总结通过前述的实然考察,目前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023-07-18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生长完善就是在上述价值与功能的引导下,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着重从实体规范与程序优化两方面解决制约该制度发展完善的系列问题。“认罚”是指刑事被告人在认罪确认后同意法院在公诉机关量刑建议幅度内对其判处刑罚。既认罪又认罚的被告人原则上不得上诉,仅认罪的被告人可对量刑部分提出上诉,除非被告人提出线索或证据动摇了认罪认罚的基础。......
2023-07-18
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完善,必然伴随着法律层面规范的重塑,而规范必须融入正确价值、功能的引导,方能实现制度完善之目标。激励,即鼓励确有犯罪行为的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息诉,即通过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有效运行让被告人、被害人等信服判决,执行判决,做到案结事了,及时终结诉讼程序。[130]这也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能够存在并不断完善的支撑理念之一,同时亦为该制度价值实现与功能发挥提供了正当化理论根据。......
2023-07-18
被害人自我决定权的力度及效力主要取决于法益的性质。从域外情况来看,被害人影响陈述通常被认为是被害人参与量刑的重要方式,属于重要的量刑证据之一。被害人影响陈述制度的建立将有利于法官全面而妥适地量刑,有利于被害人的权利保障与心理疏导,有利于被告人的认罪悔罪与改过自新。③被害人影响陈述中的量刑建议,法官必须认真对待。⑤法官在裁判文书的证据采信部分应对被害人影响陈述内容的采信情况进行评判。......
2023-07-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