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元素提取式设计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元素提取式设计

【摘要】:元素提取是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使用最普遍,也是最容易采用的一种设计方法。元素提取式设计主要分为整体运用、局部截取和解构重组三种方式。对文物元素的解构重组是设计要求更高的装饰手法。元素提取式设计方法虽然运用简单、可操作性强,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文物原型和产品契合度的问题,一般来说,这种设计方法更多适用于装饰性较强的衣物首饰、生活用具等产品的设计,以平面化的设计方法为主。

元素提取是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使用最普遍,也是最容易采用的一种设计方法。通过提取原型文物具有辨识度的特色纹饰、图案、色彩和造型特征,用平面设计的方式刻印、绘制在文化创意产品之上,创造出具有较高文化附加值和艺术审美价值的产品。元素提取式设计主要分为整体运用、局部截取和解构重组三种方式。

所谓整体运用,即将文物的整体造型纹饰进行微缩化处理后,改变材质,应用于创意产品的外形塑造。占据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一定比例的文物复制品就属于这种设计方式,另外,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开发许多在外形上可以直接应用文物原型的产品。如根据罗塞塔石碑开发的拼图、明信片、首饰盒、书立、镇纸等,外形均为石碑形状且印有石碑的完整图案。

相对于整体运用,局部截取文物的纹饰图案并应用于产品装饰的做法更为灵活和常见。衣物首饰和生活用品类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多采用局部截取文物元素的手法。在文物信息的保留和传达上,局部截取不如整体运用完整而一目了然,这就要求设计师对文物的背景信息和文化价值有较深的了解,且自身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能够从众多文化元素中选择和提取特色最为鲜明、最有辨识度、最具美观性的元素,用于产品装饰,以画龙点睛的方式实现产品的文化增值。如梵·高博物馆通过局部截取的设计方法,以梵·高花卉名作《盛开的杏花》《向日葵》《鸢尾花》等为原型开发了一批各种类型的文化创意产品,极具创意和美感;卢浮宫围绕馆藏展品《蒙娜丽莎》开发系列文化创意产品,也多采用截取部分图案并绘制于产品表面的方式。由于人们对馆藏的明星展品如《蒙娜丽莎》和罗塞塔石碑印象深刻,以之为纹饰来源的产品可以省却说明;但是,对于并不那么出名的展品,截取图案后容易给人迷惑感,最好附上设计说明让消费者了解产品背后的文物信息。

对文物元素的解构重组是设计要求更高的装饰手法。某件展品可能有两处以上的标志性外观特征,而产品限于造型和大小无法展现全貌,仅截取部分图案亦不足以诠释展品的独特文化艺术价值。在这种情形下,充分解读文物内涵,提取其中多处特色纹样,结合产品功能和外观设计予以重组,是一种比较好的设计方法。该种设计方法还适用于根据两件以上彼此间有密切联系的展品设计的文化创意产品。比如上海博物馆以馆藏书法名作为模本设计的服装、环保袋、文具等文创产品,许多都通过对若干件同一作者或者同一时代书法作品进行元素解构,提取标志性书体,合理重组并绘制于产品表面,充分展现中国书法或凝重浑厚、或洒脱俊逸的独特风情。

元素提取式设计方法虽然运用简单、可操作性强,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文物原型和产品契合度的问题,一般来说,这种设计方法更多适用于装饰性较强的衣物首饰、生活用具等产品的设计,以平面化的设计方法为主。对文物的选择和对元素的提取要经过仔细考虑,一是围绕馆藏明星展品设计,易于辨识,更多展现博物馆独有特色;二是选择有较强艺术美感和视觉辨识性的展品,如主题和色彩鲜明、纹饰独特或给人以较大视觉冲击力的绘画和工艺美术作品等;三是选择展品原型要和设计产品本身的功能特点相契合,产品本身的材质、颜色和风格与文物原型接近或者一致为佳。如风格厚重而带有神秘气息的罗塞塔石碑,更适合开发硬盘、杯子、手机壳、镇纸等质地比较坚硬的产品,或是黑色的巧克力、拼图等衍生品;首饰、衣物等产品所依据的文物原型,以风格飘逸、色彩绚丽的花卉绘画或瓷器的纹样为佳。

【案例4-10】

图4- 10 运用元素提取式设计方法开发的翠玉白菜系列产品[20]

台北“故宫博物院”以馆藏名品“翠玉白菜”摆饰为原型,采取元素提取式设计方法开发了许多文化创意产品,并灵活运用改变材质、造型简化或变形、功能转换等方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如参考翠玉白菜整体造型设计的椒盐罐和各种吊饰,截取翠玉白菜特色图案并加以“萌化”设计的魔术方巾和筷子组合,解构、提取翠玉白菜色彩特征设计的天青月白杯,简化并重组外形元素设计的开瓶器等,融文化性、纪念性、实用性和观赏性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