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符号消费视角下的经济价值研究

符号消费视角下的经济价值研究

【摘要】: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无疑将为博物馆乃至整个社会创造可观的经济收入,其中蕴含的巨大发展空间源于现当代文化的视觉符号转向,消费逻辑逐渐取代生产逻辑的背景以及体验经济的兴起。在符号经济、消费经济和体验经济勃兴的时代,博物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成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并且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无疑将为博物馆乃至整个社会创造可观的经济收入,其中蕴含的巨大发展空间源于现当代文化的视觉符号转向,消费逻辑逐渐取代生产逻辑的背景以及体验经济的兴起。

部分从事视觉文化研究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根据马克思对于文化商品特殊性的论述,提出了“马克思的符号经济学”理论。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与传统的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不同,当代文明正在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而在以视觉和图像为中心的文化语境中,形象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越来越重要,成为主流形态。代表人物英国社会学家拉什认为,当代社会生产出来的越来越多的不是物质对象,而是符号。“有两种类型的符号,一是具有认知内容的信息商品,二是具有审美内容的艺术商品,后者不但体现于具有基本审美要素的产品(电影电视等)的迅速增长,而且也反映在物化商品中蕴含的符号价值和形象要素的增加,物质对象的美学化在其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完成。”[20]鲍德里亚的消费理论也揭示,在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阶段,消费逻辑取代了生产逻辑,需求和使用价值产生了分离。人们购买商品不再出于实际需求,而是由于商品所蕴含的符号价值。在消费社会中,事物遵循符号逻辑,本身具有的意义不再重要,不再与真实相连,而成为一种仿真和幻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天然具有的符号价值和象征价值得以凸显,在与具有同等功能的普通商品竞争时,由于附加于其上的文化符号而轻易胜出,并促使人们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从而创造经济收益。

体验经济的兴起是推动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背景,以超越同质化和标准化的产品与服务营造增值效应,以提供给消费者某种良好的心理体验为目的,形成个性化的生产与服务,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所有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都有赖于体验经济的发展,但是体验经济格局的全面形成,主要表现在企业将提升产品体验感的思想融入和应用于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环节。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即是顺应体验经济潮流的举措,通过对文物资源及艺术元素的提取和运用,创新性开发满足人精神和物质双重需求的产品,使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文化的浸染和艺术的熏陶,从而提升生活幸福感和人文素养。

在符号经济、消费经济和体验经济勃兴的时代,博物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成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并且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