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摘要】:今年经济增速下降,减税降费力度加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增大,有必要适度提高赤字率。适度提高财政赤字率,与大规模减税降费和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相结合,从总体上提高了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适度提高赤字率,向外界释放了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力的信号,从而更好引导企业预期和增强市场信心。在适度提高财政赤字率的前提下,今年财政支出力度持续加大,充分体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要求。

财政赤字是财政政策调控的一种手段,要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和发展需要进行调整。近年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率2012年至2017年分别安排为1.5%、2%、2.1%、2.3%、3%和3%,总体上是逐步提高。2018年赤字率安排为2.6%,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主要是我国经济稳中向好、财政增收有基础,也为宏观调控留下更多政策空间。实际上,去年财政赤字规模同比持平,加上财政支出规模扩大,以及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并没有减弱。从这些年的实践看,赤字率的调整对确保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财政赤字率按2.8%安排,比去年预算高0.2个百分点;赤字规模为2.76万亿元,比去年增加0.38万亿元,其中中央和地方分别为1.83万亿元和0.93万亿元。作出这种安排,一是综合考虑了财政收支情况。今年经济增速下降,减税降费力度加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增大,有必要适度提高赤字率。根据预算安排,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25万亿元,同比增长5%,增速较2018年下降1.2个百分点,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8万亿元,增长5.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0.27万亿元,增长4.9%。这个安排与宏观经济主要预期指标基本保持协调。二是考虑了减税降费、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因素。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一套组合拳,除了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外,还有减税降费和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措施。适度提高财政赤字率,与大规模减税降费和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相结合,从总体上提高了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三是考虑了引导预期的需要。赤字率是反映财政政策力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适度提高赤字率,向外界释放了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力的信号,从而更好引导企业预期和增强市场信心。四是为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风险留出政策空间。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的赤字率水平并不高,负债率等指标也在安全可控范围内。如果经济形势出现超出预期的重大变化,我们还有空间提高赤字率、扩大债务规模。

在适度提高财政赤字率的前提下,今年财政支出力度持续加大,充分体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要求。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3.52万亿元,增长6.5%,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13万亿元,增长8.7%,主要是中央本级支出3.54万亿元、增长6.5%,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7.54万亿元、增长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93万亿元(含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和返还安排的支出),增长6.2%。财政支出增长快于财政收入增长1.5个百分点,财政支出强度有所加大。要用好宝贵的财政资金,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支持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