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出版市场垄断的形成机理解析

出版市场垄断的形成机理解析

【摘要】:构成以上出版市场垄断力量的原因或因素中,既有合理的一面,也有需要改进的一面。因实施出版产品差异化或在市场竞争中通过不断创新将对手打下马来而形成的出版市场垄断,有利于繁荣出版提高出版效率,理应鼓励;著作权法保护制度授予出版产品的生产者以一定期限的独占权利,从而使出版产品的生产者具有相对垄断的市场地位,也是合理的;某些因行政管制而形成的出版市场垄断也应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逐步使其具有合理性。

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将市场垄断的成因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垄断者有独一无二的天赋,如邓丽君;第二种是有发明的专利权版权商业秘密;第三种是在市场竞争中把对手杀下马来;第四种是因政府管制或立法来阻止竞争而产生的垄断[1]

就出版产业而言,虽然出版产品具有思想文化性质,其生产过程也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但其经营过程仍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因此,出版市场垄断所形成的基本因素或原因,大致也可以归结为三类,即经济因素、法律保护因素和行政管制因素。

1.经济因素

首先,从出版产品角度看,经济学理论认为,产品差异性导致垄断,产品替代性产生竞争。也即产品差异化的程度与市场垄断程度成正方向变动。出版产品属于知识性、信息性产品,是人类各种思想的直接结晶。由于人类知识及其表述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作为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直接反映,出版产品间从内容到装帧设计都呈现出明显的无可替代的差异,这种明显的无可替代的异质性直接导致出版产品的市场垄断,因为市场上没有类似的出版产品与之竞争。美国著名出版学家,小赫伯特·S·贝利在其著作《图书出版的艺术科学》中对出版产品的差异性形成的市场垄断有过精彩的论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在其著作《我的生活经济学》中对此也有过相应的阐述。

其次,从出版企业角度看,出版企业通过独特的经营,运用合理的经营管理手段,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型出版产品,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策略,不断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取得优势,最终在竞争中把对手杀下马来。从而在某些细分出版市场上,或者某一地域,取得生产经营的垄断地位。当然,这种垄断有垄断之貌而无垄断之实。一万个竞争者中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不被淘汰,但这些少数胜利者,时时都在惧怕众多的败军之将卷土重来。

2.法律保护因素

进行内容创造的作者以及获得相应内容专有出版发行权的出版企业,它们的名誉权、财产权因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而成为这一出版产品的唯一生产者,如果这一出版产品的内容具有足够的独创性,并能够接受时间的检验,那么,该出版产品的唯一生产者——出版企业就成为合法的市场垄断者。

出版产品的专有出版发行权之所以受法律保护,还是源于出版产品的知识性、思想性,也就是说出版产品为典型的知识产品。作者创作的作品一经出版者公开出版,就由私人物品变为公共物品,而公共物品无法排斥其他人享用,因此具有明显的非排他性,而且在某人阅读或使用该知识产品的时候,其他人也能够同时阅读或使用,相互之间没有妨碍。因而出版产品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由于一般公共物品都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特别是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俱佳的创新性出版产品的供给在任何时代都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出版产品的创造者——作者和编辑为创作或写作一部知识作品,从一开始就殚精竭虑,付出体力、脑力和金钱的代价,甚至长期忍受贫困;而出版产品的生产者——出版企业在物化、传播知识产品的过程中,则要付出大量的资金成本,并要承担因此而亏损的市场风险。因此,为鼓励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必须对作者和出版者的名誉权和财产权加以保护。著作权法保护制度则赋予出版产品的生产者以一定期限的独占权利,从而使出版产品具有一定程度的排他性,因而出版产品生产者就被赋予了垄断者的市场地位。

3.行政管制因素

一是政府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运用行政权力对出版行业实行严格的准入管制,导致管制垄断或竞争不足。如在出版环节,对出版机构的设置实行审批制,对出版社出书范围实行专业分工制,对书号实行严格的供给管制等,这些措施客观上限制了出版市场主体的数量和出版市场的竞争行为,助长了某些细分出版市场的垄断。

二是运用行政权力直接指定部分出版产品的出版、发行者,并禁止其他出版企业的介入。如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制度改革前,中小学教科书的出版权仅授予人民教育出版社或少数地方教育出版社等,发行权则授予各地新华书店。这些举措原则上禁止了其他类型的出版发行企业染指这些出版领域,并实行严格的区域限制,是一种典型的行政垄断和地域垄断的结合体。

构成以上出版市场垄断力量的原因或因素中,既有合理的一面,也有需要改进的一面。因实施出版产品差异化或在市场竞争中通过不断创新将对手打下马来而形成的出版市场垄断,有利于繁荣出版提高出版效率,理应鼓励;著作权法保护制度授予出版产品的生产者以一定期限的独占权利,从而使出版产品的生产者具有相对垄断的市场地位,也是合理的;某些因行政管制而形成的出版市场垄断也应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逐步使其具有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