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企业的根本职能是生产经营出版产品,出版产品来源于作者创作的作品。对单个作品决定予以出版,当然是基础性决策。出版企业应根据成本、市场实际状况,特别是读者阅读习惯做出决策。定价水平同时也取决于市场需求及市场竞争状况;二是取决于出版产品的数量决策,如果形成积压,即使定价高于平均成本,出版企业仍可能面临亏损。除上述主要决策之外,出版企业的生产决策还包括发行渠道及折扣决策、宣传推广决策、资金筹措决策等。......
2023-08-09
1.零经济利润。在竞争出版市场中,长期来看,出版企业只能取得零经济利润。在经济利润为零的均衡条件下,出版企业生产出版产品所需的所有要素均以市场价格支付,而且,这些要素在其他的地方也可以得到同样的市场价格。零经济利润并不意味着没赚钱,而是说,出版企业所赚的钱正好可以全部用以支付生产出版产品所需使用的各种投入品的购买价格。例如,出版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以及编辑人员的劳动报酬,支付给作者的稿酬,投资于出版产品的资本报酬(利息形式),出版产品的印制费用等。或者说,每个出版产品的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报酬与其在其他地方所能得到的报酬一样(即所谓的机会成本),所以,不存在额外的报酬,既没有正的经济利润来吸引更多的出版要素资源进入该出版市场,现有的出版要素资源也没有理由离开该市场。
2.竞争出版市场的生产经营决策。在常规情况下,一般认为,如果出版企业生产经营的出版产品的整体价格低于平均成本,即P<AC,那么,就应该停止该产品的生产经营,因为这时的利润为负。即:
其中∏代表利润,TR代表总收益,TC代表总成本,P代表出版产品的整体价格,Q代表出版产品的数量,AC代表出版产品的平均总成本。
那么,短期内,出版企业是否会经营下去呢?先看图27:
图27 出版企业或产品是否经营下去的决策分析
在图27中,出版产品的市场价格P1大于出版产品的平均成本AC,在该点上,出版产品是有利可图的,出版企业会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P1=MR=MC来生产Q1的出版产品数量;在低于P3的价格水平下,出版企业根本就不会生产该出版产品,因为出版产品的成本相对于价格,实在是太高了(P<AVC);在P3的价格下,出版企业是否经营该产品的结果都一样,固定成本收不回来,A点就是该产品的关门点,从图形上看,A点所对应的是出版产品平均可变成本(AVC)的最低点,也就是说,只有出版产品的价格高于平均可变成本的最低点时,出版企业才会经营该出版产品;如果出版产品的价格高于平均可变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如图中的P2至P3间的任意点,出版企业肯定要亏损,但要比停止经营亏损的要少,所以,在短期内,出版企业仍然会坚持经营。因此,出版企业是否继续经营某出版产品,可以分三种情况:
(1)出版企业获得的总收益大于总成本,即TR>TC时,或P>AC时,出版企业会获得正利润,无论从短期还是从长期来看,出版企业都会经营下去。
(2)出版企业获得的总收益小于总成本,但大于总可变成本时(TC>TR>TVC),从短期来看,尽管亏损,仍然会继续坚持,因为这样至少可以补偿部分固定成本支出;但从长期来看,出版企业会转向其他盈利市场。
(3)当某出版企业获得的总收益小于总可变成本(TR<TVC)时,出版企业在短期内也不会经营下去。
为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以某文学月刊为例来说明出版企业的经营决策。参看表18:
表18 某文学月刊出版与否的决策单位:元
首先,该文学月刊所处的市场为同质化竞争出版市场。其每期的固定成本为6万元,正常情况下,可发行2万份,总可变成本为8万元,每份售价为5元,同时,每份杂志的广告收入为2.5元。那么该刊的总收益为15万元,总成本为14万元,利润为1万元,在这种情况下,该刊有正的利润,肯定会继续经营下去;另一种中间状态是,该刊出版时的利润为-6万元,即使不出版,也要支付6万元的固定成本,两者是相等的,处于关门点上;最坏的情况是,该刊出版时的利润为-9万元,而不出版时只需支付固定成本-6万元,那么,该刊此时的最佳决策是停止出版。
《译文》为什么停刊?
1934年9月,鲁迅和茅盾开始筹办《译文》,后由颇为鲁迅看重的黄源接编,上海生活书店发行,1935年9月出至第十三期时曾停刊。后来,这本杂志又多次遭遇“停刊门”事件。200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续创《译文》。在市场上,与《译文》争芳的还有《译林》、《世界文学》和《外国文艺》等。2008年,《译文》因种种原因停刊。其中,《译文》停刊最直接的原因莫过于市场因素。上海译文出版社刘蔚先生在接受有关《译文》停刊的采访时曾说,上海译文出版社已经为《译文》承担了很大的经济负担,2008年又遇到了罕见的纸价飞涨,一本《译文》的成本远远超过其发行价,出版社不堪重负,被迫做出停刊决定。
有关出版经济学教程的文章
出版企业的根本职能是生产经营出版产品,出版产品来源于作者创作的作品。对单个作品决定予以出版,当然是基础性决策。出版企业应根据成本、市场实际状况,特别是读者阅读习惯做出决策。定价水平同时也取决于市场需求及市场竞争状况;二是取决于出版产品的数量决策,如果形成积压,即使定价高于平均成本,出版企业仍可能面临亏损。除上述主要决策之外,出版企业的生产决策还包括发行渠道及折扣决策、宣传推广决策、资金筹措决策等。......
2023-08-09
出版企业设立时必须有注册资金,《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金最低不得低于3万元,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金最低不得低于500万元。在出版企业现有支付能力不足以偿还到期债务时,需另外筹措资金来偿债,通常在出版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时使用。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债务利息;利息保障倍数越高,表明出版企业偿付负债利息的能力越强。......
2023-08-09
出版企业并购的动因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认为,出版企业并购的动因有五种类型:效率性动机、战略性动机、功利性动机、国家政策性动机和机会性动机。其次,出版企业并购可以产生经营的规模经济效益。此时,出版企业并购产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扩大出版产品销售市场,降低市场销售不确定风险;二是增加了对出版市场的控制能力和垄断能力,获得超额利润。......
2023-08-09
按业务关联度及关联方向划分,出版企业的并购方式有三种: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出版企业纵向并购的重点日渐向能带来利润增值和竞争优势的环节倾斜。简单地说,当并购方的出版企业与被并购方企业分别处于不同的产业部门、不同的市场,且这些产业部门的产品与出版产品没有密切的替代关系,并购双方企业也没有显著的投入产出关系,那么,这种并购方式称为混合并购。所以,混合并购往往会导致出版企业的多元化经营。......
2023-08-09
资本金也称注册资金,指出版企业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并实际投入的资金。主要包括贷款、企业债券等。负债对出版企业而言,是借别人的资金为本企业创造经济价值,但债务是硬约束,当资不抵债时,出版企业面临清算或破产的风险。出版企业的负债按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2023-08-09
无论是在传统印刷技术条件下,还是在数字化出版技术条件下,出版企业生产函数都具有以下几个性质。也就是说,出版企业在生产要素资源量和生产技术为一定时,它的产出被限制在一定的边界内,这条产出边界被称为出版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出版企业的出版资源或投入能力扩张,则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出版产品生产等产量线仅能表示出版企业在生产出版产品的过程中配置两种出版生产要素的技术性特征,并不能表示其经济特征。......
2023-08-09
三是强势出版企业结成战略联盟,不仅使出版企业间的合作能够超越合并、兼并等组织变革形式,避开政府运用“反垄断法”所进行的干预,而且可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出版企业形成战略联盟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出版企业之间为了巩固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购买彼此的股份而结成联盟形式,联盟各方出版企业依然保持原有的性质不变。......
2023-08-09
科学、完整的现代出版企业产权制度包括以下基本内容。现代出版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与产权结构相适应的,主要体现在出版企业组织的法人治理结构上。在此原则下,产权持有者必然不断调整自己的产权投向,不会把自己拥有的产权固定在某个出版企业中,从而要求产权能顺畅地流动,这也是现代出版企业产权制度的内在要求。从宏观层次看,现代出版企业产权制度能够最有效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产权的流动性是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
2023-08-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