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产品又可分为两类: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范畴很大,但真正纯公共产品很少,如国防、基础性教育、环境保护等;大量的公共产品还是准公共产品。在公共产品的两个主要特征中,准公共产品只具备一个,或两个都不具备,但具有较大的社会文化价值。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出版产品的消费量会导致其他消费者减少一个单位,产品的消费具有竞争性。......
2023-08-09
1.出版经济学的定义。关于出版经济学的定义很多。例如,梁宝柱认为:出版经济学是研究出版产业经济规律的一门学问。[3]彭建炎认为:出版经济学是研究出版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4]许力以则认为:出版经济学是研究出版物的社会功能及其生产过程(编辑、印制、发售)的经济规律和经济关系的科学。[5]
一个学科的定义是对该门学科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明确而简单的说明,是对其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研究范畴的简要概括和说明。由此,在明确了出版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出版经济学定义的基本要求后,可以认为,出版经济学是研究出版资源配置的运行机制以及出版经济系统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2.出版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及研究内容。关于出版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及研究内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李明、梁宝柱、周彦文、许力以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总的来看,出版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应包括微观出版经济理论、宏观出版经济理论以及政府对出版业的规制等内容。
(1)理论体系。出版经济学理论既要研究出版产业经济的实证问题,又要研究出版产业经济的规范问题。前者涉及解释、预测出版经济的现象和本质;后者涉及应该如何对付,即怎样做才是最佳的出版经济行为和决策。总的来看,出版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就应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是微观分析。利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研究个别出版者、个别出版物消费者的经济行为,阐述这些个别经济单位为什么和怎样做出经济决策。同时阐述这些个别出版者和出版物消费者怎样相互作用,形成更大的经济单位、市场和行业。通过分析个别出版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及其相互作用,揭示出版产业和出版市场的运行机制及运行方法。二是宏观分析。利用宏观经济学的有关理论研究出版产业经济总量平衡和出版经济稳定增长等问题。如出版经济供求总量和结构均衡,技术创新与出版经济增长等。三是出版经济政策的研究。如利用税收、补贴等经济手段调控出版者的经济行为,消除出版外部性,制定出版产业长期发展政策,促进出版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等。
(2)主要研究内容。具体而言,出版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是出版企业理论。出版企业是出版经济系统的基石,在微观经济学中,企业是一个黑箱,企业仅是一组函数关系,即在一定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利用既定技术进行生产的组织,核心是成本。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眼里,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企业是市场的替代。在出版经济学中,出版企业的基本职能是将外部资源内在化,并以一定的制度保证和具体的组织形式进行出版资源的合理、科学配置,以求低成本地组织生产和流通。因此,出版企业理论实际包括两个关联的内容:出版企业的产权理论和出版企业的生产理论。
二是出版市场和价格一般理论。研究出版市场机制的一般原理,出版供给和出版需求相互作用使出版市场达成某种均衡状态,形成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一般而言,出版物价格上涨,出版供给量增加,出版需求量下降;反之,则出版供给量减少,出版需求量上升。出版者预测出版物的需求曲线,并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确定出版物价格和印数的组合,保证获取合理的利润或将亏损降低到最低限度(因为出版物是一种精神产品,获利并不是出版者出版行为的唯一目的)。
三是出版产业组织理论。出版企业之间的垄断、竞争与合作行为,形成了不同性质的出版市场。出版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出版市场的性质及在不同类型的出版市场条件下,出版者根据出版市场竞争程度大小,生产成本高低,制定利润目标(或亏损底线),确定出版物价格和印数的不同组合,制定不同的市场策略。
四是出版技术创新与出版经济增长理论。出版技术创新是推动出版产业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出版技术创新群出现时,出版产业经济高速发展,反之,出版产业经济则出现波动。并且,出版产业经济的这种长期增长和短期波动呈现出有规律的循环现象。
五是出版产业集群和出版产业带理论。出版产业集群与出版产业带是出版生产经营主体及其相关联部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其背后反映出市场机制、制度机制和政府机制运行规律及其作用。
六是出版经济规制理论。研究出版管理者如何制定出版产业政策及出版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如何利用税收、财政补贴等经济手段调节出版经济,消除垄断、不正当竞争以及出版外部性,维护出版产业经济运行秩序,避免出版经济的短期波动,减少出版资源的浪费,保持出版业长期稳定地发展。
有关出版经济学教程的文章
公共产品又可分为两类: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范畴很大,但真正纯公共产品很少,如国防、基础性教育、环境保护等;大量的公共产品还是准公共产品。在公共产品的两个主要特征中,准公共产品只具备一个,或两个都不具备,但具有较大的社会文化价值。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出版产品的消费量会导致其他消费者减少一个单位,产品的消费具有竞争性。......
2023-08-09
所谓出版经济规制,又称出版经济管制,指政府利用国家强制权力对微观出版经济主体进行经济、社会控制或干预。政府对出版经济进行规制的理由之一就是市场失灵,但政府对出版市场的干预可能产生另一种失灵,即“政府失灵”。......
2023-08-09
出版产品的生产成本不仅包含直接生产成本,还应包含管理成本、研发成本等在内的间接生产成本。下面以传统纸质出版为例作进一步说明。印张分摊法按印张分摊出版企业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是我国出版企业常用的方法。在明确了每一出版产品的具体成本构成和计算方法后,测定每一出版产品的具体成本就比较容易了。......
2023-08-09
按业务关联度及关联方向划分,出版企业的并购方式有三种: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出版企业纵向并购的重点日渐向能带来利润增值和竞争优势的环节倾斜。简单地说,当并购方的出版企业与被并购方企业分别处于不同的产业部门、不同的市场,且这些产业部门的产品与出版产品没有密切的替代关系,并购双方企业也没有显著的投入产出关系,那么,这种并购方式称为混合并购。所以,混合并购往往会导致出版企业的多元化经营。......
2023-08-09
出版企业设立时必须有注册资金,《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金最低不得低于3万元,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金最低不得低于500万元。在出版企业现有支付能力不足以偿还到期债务时,需另外筹措资金来偿债,通常在出版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时使用。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债务利息;利息保障倍数越高,表明出版企业偿付负债利息的能力越强。......
2023-08-09
例题2:某出版社出版一本语言工具书Y,另一出版社出版同类型的工具书X,如果Y的定价由25元降为20元,工具书X的定价仍为保持不变的40元,在工具书Y价格降低后,工具书X的市场销量由50 000册减少到45 000册,试计算交叉弹性?......
2023-08-09
出版企业将生产的出版产品或服务出售给分销商,分销商再将出版产品转售给消费者,或者出版企业直接将出版产品或服务出售给消费者,获得货币收入,形成出版收益。在出版企业实际经营中,常常要给各类分销商一定的发行折扣,所以,在实际总收益上,必须扣除发行折扣。出版企业销售一定数量的出版产品后,平均每一单位出版产品所获得的货币收入,就是出版平均收益。出版产品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的关系可用表8说明。......
2023-08-09
商务印书馆的运行系统向我们展示了一部分出版经济学原理,这些原理隐藏于出版产业经济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这一过程可以做如下描述。在上述商务印书馆的案例中,商务印书馆起初是合伙制企业形式,后改为股份制企业形式,并形成了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商务印书馆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市场竞争行为都必须接受政府行政、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的调节和管制。......
2023-08-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