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此进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但总的来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关于开展毛泽东思想的教育方面,内容主要侧重在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2023-08-09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是中越两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从宏观上说,中越两国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制度方面大同小异,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成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制度依托;但是从微观层面,两国存在诸多差异,这主要反映在:
(一)课程具体设置制度存在差别
中国高校形成了面对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体系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越南马列主义理论课主要是针对本科生(硕士生也开有马列主义理论课程);而且两国在面对本科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开设及学时和时间安排也是不同的。如中国大学本科新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52学时,其中12学时为实践学时)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学分,52学时,其中12学时为实践学时)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和社会环境,加强理想教育、爱国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以及进一步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大学二年级、三年级相继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5学分,88学时,其中24学时实践学时)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学分,52学时,其中12学时实践学时)。越南在课程设置方面规定和中国有些不一样:2008年以前“马列主义哲学”(90学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20学时);“科学社会主义”和“越南共产党革命道路”(各60学时);“胡志明思想”(45学时);经济建设与经营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必须选修“经济学说历史”(60学时)。2008年以后,调整为:“马列主义基本原理”(5学分,85学时),放在大学第一学期开设;“越南共产党革命道路”(3学分,60学时)放在大学第二学期开设;“胡志明思想”(2学分,45学时)放在大学第三学期开设。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越南侧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85学时);而中国侧重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育(88学时)。但在对待实践与实际应用环节,中越两国都比较重视,中国专门给出60实践学时;越南也重视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85学时有25学时为实践讨论课。越南重视马列主义理论的实践教育主要通过去参观承载着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功能的博物馆、红色景点等。在对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中,越南一些高校采取“综合测验”,其中就涉及实践评估,“其中综合测验被视为比口试和笔试的两种传统方法更好的成绩评价方法,因为不仅仅要求学生背熟,而且要理解功课,还要运用综合思维加以分析,论述理论及实践问题。”[74]
对于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中国和越南也不太一样:越南硕士生政治理论课开设不太统一,如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政治理论培训中心开设政治理论课:“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国家与革命思想”;而胡志明国家大学政治科学中心则主要开设“马列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对于博士则开设比较概括性的相关理论。中国在对待硕士与博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比较统一,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课作为学位必修课程,总评成绩必须超过70分方能拿学位;硕士生全国统一开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文、理科硕士,54学时)、“自然辩证法概论”(理工科硕士,54学时)、“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文科硕士72学时)”;2010年,中宣部、教育部根据现实需要,颁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其中规定: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调整为:一门必修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36学时),一门选修课程,可在“自然辩证法概论”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间选择;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调整为:一门必修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2学分,36学时),一门选修课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列入学校选修课程之列),新的课程设置采用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大纲,自2010年秋季在部分高校试点,2012年春季全国高校普遍实行。
(二)中越两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建设与管理制度方面既有相同又有差异
毋庸置疑,中越两国都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建设与管理,但又有差别。中国在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待遇的同时,相对越南更加侧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的制度保障,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博士专项计划”“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博士专项计划”(后改名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各种形式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骨干教师培训”,各种形式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远程培训计划”“教学督导制度”以及各种评价激励体系等。越南重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与培训,每学年和暑期,教育和培训班、中央宣教部和中央文化体育与旅游部都会联合举行高校马列主义理论培训班,也经常设置科研招标课题,吸引教师对高校政治理论课进行研究,同时越南对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待遇有倾斜政策。
有关中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比较研究的文章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此进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但总的来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关于开展毛泽东思想的教育方面,内容主要侧重在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2023-08-09
中越两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产生都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强烈影响。这一定程度上分化了越南国内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力量。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中国“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越南在中国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受到蒋介石的阻挠无法进行,开始转入越南国内。1930年越南共产党成立后,越南国内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广泛展开,逐渐被人们认识。......
2023-08-09
十月革命之后,中国赞成俄国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向人民大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大会一致同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
2023-08-09
越南共产党一直非常重视对青年人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57]进入21世纪以来,越南高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课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形成了越南特色的高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模式,在制度上具体体现在课程设置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师队伍管理制度等方面。由于高校马列主义理论教材具有其极强的政治性,因此越南非常重视教材编订工作。......
2023-08-09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首先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内容的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总称。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共同组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三个部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系。......
2023-08-09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进入一个全新的复兴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要是围绕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和实现党的工作重点转移而进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党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使全党、全国人民思想得到了解放,积极性得到了提高,经济工作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紧密结合。......
2023-08-09
国家政府应调动产教结合各方的积极性,共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再如,协调和规范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作,对学校和企业实施专业指导和技术服务,使其真正参与到产教结合中来。......
2023-09-23
虽然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了,但法国政府又卷土重来,企图再次把越南“据为己有”,接连破坏协议,对越南进行大规模军事入侵,越南人民被迫投入到长达八年的抗法战争。这段时间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主要通过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扫盲运动、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党的建设和军队建设来展开。......
2023-08-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