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法中越比较研究成果

实践教育法中越比较研究成果

【摘要】:“运动”式实践教育法主要体现在1941年的延安整风运动、1947年整党和新式整军运动、1951年秋到1952年秋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的“三反”“五反”运动、1957年到1958年的整风运动、工农兵学哲学运动、“文化大革命”等运动中。“运动”式实践教育法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采取的特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法。运动式的实践教育法主要集中在抗日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新式整军运动成为一场生动实际的马克思主义阶级教育运动。

运动”式实践教育法主要体现在1941年的延安整风运动、1947年整党和新式整军运动、1951年秋到1952年秋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的“三反”“五反”运动、1957年到1958年的整风运动、工农兵学哲学运动、“文化大革命”等运动中。

“运动”式实践教育法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采取的特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规模大、时间久、影响深刻,目的在于解决全党乃至全民的思想问题,克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水平,改进作风,适应革命和建设的需要。运动式的实践教育法主要集中在抗日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如延安整风运动从1941年5月开始到1945年4月结束,这次运动是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对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思想改造运动,也是打破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次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反对主观主义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整顿文风;整风运动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全党的思想认识问题,“整风的目的是要以无产阶级的马列主义的思想,去克服存在于我们同志中的非无产阶级的非马列主义思想,使我们全党思想更加统一,意志更加集中,全体同志更能团结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周围,一心一意去完成中国革命的事业。”[7]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开了先声指明了方向;随后毛泽东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的报告,阐明了整风运动的任务和方针;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次会议让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在马列主义的基础上达到了思想上的一致,也标志着整风运动胜利结束。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广泛生动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通过延安整风运动,中国共产党初步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破除了将苏共经验和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的教条主义,而且还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再如1947年整党和新式整军运动。为了纯洁党员干部的思想,净化基层组织,于1947年秋到1949年春,结合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内开展了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和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简称“三查三整”)为内容的整党运动,实质上这是一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理论教育运动。因为这一时期随着军事上的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由解放战争初期的120多万人发展到195万人,由于部队新成分增加,特别是从国民党军中解放过来的士兵成分增多,部队在组织上、思想上、作风上产生了许多不纯现象;为使部队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觉悟、纪律性和战斗力,一些部队结合当时解放区正在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和整党运动,于1947年冬到1948年夏,利用作战间隙普遍开展以诉苦和三查三整为主要内容的、有领导的、有秩序的大规模民主整军运动。通过这次整军运动,部队政治上增强了团结,军事上提高了战术、技术,生活上获得了改善,战斗力大为增强,为更好地完成所担负的历史使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式整军运动成为一场生动实际的马克思主义阶级教育运动。除此之外还有1951年秋到1952年秋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的“三反”“五反”运动、1957年到1958年的整风运动、工农兵学哲学运动等。这些运动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在“左”的思想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运动进行过程中也出现了偏差,应当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只有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史为鉴,我们才能客观、全面地认识现实,与时俱进,努力开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