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越共产党成立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比较

中越共产党成立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比较

【摘要】:随着马克思主义经过法国和中国传入越南,越南共产党的成立及工人运动的需要,越南共产党开始用马列主义武装群众、指导群众。越南共产党成立前的越南马列宁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分为国内国外两部分进行。在国外进行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主要体现在以胡志明为首的越南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成立爱国组织、建立共产主义小组、举办特殊政治培训班、办报刊、出书籍等,进行了丰富的马列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活动与实践。

从1858年法国殖民者开始殖民越南起,追求独立、摆脱被殖民的命运便是越南人民的奋斗目标,有无数仁人志士为了越南的独立而不懈努力。随着马克思主义经过法国和中国传入越南,越南共产党的成立及工人运动的需要,越南共产党开始用马列主义武装群众、指导群众。马列主义在越南的发展历程就是越南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历程。

越南共产党成立前的越南马列宁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分为国内国外两部分进行。在国外进行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主要体现在以胡志明为首的越南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1924年~1927年和1929~1930年)成立爱国组织、建立共产主义小组、举办特殊政治培训班、办报刊、出书籍等,进行了丰富的马列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活动与实践。在越南国内进行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与马列主义书籍在越南的传播同步。

在越南先进的知识分子中,较早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自己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的当属胡志明,早在1914年,胡志明在法国看到自己的同胞为了保卫宗主国的领土牺牲在欧洲战场上时,就逐渐认清了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于是他利用一切机会同越侨和在法国的越南人接触,向他们介绍祖国的情况,动员他们为祖国的解放做贡献。经过一段时间的奔走呼号,胡志明在越侨中先后建立了“越南爱国者协会”“印度支那人互济会”“印度支那劳工联谊会”等组织。稍后,他又创办了《越南魂》周刊。在阮世传的影响和介绍下,胡志明认识了一些法国社会党员,并于1918年加入法国社会党。这些也为后来越南共产党的建立做了组织与思想舆论准备。1920年,在法国寻求救国道路的胡志明阅读了列宁的著作后,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被压迫民族获得解放。接受了无产阶级世界观的胡志明成为法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后又创建“被压迫民族联合会”,创办了《穷苦人报》,联合会和《穷苦人报》成为宣传马列主义的重要窗口。1924年11月,胡志明受共产国际的派遣,以孙中山苏联顾问鲍罗廷翻译的公开身份,化名李瑞来到中国广州,对在那里的越南侨民等人士开展政治、思想和组织工作,为越南共产党的成立进行思想舆论和组织准备。在胡志明到来之前,处于大革命高潮的广州就已经聚集起了一批越南爱国青年,如潘佩珠成立了“光复会”,黎洪峰、范鸿泰成立了“心心社”,但他们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有力的领导和统一的指导思想,仅仅通过暴动、刺杀的手段进行革命活动。针对这种情况,胡志明在广东区委和广州革命政府的帮助下,从1925年到1927年在广州文明路13号,开始为越南爱国青年举办特别政治培训班,讲述越南革命道路、革命性质、领导阶级、依靠力量、团结力量、革命斗争艺术等。授课中胡志明特别注重向爱国青年灌输马列主义理论,强调革命队伍不仅要有革命道德、革命热情,而且还必须掌握马列主义理论。广州特别政治培训班一共举办了3期,培训越南爱国青年70多人,通过培训,在广州的越南爱国青年逐渐懂得要想救国,靠暗杀、暴动不行,只有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才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残暴统治。培训班除了胡志明自己讲课外,“还邀请周恩来、张太雷、陈延年、李富春、彭湃、何香凝、鲍罗廷夫妇为培训班讲课,有时也请培训班的学员听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报告”[25],并且挑选优秀青年到黄埔军校学习军事。胡志明还根据自己培训班讲课的教材,编辑成《革命道路》一书,向国外的越南爱国者和国内的越南群众宣传马列主义,一些越南领导人如陈富、范文同等年轻时都是通过参加特别政治培训班和阅读胡志明的《革命道路》开始接触和学习马列主义的,特别政治培训班和《革命道路》也成为向国外的越南爱国者和国内的越南群众宣传马列主义的窗口,为越南共产党的建立做了组织准备。为了进一步提高越南青年爱国者的素质,明确他们的奋斗目标,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胡志明吸收了越南爱国组织“光复会”和“心心社”的优秀成员,于1925年成立了爱国组织“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同时还出版了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的机关报《青年报》,揭露法国殖民主义“强抢”和“屠杀的罪行”,宣传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让国外越南爱国青年认识到殖民地民族解放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有紧密联系,新时代民族解放革命必须要走无产阶级革命道路,使国外越南青年从爱国者转变为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者。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广州弥漫在“白色恐怖”之下,胡志明无法继续在广州从事马列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工作,在一些欧洲国家短暂逗留后,几经波折,于1928年6月到达泰国,在泰国进行了为期1年的马列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工作:鼓励泰国的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的同志不要气馁,继续进行革命活动;巩固扩大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的基层组织。

越南早期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与其在开展地的革命情况息息相关,1924年到1927年受中国大革命的影响,在中国的越南马列主义理论宣传教育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随着“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发生,宣传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窗口——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在中国的革命活动受到影响后,在中国的越南侨民和留学的越南先进青年中开展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变得越来越困难,很多成员便陆续回到越南国内,在国内继续进行马列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教育工作,由此,越南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开始转入越南国内进行。

越南国内,由于此时处于法国殖民者的殖民高压统治之下,法国殖民者不允许越南爱国知识分子在越南境内传播共产主义,但允许用法文办报。越南爱国知识分子利用1881年7月19日通过的这一法律,创办法文报纸,刊登马列经典著作的法译本,传播马列主义,进行马列主义理论教育。所以这一时期的越南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办法文报纸,刊登马列经典著作,阅读传播马列书籍。如阮安宁、潘文场主办了法文报纸《破钟报》,并且在该报刊登了不少马列著作和文章。该报于1926年3月29日第53期到1926年4月20日的60期,刊登了《共产党宣言》法译本的三篇德文版序言以及正文,[26]随后印成法文传单传播。这是《共产党宣言》在越南传播的最早记录。根据1928年1月7日第133S号西贡密探所报告记载,《破钟报》刊登的法文版《共产党宣言》是由阮安宁从法国带回国的,当时他带了包括《共产党宣言》在内的29本法文马列书籍和发表有阮爱国(胡志明)法文文章的一些报纸回国,之后这些书籍在越南爱国知识分子中间传阅。[27]

尽管法国殖民者百般阻挠,但是在留法回国的越南爱国青年和从中国回到越南的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成员的大力宣传下,越南国内马列主义理论教育有了较快发展,较早接受马列主义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凭着青年人这股沸腾的热血”[28]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他们又把马列主义带到了越南工人群众中,越南工人阶级有了先进思想的指导也逐渐走到了越南历史的前台,在马列主义指导下的工人运动逐渐发展,共产主义小组也不断建立,到1929年中,已形成以北圻的印度支那共产党、中圻的印度支那共产联团、南圻的安南共产党三支较大力量的共产主义组织,这三个共产主义小组通过办刊物等方式宣传马列主义,如:印度支那共产党出版的机关刊物《斧头和镰刀报》和杂志《红色工会》,安南共产党出版的《布尔什维克》刊物。这些机关刊物都为越南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很好的思想准备工作。1930年2月统一的“越南共产党”正式成立,越南工人阶级终于有了自己的先锋队。1930年10月,越共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改越南共产党名字为印度支那共产党。会议决定基于共产国际的决议以确定党的纲领、政策和计划,使党布尔什维克化,制定了新的“资产民权革命纲领”,加强了党群组织的建立,使马列主义在党群各层组织中的教育得到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