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富兰克林传记:人情味与道德差距

富兰克林传记:人情味与道德差距

【摘要】:富兰克林为自己写的自传就像笛福的小说《鲁宾孙漂流记》一样,其境界达到了同样的高度。当你愉悦地阅读完富兰克林的传记,就会对书中的人情味赞叹不已,如他对婚姻的认识,谈到道德水平时,他承认与想象的相比,真实的自己有很多不足,他承认自己留给人们谦虚的形象,实际上和现实的他有一定距离。正因为富兰克林逝世前描绘了1775—1785年自己所经历的一切,整个世界才会怀念这部精神盛宴。

人们对传记的喜好,尽管不是天生,但后天很快就会培养出来。许多人在童年时读了《富兰克林自传》,便对传记产生了兴趣。这本被人称赞的作品,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使人痴迷——年轻时迷恋于其精炼而变化多端的故事;年老时沉湎于对自己智慧与机警的自我欣赏中。他的坦诚、智慧与幽默让人醉心不已。富兰克林为自己写的自传就像笛福的小说《鲁宾孙漂流记》一样,其境界达到了同样的高度。跟随着他的足迹,你会走进了历史,走进了重大事件中,在费城、在殖民地、在欧洲。当你愉悦地阅读完富兰克林的传记,就会对书中的人情味赞叹不已,如他对婚姻的认识,谈到道德水平时,他承认与想象的相比,真实的自己有很多不足,他承认自己留给人们谦虚的形象,实际上和现实的他有一定距离。而他报告中对布拉多克谈话的嘲讽,就不得不提到几个极富于个性的段落,是全书的摘要所在。每一位读者都有自己所喜欢的,读完整本书,只剩下只言片语时,读者就不忍心和这个知识丰富老师告别。正因为富兰克林逝世前描绘了1775—1785年自己所经历的一切,整个世界才会怀念这部精神盛宴。我们真诚的认为,如果华盛顿是国父,那富兰克林就是国家教父。

可能你会通过其他著作了解传记,比如《拿破仑的一生》或《恺撒大帝的传奇一生》,以及其他一些如画家、诗人、作家、发明家以及探险家等的一生,也许这些人的第一次感动了你,但是最终你会发现你结识了一个好伙伴,就像现实中朋友一样真实。但是这个伙伴比现实的更幽默更有智慧,更生动。他会静静地等待你打开他,去走进他的世界,他会向你尽情地倾诉,不会抛弃你,哪怕是在你毫无兴趣的时候,他也不会有丝毫的冷漠或厌烦。更不会因为你的冷漠而有丝毫不满。这是因为你们的关系是单向的,他的思想精神是融入书中的,就像酒瓶里的珍贵美酒,只会随着你的心愿来供你享受,或者游离你的心境之外。

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倾注在书中,前提是你也能给予他完美的心灵默契,这样你才能读懂他。

逝去的人把自己的永恒注入书中,读者通过阅读而产生共鸣,这种关系是绝无仅有的。在他的作品中,读者于作者是相互的关系,性情上是互相影响的,道德与责任是互相渗透的;在传记于读者的关系中,作者会倾其所有,读者会尽自己所能照单全收。作者不求回报,读者也不必寄生虫的恶名。如果你身心自由,没有人会横在你与作者之间。作者会通过一种微妙的亲和力拉近你或推开你。非同寻常,甚或中的这种理想伴侣就应运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