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心是道德教育的起源,所以要从幼小的孩子开始进行感恩教育。对孩子要时刻充满爱,但又不溺爱,如果家庭中充满了爱,孩子就会在爱的氛围下健康成长。从生活的点滴中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生活中的很多事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举止。这些都是感恩的心在引导着维尼的言行。......
2024-05-29
第一次去八一镇的时间已很久了,我坐着四叔的解放翻斗,从第一天早上5点一直走到第二天早上5点,才算到了八一镇。
“八一”是林芝县的八一镇,20世纪50年代这里没有村落,后有守边解放军驻扎,人们将解放军建军节的日子“八一”作为驻地的名字叫开了。随着建设扩大,“八一”不断地扩容、增大,现在变成了“八一”镇。
八一十分遥远,路途也十分艰辛,没有多少好心情去领略西藏江南的景致,在无数个惊悸与忍耐中,在无数次惊恐与叹息中挨到了天明又挨到天黑。至今我还记得,那辆老解放上山时喘着粗气就像一位患病的老人一样可怜,真不忍心将这180斤重量再加在它的身上,也不敢设想它还能够将那成吨的物资送到八一。四叔一路上不断提说的八一公路大桥不只是四叔的骄傲,当时也是全西藏的骄傲。四叔与他的战友们不分昼夜地奋战在八一大桥的工地上,用心血和汗水浇筑出了一朵如花的崭新建筑物。那时四叔就工作、吃住在八一大桥的工地上。那个深夜,当四叔的解放翻斗随着一脚刹车发出长长的、刺耳的哀鸣歇息在桥头工地时,八一的标志就是堆积如山的木屑锯末,成千上万平方米的干河滩、鹅卵石。这河滩上没有院落,没有瓦房,更没有高楼大厦,十多排木板小屋好像被遗弃的孩子,零落在河滩的角落。还有那林芝毛纺厂、八一商店都显得有气无力。
我就住在四叔工地上的简易工棚里,这是西藏筑路大军一个曾经热闹非凡的施工工地,大队人马此时都已转移到另一个工地会战去了,留下十来个人在做扫尾工作,四叔是其中之一。工地院落离刚建成的八一大桥很近。一桥飞架南北的八一大桥,就像一弯凝固的巨型彩虹从院子上空直插尼洋河南岸。刚从农村出来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宏伟的建筑,它使我激动不已,也让我十分骄傲,因为这里也有我四叔的一份功劳。
太阳刚从宽阔的木板房墙缝中射进来,我就起床跑上了大桥。桥不但长而且宽,足够两辆解放并排驶过。桥栏杆很别致。尼洋河汹涌澎湃,翻江倒海般从桥下流过。望着我脚下黑蓝色犹如巨蟒般流动的河水,我的小腿不由得打战。尼洋河不是我想象中滋润万物的神河圣水,而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巨大灾星祸水。我总感到大桥如我的腿一样在不停地发抖。我弄不懂在这么深这么急的河中,四叔他们是怎么架起这样一座大桥的?
早饭后,四叔领我逛了八一商店。商店的建筑面积不小,就是没有多少商品。四叔拿着一张烟票,在一排空货架前与一位藏族服务员讲了半天好话,终于购得4盒飞马烟,然后就返回了工棚。
以后,我又去过几次八一,但没有什么特别令人难忘的地方。
已有四五年没有去八一了,听说八一的变化很大,心血来潮,大年初一开着自己的轿车,带着孩子们向八一进发了。与多年前不同的是,从拉萨到八一的公路全铺成了柏油马路,十分舒畅。过去,这段路最难走,下雨是泥浆水坑,干旱时只要一辆汽车驶过,车尾便腾起一条长长的尘土巨龙。路两边的村落房舍没有一间是清洁的,灰蒙蒙一片。公路边人工栽种的小树,根本分不清树叶树干的颜色。而今,20年前的路旁小树,经过当地群众百般的护理——用石块垒成一人高的罐状围墙,防牛羊啃食,如今已长大成材,枝繁叶茂,干挺枝直。穿行在绿树如荫的大道上,如果是新来乍到,很难体会出这些巨大的变化。虽说春寒料峭,但拉萨河河水仍然清澈见底,碧绿如染,时不时可见野鸭戏水,斑头雁啼鸣。刚刚返青的麦田中,一大群一大群国家一级保护珍禽黑颈鹤在专心觅食,车子驶过,它们没有一点紧张、恐惧,可见高原人已能和它们和睦相处了。昔日被尘土包裹的藏式民居,此刻格外耀眼。春节一过,藏历新年临近,新刷了白灰的墙面,已没有了以往牛粪饼的痕迹。铮亮的玻璃窗,还有大门口停放的东风车、手扶拖拉机已使人感觉到了现代化的脚步悄悄来到藏族村寨。现在是冬闲,很少看到地里有人干活,但沿途到处都有成群的牛羊,自由自在地在山腰河畔啃食荒草。墨竹工卡河谷是我早年写生创作的根据地,不知去过多少次都难以记清,画过多少遍也无法知晓。大片的红柳正在返青,摇摆的柳枝如血,在残雪中流动。远处近处的小山上冒着袅袅桑烟,今天是个好日子,当地群众用特有的宗教形式祝祷来年吉祥。我的心情一改往日的郁闷烦躁,恰似头顶的蓝天一样开朗清澈。我有意将车上的录音机音量放大,藏族民歌伴着飞速的车轮向前飞驰,身后是一些无忧无虑的小孩子,这使我想起宋代诗人苏东坡的《密州出猎》名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米拉山,这个将西藏分为南北的分水岭,这个用色彩织成的山,虽超越雪线而无积雪,虽处在南北交界之处而没有云雾。极目远眺,我又一次被大自然的威力神奇所折服。那些只能在重彩画中才能见到的色块与线条,茸草与坚石,平湖与绝壁,鬼斧神工,错落有致,层层叠叠,迎面扑来。回味20年前坐四叔的车到这里时,正是一个十分清冷的早晨,连日的大雪初次放晴,陡峭的盘山公路又窄又险,亲眼看见解放军的车队有两辆解放滚下山沟,我几乎哭出了声。就这样,我们的车屁股后不一会儿就排起了长龙。我慢慢走在公路边,怀里抱着一些沙土,四叔一点一点松开刹车,遇到结冰处,我就往汽车轮胎下撒上一些沙土,总算丢魂落魄地将车开到了山下。四叔一脸的紧张相,嘴里却说:“你看我这把刷子怎么样?”我吓得冻得上下嘴唇直打战,还哪里能够说出对他的赞扬话语。20年过去了,而今的米拉山公路比过去宽多了,平多了,当然也就好走多了。一曲抒情歌曲还未放完,我的桑塔纳已停在了南山脚下,孩子们吵着嚷着尽情地打闹拍照,我站在路旁瞧着远方。往事如烟,解放军翻车处早被荒草覆盖,山沟中融化的雪溪浅浅地漫过草地,未落叶的灌木有的如血红艳,有的像冰雕一般玉洁,脚下的马路宽阔而又平坦,连绵蜿蜒,伸向远方。
过了米拉山,地势一直向下延伸,路旁有了湍急的小河,山上渐渐由灌木变成了林木,绿色映满视野,蜿蜒的公路穿梭在溪水林木中间,使人顿生灵秀、隽永、清新、旷达的感觉。从小生长在没有树、没有水的黄土高原上的孩子们,才觉得双眼不够使用,走不了几步便叫嚷着要拍照片,十几个胶卷也就在他们的嬉闹中很快结束了。到了工布江达县,车子停在一座现代化的楼房下面,我让孩子们下车,准备给他们讲述一段虽说不太动人,但却很有意义的故事。
我们面前的这幢现代化建筑,原址是工布江达县唯一的加油站,一座破旧低矮的铁皮屋中,生活着我同村同校的一位老乡加同学,她当时在我的家乡是出奇的美丽,只因出身不好而远嫁给了此地的一位老光棍加油工。我在这里见她时已是多年之后,她已很苍老,但对于在深山老林中能在房前屋后种上一些自食的白菜、土豆的生活,深感知足。由于我是远道而来,那次她是倾其所有,为我炒了大肉罐头土豆片,让我相当的感动。我让孩子们从汽车后箱取出油炸带鱼、酱猪肉、红烧鸡腿、苹果、葡萄酒、饮料等,装在塑料袋里,偷偷放在那半截残留的土墙下,以示我对那位再没有回到她出生地的同学的奠祭。
从工布江达开始,公路便进入林区,比起70年代,路旁的树木已被砍伐了不少,但整体上仍保持着自然原始的生态面貌。这条路我很熟悉,我曾背着画夹徒步穿行在坝河桥荒芜的石滩上,寻找艺术创作的灵感;住在更章林场低矮的小木屋里,构思连环画草图;在老新华印刷厂后门坐牛皮船到对面林子里看狗熊,还到过百巴林场找黄羊木准备刻木雕。这段往事与旧情,还勾起了我记忆中我区著名作家马丽华在这些山沟中吟出的美丽诗章和长眠此地的年轻作家龚巧明。她们从前与我一样,穿行在崎岖的原始森林小道上,寻求生活的源泉,构思着精美的文学华章。俗语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大年初一,举国欢度、合家团聚的日子里,我眼前自然地出现了她们鲜活的形象。如果当年有车、有路,我想我们今天说不定会坐同一辆车而行,同逛新八一的。
作为一个山水画家,新春第一日,我将赤裸的心身,涵泳于大自然纯情的怀抱,身边尽是世事不谙的孩子们欢快的笑脸,这难道不比俗气透顶的电视节目和拎上假大空的礼品盒进东家出西家更有意义和使人陶醉?
下午6时,我们进入了八一镇,果然眼前的景致变化很大,除了路旁的几棵老松树还立在那里未动之外,几乎到处是陌生的景物。整齐的街道,错落有致的楼房,色彩纷呈的广告牌,宽广的中心广场,还有江南水乡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杨柳拂面,莺啼花香,八一的建设真是翻天覆地。它犹如一位含笑动人的仙女,亭亭玉立在尼洋河畔,是那样的端庄秀丽,又是那样的落落大方;是那样的充满朝气,又是那样的鲜活生动而十分的入时。我真不知道自己是身处虚幻的梦境还是实实在在的现实当中。中国的老百姓,盼了多少年多少载,都想过个好日子,八一的人们才算真正地过上了好日子,这是人间奇迹。
我开车在大道上绕了几圈,随后又穿行了十字路口,小小的八一竟让我这位老西藏迷了路,不得不将车减速,摇下玻璃窗对着行人问路。大年初一的八一之夜各种彩灯闪烁,各类商业广告尽显风流,酒店、发廊、商场、小吃店、银行、邮局、厂房,各式大楼鳞次栉比,辉映夜空,五湖四海的人们云集这里,建设八一,塑造八一,爱护八一,使八一好像一夜之间变成了人间仙境。虽然一整天穿行在林间小道,过足了郊游的瘾,但毕竟是走了一天的路,当两条腿伸直在旅店的床铺上时,才感到了不少的倦意。本想去行署拜访我的老乡金喜生书记,但还是怀旧的力量占了上风,去了尼洋河大桥看看,这个我初到西藏第一个结交的朋友:它已丹青不知人已老,比起脱颖而出的新八一就尤其显得老气横秋,其貌不扬了。四叔跑短途时的小木屋当然没有了踪影,满川的鹅卵石都被纵横交错的柏油路面所代替,那个又脏又破的八一运输站和难以下咽的碱馒头、生米饭和发黄变味的冻肉烧白菜也早退居二线,还有八一商店,已被街道两旁成百上千的各式店铺代替了,此时已不是一张烟票四盒飞马烟的那个年代了。八一变了,变得让人不敢相信了,变得让人不认识了,变得让人目不暇接了。变美了,变好看了,变年轻了。
脊
大年初二的早上,我和孩子们约好了,都早早起床,我要在太阳冒出山头时拍些八一镇的新景。孩子们也很激动,拍了广场拍楼房,拍了绿地拍小溪,拍了街道拍店铺,拍了建筑拍风景。八一处处都入画,处处都是一幅美丽动人的新面貌,我们恋恋不舍地踏上了回归拉萨的路,心中却念念不忘:“八一”,我们还会来的!
载2001年3月10日《西藏日报》
有关缺氧楼呓语:刘万年文学小品集的文章
感恩的心是道德教育的起源,所以要从幼小的孩子开始进行感恩教育。对孩子要时刻充满爱,但又不溺爱,如果家庭中充满了爱,孩子就会在爱的氛围下健康成长。从生活的点滴中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生活中的很多事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举止。这些都是感恩的心在引导着维尼的言行。......
2024-05-29
[2]最后的拉丁文短语,意思即“萨哈林岛狂”。据《契诃夫书信集》俄文本注,作家曾亲自拿着信前往拜会,向署长大人详细讲述自己的旅行目的,“要求发给他一个书面许可证,以便考察萨哈林岛的监狱和矿场”。在他离开后,加尔金即秘密训令萨哈林驻岛将军,不是禁止契诃夫登岛,而是告诫不得批准他与岛上政治犯接触。契诃夫在阅读中被震撼,认为“萨哈林岛是唯一可以研究犯人的集聚的地点”,以之作为这次考察的目的地。......
2023-08-29
为此,探望病人时要注意:基本礼节到医院探望病人时,应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并在规定时间内探望。谈话时的要领与病人谈话时,一般应先询问病人身体状况及治疗效果。探病谈话注意事项1. 要注意病人的忌讳。为照顾病人休息,谈话和逗留的时间应较短,注意避免谈论可能刺激对方或有关忌讳的话题。......
2023-07-25
6公里:道路和人一样也有个性生命精髓就算一条再破的路,也有值得一看的风景,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我的丈夫兰迪曾经告诉我:道路和人一样也有个性,这取决于在特定的时期你如何看待它们,感知它们。兰迪是一名运动员,体魄健壮,意志坚强。我花了数小时查找地图,并把车开到离“牛道”数公里远的地方尝试绕过它,结果一无所获。6公里是易接受的。......
2023-12-02
白宫有54个房间,现在的场景布局基本保持了巴列维国王时期的原貌,以期向来客展示前国王的奢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略地位日益显现的伊朗成为大国的竞争之地,英苏在1941年8月出兵占领了伊朗,礼萨国王被迫退位,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9月16日登基,是为人们熟知的巴列维国王。......
2023-11-06
拜谒昆山三巨头——文章达人归有光王晓阳项脊轩,旧南阁子也。这是散文名家归有光先生的名篇《项脊轩志》。在昆山,紧靠娄江有一个震川园,园中安息的,就是归有光先生的灵魂。归有光冷冷地质问说。实际上,明代以后,归有光的散文被誉为明代古文第一人,不是妄称。归有光与顾炎武、朱柏庐并称“昆山三贤”。归有光故居项脊轩现已无存,其墓在震川西路与柏庐中路交界处的震川园内。......
2024-07-23
拜谒昆山三巨头——个性达人顾炎武王晓阳顾炎武纪念馆一方被唤作“云根”的玉峰山,清秀峻拔。顾炎武和归庄逃亡。顾炎武名列中国七十二贤之后,受到了故乡人民极大的尊重。为了劫掠顾炎武的家产,昆山富豪叶氏拉拢了顾家的恶奴,合谋状告顾炎武“通海”——即与沿海抗清义军有来往,欲置顾炎武以死罪。年轻气盛的顾炎武逃脱了这次牢狱之灾。顾炎武与归有光、朱柏庐并称为“昆山三贤”。顾炎武纪念馆位于亭林园内。......
2024-07-23
我猜想是美国人实在太喜欢莫奈了,离开莫奈花园后我就再也没见过如此多的美国人。莫奈花园门票莫奈花园导游图我很想知道西方人是如何看待大师的?莫奈花园由三部分组成:花圃、莫奈故居和水园。堪称园艺大师的莫奈用尽心思打造出一个一年三季鲜花盛开,未经人类顽固的设计理念雕琢、姹紫嫣红的世外桃源。莫奈的故居在花园的一边,绿色的法式百叶窗和镇上的其他房子一样,舒展地敞开着,紧紧靠住粉红色的抹灰墙面。......
2023-11-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