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任何生命个体,其延缓衰老的能力是有限度的,不能改变衰老和死亡的必然规律。衰老是生命过程的必然环节。衰老虽然与年龄相关,但个体差异很大。衰老的发生和发展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生命的设计程序,也就是基因;二是生命的经历,也就是后天因素,又称为环境因素。出生以后的生命历程,是衰老与寿命的实际决定因素。一个人的生命历程,比一辆汽车的经历更复杂。通过控制环境因素,达到延缓衰老,是唯一有效的途径。......
2023-11-03
认识老罗时,老罗还是小罗,在八廓街秦剧团他的家中。
老罗是西藏秦剧团的乐队队长,又是我同县的老乡。进藏前夕,他与他的单位曾在中南海为中央首长专门演出过。他一生中从未离开过板胡的小手,那一刻与一双扭转中国乾坤的巨手碰撞结合过,所以在进藏的险途中,无论环境多么严酷,他都能用那双手,不停地拉动板胡的弓弦,发出西北人久埋心底的乡音,鼓舞进军将士的志气。
老罗,30岁出头,是个十分精干聪慧的人,满面红光,春风得意,举止文雅,谈吐不俗。他的妻子是藏族,端庄、俊秀。看得出他正沉浸在甜蜜的爱情之中。
事先已说好我想听他拉板胡。他二话没说,从墙上取下了那把到处缠满胶布的板胡,驾轻就熟地拉了起来。神态和我进屋时判若两人,随着他手的抖动开合,脸充血色,双目微闭,嘴角有种不易觉察的倔劲,身旁的藏族妻子喜形于色,房间立即笼罩在浓烈的秦腔音乐之中。
真是最亲莫过乡音,古老、高亢、悲凉的板胡音乐,就是西北秦人倔强、坚韧、顽强、纯朴的乡音、心音。我的思绪随着老罗的音乐,进入到那苍老的黄土高原。山川、河流、民俗、建筑、文化、社会、人生、命运,都已变成了旋律、音符、节奏、色彩、图画、诗卷,这就是板胡发出的音乐对一个西北人的魅力。
后来,我与老罗的交往并不多,世事变迁,人各东西,家庭、事业忙得晕头转向,再也没有工夫听老罗的板胡演奏了。
很多年以后,我路过拉萨的罗布林卡大门口,在那个琉璃瓦屋檐下,两尊石狮子中间,有一个十分面熟、非常古老的出土文物般的老人,我一时记不起他的名字。
“干啥去?”
“您?”
“老罗!”我惊呼着。面前的老罗已没有半点年轻时的影子,老态龙钟,满脸乌青紫红,那双精明的小眼睛血红而混浊,眼角沾有眼屎,嘴唇上一层厚厚的干痂。他已是一个倍受高原气候摧残的古稀老人了。5月的罗布林卡万木葱茏,阳光普照,大地燥热,老罗仍穿着一身油腻的中山服棉衣。要不是身后那铜包铁裹的罗布林卡大门,要不是门旁那两尊巨大的石狮子作为陪衬,我真不敢相信他站立的模样还是一位尚且有口气的大活人。
老罗这次非要拉我到他住处坐坐,多年没见,我也有一肚子的话想对他说。我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扶着他,来到了他的屋前。他从腰间摸出一段塑料绳套着的一个小钥匙,打开一扇沉重、古老的藏式平房的木门,家里陈设零乱,许多东西都积着厚厚的尘埃,有点像一座正在考古挖掘中的古墓。唯独显眼的、干净的东西,就是那个曾经发出催人泪下的乐器,缠满了白胶布的老掉牙的板胡。
我说:“您早该退休了,怎么还在这儿?”
“我1985年就内调了,内地工作了几年就退休了。老伴没有回去,我只好来回跑。”
“老伴!噢,您老伴是藏族。她怎么样?”我问道。
“她一直有病,现在每天喝酒,一喝常常就大醉。醉倒在哪儿就躺在哪儿,不知道回家。跌得头破血流,到医院看过多次,酒精中毒十分严重。”
“小孩呢?您的儿女都工作了吧?”
“工作了,成家立业,都比我混得好。”
“他们怎么不管?”
“管。但顾不过来。”老罗回答着。
我说:“把老伴交给孩子,你真该回内地了,要不一把老骨头都要援藏到西郊烈士陵园了。”
“陵园就陵园,我不忍心撒手不管老伴。”老罗深情地对我说,“你不知道,年轻时我带她回到咱那穷山沟,人家不但不嫌咱穷,对我父亲的好呀,三天三夜说不完。做棉衣、打毛衣、缝被子、做饭、洗脚,比亲生的儿女都好。现在她老了,又病成这样,我怎么能不管呢?”
我们说话间,只听得院门哐当一声巨响,接着有个什么东西闷闷地砸在地上。老罗惊叫着:“又喝醉了!又摔倒了,不得了了!”他急急奔出屋门,我紧随其后,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浑身是土、满脸是血的老罗的老伴扶进屋,安放在床上睡好。老罗夺下老伴手中的酒瓶,擦干净她脸上的血渍和身上的土,然后像哄小孩似的喃喃地说:“你要听话,不听话我就不管你了,我就回去了,看你怎么办……”
老罗的老伴,不一会儿就睡着了。老罗便从墙上取下板胡,硬要为我拉一曲秦腔段子,说是多年未见,今天算是精神会餐,随即一种来自秦人骨髓中、血液中的韵律就弥漫在了整个房间,整个罗布林卡。那种忧伤、悲切、凄愤的旋律好似讲述着老罗一生坎坎坷坷的命运,讲述着他与这位藏族妻子曲折美好的爱情故事,讲述着一位汉族老人那样苍老善良的心声。
老罗拉得十分投入,无数滴老泪滴湿了琴弦,以致板胡音色中原有的高亢音调有了几分低沉、郁闷之声,如泣如诉,如歌如咽。我知道我无力安慰他那颗孤独、凄苦的心,也不忍看见这对患难与共、相依为命的老人的泪眼,悄悄地出了房门,伤心地离开了他。
时隔不久,听说老罗的老伴去世了。又听说,老罗回甘肃老家了。
过了几年,在街上又碰见了老罗,他更加衰老、瘦小。问起他怎么还在拉萨时,他说,他前两天又从内地赶来了,这次是为亡妻烧三年纸。
啊!人心,是经过怎样的磨砺、怎样的淬火、怎样的培植酿造之后,才能如此美好无瑕,才能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之中。强烈的紫外线射杀之下,严重的高山缺氧之中,纵使自己脸色乌紫,骨瘦如柴,百病缠身,但仍能将一颗滚烫的、鲜活的爱心无私奉献给他曾经奋斗过一生,至今也难以割舍的高天厚土和曾经有过的誓言与承诺,直至老死。
听听老罗板胡演奏的秦腔段子就会更明白了。
载1999年4月17日《西藏日报》
冷雪无声
有关缺氧楼呓语:刘万年文学小品集的文章
但是,任何生命个体,其延缓衰老的能力是有限度的,不能改变衰老和死亡的必然规律。衰老是生命过程的必然环节。衰老虽然与年龄相关,但个体差异很大。衰老的发生和发展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生命的设计程序,也就是基因;二是生命的经历,也就是后天因素,又称为环境因素。出生以后的生命历程,是衰老与寿命的实际决定因素。一个人的生命历程,比一辆汽车的经历更复杂。通过控制环境因素,达到延缓衰老,是唯一有效的途径。......
2023-11-03
衰老可以表现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织器官水平和整体水平等不同的层次上,因此,表现形式复杂,研究领域广泛。就整体而言,衰老的表现形式可大体分为生理性衰老和疾病引起的衰老。慢性疾病直接损害身体的结构和功能,并加速衰老进程。生理性衰老和疾病引起的衰老常常难以严格区分。然而,我们并不清楚这些衰退表现究竟是归因于疾病还是退行性变。神经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系统,神经系统的衰老对健康影响极大。......
2023-11-03
第12问:为什么我们说“老虎”、“老鼠”,而不说“老狮”、“老兔”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约定俗成地将一些动物比如“虎”称为“老虎”,“鼠”称为“老鼠”,但是对于其他的如狮子、兔子等动物,却没有在其名称前加上一个“老”字,称他们为“老狮”或是“老兔”,这是为什么呢?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将老虎称为“大虫”与大唐王朝有关。为了重新命名“老虎”,人们便根据《大戴礼记》中的“五虫”分类,将老虎称为“大虫”了。......
2023-08-08
功能性表现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能力的下降,自身免疫现象增加。胸腺的增龄性萎缩则可以引起其他免疫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改变。胸腺体积减小和胸腺内T淋巴细胞分化的增龄性改变是一个受控过程。另一方面,机体(宿主)免疫系统所表现的功能“缺陷”,机体免疫老化也是重要因素。......
2023-12-06
生物膜与核酸、蛋白质的协作,是地球生命的一次飞跃。图9脂质分子的排列特征生物膜如此神奇,它是柔弱与坚韧的统一、流动与稳定的统一、通透与屏障的统一。看上去十分柔弱,然而,只要是在水中,它始终排列有序,严阵以待,头部永远朝向有水的一方。神奇的生物膜,为每一个细胞构筑起细胞膜,还在细胞的内部构筑起各种细胞器,以及细胞核的核膜。图10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
2023-11-03
应急临危受命但当栏目运行一月后,发生了一件意外情况,却使老左不期而遇。面对这样严峻的社会现象,《市民与社会》当仁不让地应承担起及时与广大民众沟通并澄清的重要使命和责任。但现实却碰到难题,可能是主持人不谙经济的原因而使这一重要“选题”无法践行。......
2024-05-11
多年来,各学者提出的衰老学说众多,其中最为重要,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衰老机制的学说有如下几种。老化的机体抗自由基损伤的能力下降。继而导致自身免疫现象增加,抗感染及应激反应能力下降,最终导致衰老。新兴的微量元素衰老学说,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2023-12-06
简而言之,衰老就是生命被动损伤的积累过程,即“积累成灾”。也就是说,衰老是自然界所有生物共有的特性,每一种生物个体都会出现衰老。4.内生性衰老是源于生物固有的之内在因素引起的。机体的衰老与死亡,是内在的遗传因素(基因)起主导决定性作用。反之,则可加速机体衰老,缩短人们的寿命。5.危害性衰老对生存不利,使机体免疫力下降,细胞生化代谢紊乱,器官功能下降,应激能力减退,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