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者点起一支烟时,戒烟者会不自觉地感到羡慕。原因有两方面:1.“只要一支烟就好。”记住,不存在“一支烟”这个概念,对于吸烟这件事情,必须从整体的高度考虑。第二天早晨他醒来时,肺部会感觉火烧火燎,但他仍然会继续吸烟。全世界每年只有几百人死于海洛因,却有近500万人死于吸烟。因吸烟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人类历史上因战争而死亡的人数总和。如果你今天不喜欢吸烟的感觉,明天只会更不喜欢。......
2024-02-01
12年前来过桑耶寺,那是一个暖冬。雅鲁藏布江正是枯水期,大片大片的河床裸露着,暴晒在阳光下,季风卷起黄沙铺天盖地地飞舞,我从泽当出发,坐着便车,来到了桑耶渡口。如果不是公路旁边的那个陈旧破烂的木牌,我怎么也不会相信这里是一个渡口。这里既没有人,也没有船,在由拉萨通向泽当的公路边上,有一个不仔细观察很难辨认出来的有人活动的地方,这就是渡口?
我搭的是便车,当驾驶员用生硬的汉语告知我桑耶渡口到了,并已在路旁停下车时,我当然只有下车了。我仔细搜寻着,雅鲁藏布江一会儿清楚,一会儿淹没在了黄沙之中。
在远离都市拉萨,远离了人群,独自在一条藏地的江边,去寻访自己并不怎么热衷的宗教寺院,思维与情绪早就开始迷茫起来。在这么严酷的自然环境中,人怎么就会死心塌地地相信上帝呢?在渡口不远处,有一大片野生灌木生长着,旁边已被沙子侵占,形成了小山丘。一边是这些低矮的灌木,奋力抗争着。论理讲,这些灌木属狼牙刺类,浑身长满刺,牛羊无法啃食才幸存下来,但当地的老百姓却用它来烧火做饭,年年挖掘,对于雅鲁藏布江沿岸的植被破坏很大。我作为记者,曾多次向当地政府反映过这个问题,就是无法解决。
我在渡口溜达着,心思如何返回泽当,眼看下午四点多了,今晚可不能待在这儿过夜。正在我回心转意之际,在远处的江面上,黄尘中有一个船一样的东西,慢慢地向我这儿漂来了,近前,看清了是一条牛皮船。牛皮船,是藏区最独特的摆渡工具,它是用牛的皮蒙在木头框架上做成的,像只巨大的皮碗,人就坐在碗中间,划船的坐在船后,双手划桨。就这点知识,我还是从照片上看到的。坐船渡江我是第一次。
很快,牛皮船顺着众多的支流,停在了我的面前,船上下来一对年轻的藏族青年,好像是走亲戚的,穿着整洁,背着、拎着许多东西。划船的是一位老人,从衣着看是当地人,旧的白氆氇呢藏袍,黑氆氇呢裤子,一双老式手工藏鞋,底很厚,鞋帮上绣着花,脸面中间吊着一个特大的鼻子,发辫别在头顶,外相显老,根据我的经验判断,年龄不过5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已很沉稳,我想我坐他的船不会遭遇不测。
我和船主讲好了价,40元钱把我送到对面渡口。老人说,等等看还有没有人,没有就开船。老人坐在岸边的一块石头上抽着鼻烟,满脸堆着笑容,看不出疲惫和愁苦。我不停地向远处张望,公路上只“飞”来了一辆东风车,什么都看不见,只有狂风卷着沙粒,不停地往身上打。老人站起身,向我招手示意,我费了很大劲才爬进了船舱,老人手握双桨已划了起来。
船是沿着众多的支流穿行的,一会儿向南,一会儿朝西,速度很快。快到江心的主流时,船的速度明显地慢了下来,牛皮船船体很轻,今天坐的人又少,风又大,老人划得很是吃力,但我是帮不上忙的。船边溅起小水珠,有时溅上老人的衣服,有一阵船似乎有些不动了,我心想会不会遇到什么可怕的事。我看老人时,他的脸上神态安然,我也就放心了。突然一阵狂风,江水溅起浪花洒进了船舱,洒在了我的头上、脸上,我明显地感觉到船体有被吹翻的危险。在西藏几十年了,在公路上汽车抛锚的情况遇到过不少,但船在江心“抛锚”还是第一次,我不敢往下想。江心水流已不是岔道支流,这里风急浪大,还好,老人镇定的情绪感染了我,也给我一种鼓舞和信心。又是一个大浪涌来,江水直扑老人的脊背,老人躲也不躲,用力划着。我蜷缩在船底,浪花溅湿了我的衣服,水和着沙尘,浑身是泥浆的印迹。
船左突右闯之后,也就划过了风大浪急的江心,进入到较平稳的河汊,风小了,水平了,心情放松了,船终于到了对岸的渡口。与上船的渡口不同的是,这个渡口显然有人类活动的明显痕迹,岸边竖着3条牛皮船,牛皮船不用时要竖起晒干。还有许多的老树,树干伤痕累累,一辆手扶拖拉机在等着我们。渡船老人说,到桑耶还远着呢,必须坐手扶才能到,拖拉机票20元钱。我犹豫了一会儿,老人把船拖上了岸,靠在一棵老树上,用绳子拴上,竖起,就坐进了拖拉机。我想,不坐是不行了,20元就20元吧。
开车的藏族小伙是老人的亲人,从他俩的对话中听得出来。还没有等我从渡江的紧张中缓过神来,“手扶”已在铺满鹅卵石的便道上开始了奔驰。小伙子根本不认为身后车厢中坐着的是人,这一次飞沙中还有黑黑浓浓的油烟味儿。风沙、油烟味都能忍受,“手扶”的颠簸,使我五脏六腑快要冒出体外了。我想,这种颠簸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刑罚来处置罪人。我不知道自己犯了哪种病,竟在这么一种气候条件下独自漂泊在雅鲁藏布江上,自己又不十分笃信喇嘛教,为什么却要受这种罪?我真的忍受不下去了,看看“手扶”周围的环境,荒郊野外,狂风吹的人睁不开眼,满身的泥土,像从坟里挖出来的文物一般,赶快到站才是最佳出路。
“手扶”进入了一个村庄,周围有了树,有了房子,我想桑耶到了。我试着站立起来,却怎么都站不稳,脚腿全麻了。那老人硬是把我从“手扶”上架下来的,付完钱,他们就走了,唯有我一人,面前是一堆脚手架,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我想这大概不会错的,就是桑耶寺了。天色已晚,寺门前的巷道中时不时有人走来走去,我打听,这就是桑耶寺,已经维修了两年的桑耶寺。我满肚子的闷气涌上心头,我怎么就这么笨呢?为什么不打听清楚了呢?拉我过河的船工,那位看起来十分憨厚的老人,骨子里有不少坏主意,为了那40元的船费和20元的“手扶”费,差点要了我的命,结果是……活该!自己一直就是这副德行,没弄清楚桑耶在哪里就上路了。这是多么不值得的事呀!我已经没有任何心绪了,只看了一眼桑耶寺,那个像手术中的病人,到处都包裹着彩条布与脚手架,四周全是建筑垃圾。
桑耶寺隔壁就是桑耶公社招待所,由于已是晚上七点钟了,公社招待所没有饭吃,我好说歹说,炊事员从外边给我带回来两包饼干。我一见饼干就流口水,整整一天没有吃饭了。
倒在招待所的床上,一点睡意都没有,晚上十点钟停电,停电后月光替代了灯泡,照进没有窗帘的窗子,比那个刚刚熄灭的40瓦灯泡还要亮。我知道这是高山反应,索性睁开眼,就醒到天亮吧。
听到院子里有人走动,我便起了床,这才发现桑耶寺就在招待所门口。尽管桑耶寺在维修,那些朝圣转经的人们已经络绎不绝,围着它开始了转圈和诵经。我也围着转了几圈,回到原址,什么都没有发现,什么都看不到,我不能就这样罢休。
一位转经的青年说,山上有个尼姑庙,那里有壁画、雕塑,你去吗?我看他的手所指的方向,在远处山腰间,有一个白点,我估计最远不超过20里,如果现在出发,中午回来不成问题。再说那么远的山上,肯定游客很少,说不定我会成为一个发现者呢,说走就早点走。村后有流到村中的山泉,很干净、很清澈,我用手掬水,简单地洗了一下脸。
我看到桑耶寺广场一侧有一家开窗户的小卖部,心想能有午餐肉罐头就好了,结果只有饼干,过期饼干,我买了两包。
出了桑耶寺广场,向后山走去,从山上流下一条清澈的小溪,泛着细小的浪花,这种景观在西藏的农村很普遍。沿溪畔走不多远,有一排粗粗的圆木搭成的桥,桥的另一头一条人畜踏出的大道直通山腰间。我想趁凉爬山,争取十点钟到达尼姑庙。
西藏有句谚语:看到走死马。我沿着这条十分平缓的大道,十点钟时才走到了上山的第一个平台处。从七点钟到现在已3个小时过去了,我只走了一半路,我就着一处高处坐下,朝自己过来的路望去,有几群人朝这个方向走来了。我想,赶快走吧,赶在他们前面。约莫又过了半个小时,我只走了一小段路,连自己都不相信,回头望见刚才休息的地方还是那么近,和前方山腰白点的距离好像一点都没有缩短似的。我有些累了,坐着休息了一会儿,再继续往上走。
起初我休息一会儿还可以积蓄点能量,继续向白点靠近一点。后来就不行了,我一点劲都没有了,坐着就不想动。等到后来,坐着休息也不管用了,腿开始软了。到最后,坐着都不行,只有躺下。躺下后浑身发抖,口干得要命,眼睛有一点模糊。我真正感觉到什么叫精疲力竭。
一群朝圣的四川藏族人,开着玩笑把我拉着往上爬,终于到达了白点尼姑庙的底下,离庙还有几百米远,我被放在了一个石洞口。洞口有一位修行的藏族中年妇女,正在烧茶,看样子是卖茶的,我掏出两元钱丢给了她,说了声“茶”,头就“嗡”的一声昏了过去了,自己还心想:今天不会死在这里吧?还好,当我喝下她递过来的第一碗清茶后,慢慢有了点精神,我想不会死了。我连着喝了足有20碗(小茶碗),“大”字形躺在烧茶尼姑的柴炉旁。足有一个小时以后,那个尼姑给我递来了用手抓好的糌粑,我狼吞虎咽般地吃了好几坨,说实在话,我在西藏几十年了,还是第一次吃糌粑。当我缓过精神之后,掏出自己小黄包里的两盒饼干、20元钱,放在那位尼姑手中,这时我才看清,这位尼姑有40多岁,头发脏乱,脸色蜡黄,手指头沾满污垢。我心想,她来自哪里?从衣着看不像拉萨地区的人,她缺乏营养,肯定患有肝病,她不到医院去治疗,而是躲在这大山深处来修行、祈福,是多么不可思议!我刚才喝了她烧的茶,又吃了她手抓的糌粑,我要被传染上肝病可怎么办?我怎么这么蠢,跑这么远的路竟然遇到了一位传染病人。这一趟桑耶之行处处不利,我会不会走霉运?看到我给这位尼姑钱,给了饼干,旁边洞里(什么洞,就是一块大石头下方挖空,铺着一些草和破羊皮)的尼姑都赶过来了,我逐一给了她们钱,多则10元,少则5元,不一会儿我的300元钱就没有了。我用生硬的藏话给她们讲,你们不要在这里念经了,赶快去医院治病,政府给你们看病是免费的,病好了结婚,生小孩。她脸上死一般平静,找不到藏族妇女的乐观开朗,我的心很冷,骨子里很冷。
我没有精神再攀上高处的那个白点,一处花费了多少财力人力修建的有一定规模的尼姑庙,那里边是个什么样子对于我来说已不重要了。我看到了那么多妇女,有病的妇女,在尼姑庙周围的大石头下方简陋的生存状态,使人心中难受。我救不了她们,桑耶寺还需要维修吗?
太阳已偏西了,我赶快往回赶,赶回招待所,那个什么也没有的中国最小最低的土酒店。
当我踏进桑耶招待所大门时,看到招待所的炊事员正在做饭,一问才得知县里有工作组到此考察,招待所不得不开伙。我当然能赶上吃一顿饭了,我由衷地感谢县里来的官员,能给我带来一顿晚饭,我知道这晚饭肯定不会怎么丰盛。
吃饭时就和官员们拉熟了,一个光头藏族小伙子,县工商局的干部,老家在青海,因离兰州不远,我们便成了老乡。
来到桑耶整整两天了,这才是第一顿饭,虽说只是半生不熟的米饭,就那么几个土豆片,确实让我狂喜了好一阵子。晚饭后我就早早睡了,这一天实在是太累了。洗脚时发现,我的两个脚指头乌黑红肿,是那双皮鞋磨的。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西藏买这么一双皮鞋还是不易的。走了一天路,过河爬山,看来这两个脚指头是保不住了,走路时已有些疼了,没想到不走路时疼得更钻心。
大概十点钟时,我住宿的房门被推开了,青海老乡来了,身后跟着一帮藏族姑娘,口里不停地喊:“起来,喝酒!”说着就朝我的床前走来,两个姑娘坐在我睡的床边上,我哭笑不得。
这种事我在西藏乡下见得多了,我曾在下乡时被青稞酒灌醉过。青海老乡嚷着:他是我哥,给他敬酒。这时我才看清楚,四五个藏族姑娘,每人手里提着一个白色塑料桶,手里端着小木碗,向我靠了过来。两个放下酒桶,直接把我的被子就揭了,二话没说,就从床上拉下来了。好在我还穿着裤子,就是不穿裤子,她们也是敢揭被子的。没等反应清醒,两碗酒已下到了我的肚子里,接着又是一碗、两碗,然后开始唱酒歌,歌声和美酒一样令人心醉。
虽说酒歌歌词我听不大懂,但从表情看已够撩拨人心的了。那正值青春的水汪汪的眼睛,火辣辣地传递着爱与情,加上青稞酒的作用,使我开始兴奋起来,我说我喝,又是两碗。其他几位姑娘,以同样的方式给青海老乡灌一次唱一次,我也就大着胆子一次一次地喝。到后来我也就被她们给灌醉了。酒醉后就不断唱歌,手拉手身子贴着身子跳舞。
夜已很深了,清脆的歌声一阵比一阵激越,歌声中夹杂着银铃般的笑声、酒语。造物主如此绝妙地造就了藏女的歌喉,清纯、高亢又婉转自如,带着浓烈的青春韵律,带着酣意的大胆与放肆,撩拨的心血直往脑门上涌。这四五张质朴、清纯,充满青春气息的脸,一张比一张好看,我后悔为什么在没有碰上她们时我就结了婚,要不她们中的哪一位当老婆都是一件幸事呀!
我这一生的第一次的幸福,真正的人的幸福就是在这个遥远的高原村寨里,几位没有丝毫修饰,没有任何污染,没有金钱、权利和荣誉等一切虚伪的外衣,赤裸的原始生命,自然的人的贴近时感受到的。是那么真切,又是那么虚幻;是那么动人,又是一种异样气氛中感受到的,我甚至还不怎么认识的姑娘。我们通宵达旦,喝酒,唱歌,跳舞,打闹。啊!人世间的这等幸福让我碰上了,这使我永生难忘。
所有塑料桶的酒全喝完了,歌儿唱完了,舞也跳不动了,青海老乡和几位姑娘横七竖八地躺在几张床上睡着了。炊事员被我们闹腾了一晚上,临走时丢下了狠话:“我回去睡觉去了,不给你们做饭了!”这时我才意识到天亮了,姑娘们醒了,一个个笑着走了,去从事她们该做的工作去了,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我带着酒后的余兴,带着人生第一次放纵的满足,离开了桑耶。但那天晚上,那歌声,那舞步,那酒眼,那红唇巧手,那摆动的油黑乌发和散发着青春气息的胸脯,我不会忘记,永远不会忘记的。
90年代中期,北京一位专门从事宗教建筑研究的学者来拉萨,我带他又一次去了桑耶寺,这次已是中央改革开放政策发挥效力后的十几年后了。我开着自己的高级轿车接上专家,直奔桑耶寺而去。昔日的荒凉渡口,今天已专门开通了旅游专线,渡口修起了停车场、商店、宾馆、加油站,老式牛皮船已被机动大渡轮所代替。我们早上到了桑耶渡口,把车停靠,就在渡口饭店进了早餐,吃得又讲究又丰富。大木船有六七艘,游客朝圣般的拥挤。我们登上大渡轮,不到半小时就直接到达了对岸,我心里还在犯嘀咕,如果今天再坐手扶,我可怎么对得起这位坐惯高级轿车的专家?还好,渡轮还未靠岸,就有数十辆出租车等在那里,我们当然就再也没有感觉到被黄尘包裹、用刑般的上下左右颠簸了。
这一次终于见到桑耶的真容了。我们抢着下船,抢着爬上汽车,一会儿就到了桑耶。高原夏日的阳光分外刺眼,经过政府拨款维修的桑耶寺在阳光下金光灿灿。桑耶不同于西藏其他寺庙建筑,有着自身的特色,它的屋宇上层为印度式,中间为汉式,下部为藏式,所以桑耶寺又称“三样寺”。这座始建于公元前5世纪藏传佛教创始时期的寺院,体现了藏民族智慧的结晶。寺里藏有大量的古代壁画,造型生动、色彩艳丽、笔法娴熟,记载了佛教经典故事及历史变迁,是难得的绘画宝库。还有宋元时代的石雕,更是技艺超群,造型夸张,古朴中透着灵气。
桑耶寺现已维修一新,非常壮观,非常宏伟。寺周围有汉式护城墙,只是这城墙上不是墙而是无数小经塔,东南西北各建有一座高20多米的黑白的红黄的巨型经塔。使人惊奇的是,经塔的建筑材料不是原来的木石结构,而是现代的水泥沙石结构,这种大胆的变革,使我不得不想起东方电视台的一位朋友对西藏宗教的看法,即藏传佛教不改革不得了。我在烈日熏烤之下顺时针走完了桑耶的城郭,也一寸一尺地观看了那些辉煌的艺术杰作壁画,深深地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及当今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而感慨。如果说第一次来桑耶是有生以来的幸福的话,这次来桑耶是有生以来的沉重,因为那些价值连城造诣绝伦的壁画上不但有时代的伤痕累累,而且也有着今人的愚昧无知,居然全部涂了一层油漆,用来保护壁画。
桑耶寺比过去年轻了,漂亮了,好看了。但同时问题也出现了,尽管政策再三要求修旧如旧,但修不是建,现代的建筑水准,工艺技术、材料等等,都不可避免地给这座六百年前的古寺打上重重的现代的烙印。
如果说第一次来没有看见桑耶寺有种遗憾,同时也获得了大大的超乎想象的快乐;而这一次才是彻头彻尾的遗憾,是无法弥补的遗憾,这是一种心死般的无奈的遗憾!
1995年9月于拉萨
流存
有关缺氧楼呓语:刘万年文学小品集的文章
吸烟者点起一支烟时,戒烟者会不自觉地感到羡慕。原因有两方面:1.“只要一支烟就好。”记住,不存在“一支烟”这个概念,对于吸烟这件事情,必须从整体的高度考虑。第二天早晨他醒来时,肺部会感觉火烧火燎,但他仍然会继续吸烟。全世界每年只有几百人死于海洛因,却有近500万人死于吸烟。因吸烟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人类历史上因战争而死亡的人数总和。如果你今天不喜欢吸烟的感觉,明天只会更不喜欢。......
2024-02-01
孔子在流亡期间只到过卫国、陈国、郑国、宋国、齐国、蔡国、曹国、楚国等地,但他对全中国的情况了如指掌,惊人地预见到秦朝将取代周朝,他在定《书》时将《秦誓》放在《周》《鲁》之后,预见周将被秦取代。历史的发展证实了他的预见。夫子知周之亡也,诸侯必折而入于秦,故定《书》之末,特收此篇,以微见其意。由此可见,孔子之预见秦之代周,非凭空猜测,而是在研究天下大势基础上作出的判断。......
2023-11-16
也许是因为在桑耶寺里感觉到的那份安静的孤独,让我最后下定了决心,来到这里。只有懂得孤独,才能真正学会和自己相处,安静沉稳,从容淡然,享受和利用孤独,在孤独中积蓄能量,最终美丽绽放。既然注定与孤独为伴不如沉默为自己营造一片心安的世界是啊,那些害怕孤独,整日在醉生梦死中寻找存在感的人,必定会淹没于欲望的深海之中。这世上,最孤独的可能就是死亡吧。......
2023-11-25
坏到最后,只能好转:相信生活一定会改观生命精髓人生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不会一直那么好下去,也不会一直那么坏下去,无论遇到何种境遇,重要的是我们以何种心态去面对。我不能相信这种事会降临到我头上。由威尔·罗杰斯主演,那是他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回到纽约,我的麻烦也开始了。我的房子被银行扣押了,我和我的家人只好流落街头。当你不能再下坠时,就只有上升一途!......
2023-12-02
就算仅有一个晶须发生了生长行为也可能对可靠性造成威胁。对于锡须生长,虽然有可能在60℃的环境下进行测试,但是由于原子扩散过程缓慢,晶须的生长速率还是相当慢的。此处,我们考虑利用电迁移现象来进行晶须生长的加速测试。但是,除非我们确认由电迁移所驱动的晶须生长与在无铅焊料镀层上的锡须自发生长的生长行为和机理完全一致,否则这样的加速测试或许实际意义并不大。......
2023-06-20
黑木耳——抗癌防癌有奇效黑木耳又名云耳,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素可荤,不但为中国菜肴大添风采,而且能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鲜木耳含有毒素,不可食用。黑木耳以做辅料为主,食用方法很多,荤素皆宜,炒菜、烩菜、做汤等辅以木耳,味道异常鲜美。用这种方法可以去除木耳细小的杂质和残留的沙粒。《药性功用》指出:“大便不实者忌。......
2023-12-01
对人类来说,一直以来,“梦”都是充满了神秘色彩的。一般来说,不管是美梦还是噩梦,梦醒之后也就烟消云散了。但有些梦,却没这么简单,它们是可以变成现实的。假如梦中的情境变成了现实,这意味着梦境能够预知未来发生的事情,于是这种梦就叫作“预知梦”。心理学家认为,任何梦都是有意义的,都与现实生活相关,但任何梦都不是简单地与现实生活相连。还有一些梦,则是对现实生活的预言。这让“梦”的面目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2024-01-16
陶乐乐说着,在黑板上写下了一连串公式和数字:“容器的体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3.14×()2××=100.48”从陶乐乐走上讲台,到得出容器的体积,一共用了15分钟。胡涂涂猛地被惊醒,他站起来,用手胡乱地抹着下巴上的口水。胡涂涂迷迷糊糊地走上讲台,拿起那个容器看了看,立刻说出了一个让我们瞠目结舌的数字:“100.48 立方厘米。”从胡涂涂走上讲台,到得出容器的容积竟然只用了惊人的30秒!......
2023-07-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