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扎西次仁:追寻美的艺术之路

扎西次仁:追寻美的艺术之路

【摘要】:扎西次仁,男,33岁,纳西族,西藏察隅县人。扎西次仁同志现任西藏大学艺术系讲师,系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西藏分会副主席。扎西次仁主要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任务是为西藏地区培养美术人才。扎西次仁同志近年来从事西藏风俗画的创作和探索,他以自己的豪情与爱意、同情与怜悯,来反复描摹真正地道的藏族农民。扎西次仁同志决心在表现西藏农民的天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出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和表现形式,走一条新路。

扎西次仁,男,33岁,纳西族,西藏察隅县人。毕业于西藏师范学院美术专业,留校后入天津美术学院进修油画、美术史等专业。

扎西次仁同志现任西藏大学艺术系讲师,系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西藏分会副主席。扎西次仁主要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任务是为西藏地区培养美术人才。他治教严谨,思路活跃,爱护同学,经他培养的学生已有5届,毕业后在西藏各个地方和部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外,他还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经常用满腔的激情描绘着西藏高原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新面貌。他是西藏青年画家中的佼佼者,才思敏捷,功底扎实,思路宽阔,肯吃苦。他虽没有轻视过“教室”的作用,但他更喜欢到大自然中去磨炼自己的意志,寻求创作灵感。他热爱艺术事业,就是病重住院也不放下手中的画笔。他十多年无一日不全心身涵泳于艺术大海之中,时时刻刻为自己感知中的高原美景狂喜不已。他对西藏的认识要比许多大师深刻得多,他放弃无休止重复世人熟透了的“大皮袍子”,而是将画笔对准藏区农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典型地道的藏东特色,去描绘,去创造。他的油画作品《奴隶的儿子》《古井》《古老的农庄》就充分地体现了他的美学思想和创作意图,是一幅幅藏族农民生动的生活缩影。这些作品,先后刊登在《民族团结》《西藏文艺》《主人》《西藏日报》等刊物上。《奴隶的儿子》还荣获第二届天津市青年美展和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三等奖,被天津市美协收藏;《古井》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古老的农庄》获第五届全区美展优秀创作奖。

扎西次仁同志近年来从事西藏风俗画的创作和探索,他以自己的豪情与爱意、同情与怜悯,来反复描摹真正地道的藏族农民。他说:“那些生活形式多样、服装典型、情感真切的农民,才更入画,更好画和更值得画。”

扎西次仁同志决心在表现西藏农民的天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出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和表现形式,走一条新路。我们已经看到了他与众不同的许多杰作,今后必将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载1990年4月《西藏日报》

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