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加强社区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使社区农民工的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以法制宣传教育为基础,以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重点,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工作的法治化,完善了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制度,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社区行政执法体系。六是注重强化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大基层法制宣传教育的影响力。......
2023-08-09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社区建设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休闲,甚至是文化、体育、医疗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社区。作为社区教育内容之一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已摆上社区工作的重要日程,社区法制教育已成为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标志。文明社会的迅猛发展,呼唤着包括法制教育在内的社区教育与其相适应、相同步。新形势下的法制宣传教育具有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治观念、引导法治行为的作用,法制宣传教育进社区作为“法律六进”(“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区域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增强社区居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推进基层社会管理法治化的前提。
法制宣传教育,也称法制宣传或者法宣。法制宣传教育的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从“一五”普法到“六五”普法,我国法制宣传教育根本性的变化是,从把法律交给十亿人民逐步转向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从定位上看,我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定位从精神文明建设范畴转向政治文明建设范畴。
从目标上看,我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目的从让公民具备基本法律知识转变为以确立法律意识为核心的公民法律素质的提高。从法制宣传教育对象上看,我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对象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在不断扩充,其中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司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青少年一直被认定为重点,可谓重中之重。
从要求上看,我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要求从单纯的义务观转向权利义务并重观。
从内容和任务上看,“一五”普及法律知识的基本内容以及其他与广大公民有密切关系的法律常识;“二五”法制宣传教育以宪法为核心,以专业法为重点,坚持学用相结合的原则。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入了法律制定的快车道,法制宣传教育内容无法具体列举穷尽,“三五”以后,我国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引向了更高、更深远的层次。
从法制宣传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上看,从上课面授、充分发挥各种舆论宣传工具的作用到组织宣传活动,实行分类指导的方法,到在内容、方式上不断创新,普治兼顾,整体推进,再到“五五”的对六类对象不同的学法用法要求,即“法律六进”,这体现了国家对各行各业开展类型化法制宣传的思路,“六五”注重法治实践活动,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表面对法制宣传教育的方法、手段的规定越发广泛、灵活、注重创新和与时俱进,强调“学用结合”,针对不同对象有不同的“用”的要求,这些要求也同时反映了法制宣传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
30多年的法制宣传实践表明,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政府主导的,适应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全社会共同参与,旨在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公益性社会事业。我国的法制宣传教育进社区是指各级政府组织通过一定的形式和载体,在社区开展以宪法为核心内容的宣传教育,旨在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树立法律信仰,尊重法律权威,从而提升全民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以法制为宣传内容的社会事业。
有关法律进社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文章
如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加强社区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使社区农民工的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以法制宣传教育为基础,以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重点,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工作的法治化,完善了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制度,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社区行政执法体系。六是注重强化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大基层法制宣传教育的影响力。......
2023-08-09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法律进社区的问题变得尤为重要。而在法律进社区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阻力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目前如何以法治社区创建为契机,通过法律进社区,解决社区的法制供给,满足广大居民对法律的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巩固创建法治社区既有的成果,推动法治社区创建的进一步深化,真正建立起保障和促进改革、发展与稳定的法律进社区机制,成为我国法律进社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2023-08-09
社区自治是指不需要外部力量的强制性干预,社区各种利益相关者习惯于通过民主协商来合作处理社区公共事务,并使社区进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秩序的过程。社区自治,并不意味着社区范围内的问题都留给社区来解决。社区自治是一种管理成本较低的体制创新,是社区建设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和加强基层民主。社区自治已经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建设中最有活力,同时也是最为基础性的部分。......
2023-08-09
在今天,学者们为了突出行政的管理内涵,就把“行政”与“管理”两个词合起来使用,创造了复合词“行政管理”。但是,行政管理只是突出强调了行政的管理内涵。行政包含着管理的内容,但不能等同于管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公共管理理论及实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于对传统公共行政的批判,新公共管理理论应运而生。新公共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行政管理发展的规律和趋势。首先,新公共管理重新定位政府职能。......
2023-08-09
法律进社区还起到了提高居民参与性的催化剂的作用,动员人们进一步表达自身的利益,为社会弱势群体参与公共事务开拓空间。当然,法律进社区的政治功能不是空的,是间接地体现在社区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如社区建设、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社区群众工作、社区精神文明等建设中,体现在为群众的法治服务中。......
2023-08-09
法官进社区是能动司法理念的生动实践,可以有效预防和调处矛盾纠纷,避免群体性事件和重大矛盾激化案件的发生。为此,有效地保障公民的裁判请求权应当成为司法活动的基本目标,国家有必要采取加大法律援助力度、重视公益诉讼、扩大案件受理范围、强化法官诉讼指挥权和释明权等措施,深化司法改革,促进社会正义,以确保公民......
2023-08-09
一个社区的品位、形象,现代社区居民必须通过学习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必须具备在变化的环境中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社区法治教育发展的功能。法治教育对促进社区居民素质的提高、对促进社区风气的转变是极为重要的。社区既要依靠社区的学校、幼儿园、图书馆等途径进行文化灌输,更要注重通过社区的良好风气、文化传播去潜移默化地影响。社区教育是社区建设永续发展的续航力。终身学习的组织功能。......
2023-08-09
人民调解,也称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其主体是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是免费的,调解依据的是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以及社会主义道德、地方风俗习惯等;在运作上受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的指导。人民调解是群众性自治组织,由人民群众自己扮演中间人角色,自己调解纠纷。这意味着人民调解取得了法律地位。按照2011年1月1日起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的规定,我国人民调解受理的纠纷事项为民间纠纷。......
2023-08-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