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视力防控工作实践与创新

视力防控工作实践与创新

【摘要】: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细化各相关部门、相关人员工作职责,并将其纳入本单位工作绩效考核内容。对有近视现象的学生,经筛检分出假性近视、混合性近视、真性近视三类人群,并针对不同人群,分别采取防治干预措施。以各种形式开辟专栏宣传、普及视力保健知识,让全社会共同关注并积极参与青少年视力低下的防控工作。青少年视力防控工作实施后,需定期对青少年视力防控工作实施动态监测,将推进工作和效果评估并重开展。

(1) 加强多部门沟通协作,形成青少年视力防控的合力教育部、卫生部、发改委、财政部、新闻宣传部及共青团、社区等部门和机构要加强沟通与协作,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在保护青少年视力中的作用,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相关机构协同配合,共同做好青少年视力保护工作。

(2) 制定完善的防控工作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评估机制。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细化各相关部门、相关人员工作职责,并将其纳入本单位工作绩效考核内容。领导小组要组织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每年对全区防控工作进行一次检查评估;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专家组,要定期指导防控中心的业务工作;防治防控中心要配合相关部门、卫艺站及学校开展视力防控工作,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学校负责监督及检查各班级的视力健康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形成层层负责的监督评估机制,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3) 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培养青少年视力防控人才队伍。对从事专职视力矫治工作的从业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建立一批具备演示专业技术、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的视力矫治专业队伍,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矫治工作质量。教育、卫生行政部门要指导防控中心制订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对所有中小学校视保教师(校医)及社区视保人员进行免费的视力保健专业技能培训,建立一支群防群治的队伍。

(4) 进行青少年视力筛查工作,建立青少年视觉健康档案。结合中小学生健康管理及日常体检工作,由健康管理中心和防控中心根据工作程序和任务,入校开展学生健康体检视力筛查,对辖区内裸眼视力小于1.0的学生,免费进行检查和分类,建立学生视保档案。对有近视现象的学生,经筛检分出假性近视、混合性近视、真性近视三类人群,并针对不同人群,分别采取防治干预措施。对健康人群由防控中心指导视保教师(校医)开展校园日常预防保健工作;对假性近视、混合性近视、真性近视三类人群,由防控中心建立学生视觉健康档案,制订干预方案,同时采取跟踪评估、流动保健咨询等方式,指导学生和家长进行及时康复矫治,防控中心要在研究、论证、评估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方法,开展视力康复矫治工作。

(5) 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视力保健知识宣传。防控中心要组织和指导各级各类学校、社区、商场等举办展览、讲座、咨询、义诊、黑板报、校报、宣传册等,采取多种形式加强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保健知识的宣传,提高全区视力保健知识宣传教育普及率。以各种形式开辟专栏宣传、普及视力保健知识,让全社会共同关注并积极参与青少年视力低下的防控工作。

(6) 建立青少年视力防控工作的信息平台,实现青少年视力防控信息档案的互通、互联、互享。

(7) 实施效果评估,强化质量管理。青少年视力防控工作实施后,需定期对青少年视力防控工作实施动态监测,将推进工作和效果评估并重开展。探索视力防控工作的考核标准和评估方法,通过阶段性的综合评估,对工作开展的综合水平、目标管理、条件保障、队伍建设、工作质量、青少年视力低下发生率及视力防控的干预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及时调整措施,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要求,在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工作的评估中,注重学校、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和监督,保证青少年视力防控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