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瑞昌县五贤祠的建立及恢复

瑞昌县五贤祠的建立及恢复

【摘要】:桂山先生[2]于我建乡为贤,于宦江州为名。祠地属名宦乡贤故址,原祠只一堂。因属耆老而议,设法以恢旧址、新厥祠。邑原有四贤祠在苍城墩,祀唐元次山,宋周濂溪、苏东坡、王梅溪[5]。爰是,题之曰“五贤堂”,外门则仍扁曰“叶公祠”。纪先生功德者,两碑烂焉,不欲是祠之久而坏,后人之嗣葺,俾斯庙与五贤之名长存可也。[1]本文录自《瑞昌县志》卷之二“建置·坛庙”。

桂山先生[2]于我建乡为贤,于宦江州为名。当其署兹邑也,未期年而慈母恋之,神君诵之。迨其去也,争构堂而奠之,庄严先生之像而存之,递春秋二十馀年于兹矣。

夫瑞阅令非一,独其念先生搰搰不忍舍,乃志所称犷悍不循古礼者,安在?余甚异焉。余叔尚德自乙未春问业北雍[3],师先生之子台山先生[4],因得饫领先生风韵,窃私心向往有年。今承乏兹土,则俨然车辙马迹之区。甫下车而谒先生祠,抚祠中两碣石读之,真心实政,蔼然赫然,恍如见先生也者。盖先生之学问其要归在诚。曰不诚则百美莫赎,故浚河累山,与夫省舟缗、筑彭垣、建州学,若子燕孙谋,然者皆以真实为之计,长久四方俎豆,惟瑞昌最先。先生恩先于瑞,而瑞人先诸祀祀先生。

於戏!不忘至诚,动物良足征哉。祠地属名宦乡贤故址,原祠只一堂。前任以堂前馀地易民改城,北门半犹属民间,其民居栋脊昂然,与先生之祠为抗。因属耆老而议,设法以恢旧址、新厥祠。邑之士民乐趋事者听之而拓基,共深十丈、广七丈,北抵胡家地,南抵张家地,东抵桃源岭街,西抵陈家屋基,俱以祠外广垣为界。邑原有四贤祠在苍城墩,祀唐元次山,宋周濂溪、苏东坡、王梅溪[5]。先生浚河时,尝与诸生讲学其中,曰“士希贤,贤希圣,诸生不必远求,四贤即可希也”。兹贤祠年远且圮,诸生呈请于上,即先生祠旧堂之前,复构一堂,建大屏障之。前堂祀先生像,后堂迁四贤,置五木主,合先生而五祀焉。谓祀先生于邑之名宦则为抑尊,诚有如督学使者所谕“侪之四贤,庶几足称教人思齐之谊耳”。爰是,题之曰“五贤堂”,外门则仍扁曰“叶公祠”。

是役也,且修且创,经始于孟夏之念八日,落成则仲秋丁巳,祭先生之日也。纪先生功德者,两碑烂焉,不欲是祠之久而坏,后人之嗣葺,俾斯庙与五贤之名长存可也。

【校注】

[2]桂山先生:即叶朝荣,字良时,号桂山,福建福清人,明代三朝名相叶向高之父,隆庆间恩贡,授九江通判,曾以饶州通判署瑞昌县事,官养利州知州。《瑞昌县志》卷六“职官·知县”有载。著《诗经存固》《芝堂遗草》。

[3]周尚德,见乾隆《海澄县志》卷之八“选举”,为万历十九年(1591)举人,“三都人,瑞昌知县”。乙未,为万历二十三年(1595),至于这一年周尚德为何还“问业北雍”尚存疑。另,同一部志又载,万历四十六年(1618)举人周琦,“尚德子”。足见海沧周起元叔周尚德一门也是科举传家。

[4]台山先生:即叶向高,字进卿,号台山,见前注。

[5]唐元次山,宋周濂溪、苏东坡、王梅溪:指唐代诗人、名臣元结,字次山;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诗人苏轼,号东坡;政治家和诗人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