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东西洋考》周起元传疏辑补:重要研究文献,完善前人所未备

《东西洋考》周起元传疏辑补:重要研究文献,完善前人所未备

【摘要】:余友绍和张君,淹贯史籍,沉酣学海,将收千古归之笔端,岂于耳目睹记失之,爰次《洋考》,用补前人所未备。月溪主人周起元拜撰[1]本文录自《东西洋考》,中华书局,1981年。《东西洋考》,龙溪张燮著,是研究中国古代海上交通贸易史的重要文献。见《史记·西南夷列传》。[10]李勉:字玄卿,唐朝宰相、宗室。[11]如城萧公:即为《东西洋考》作小引的“西昌萧基”,字如城,江西泰和人,万历进士。

汉武闻枸酱[2]而渡夜郎,思走马而征西宛[3],算舟车,佐兵革,抽解之征繁兴,海内罢敝。唐宋而后,自高骈[4]凿南海之石,而夷人来市于粤;自王审知[5]招航海之商,而闽人泛粤以转市于夷。殊俗从此杂处,虽来宾之属国乎,而抱杞忧者,虞其习我内地也。我穆庙[6]时除贩夷之律,于是五方之贾,熙熙水国,刳艅艎,分市东西路。其捆载珍奇,故异物不足述,而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公私并赖,其殆天子之南库也。

贩儿视浮天巨浪如立高阜,视异域风景如履户外,视酋长戎王如挹幕尉。海上安澜,以舟为田,竞竞挑衅,导引之禁,有如王赫斯怒,扫未靖之鲸鲵。及讨不庭而诛后至,此挥篙搴棹之众,皆瀚海貔貅也。有汉之威远而师饷不内耗,有唐宋之通货而情形不外泄,然则澄之舶政,岂非经国阜财,固圉强边之最便者哉!

古设外史氏掌四方志,重译献琛[7]之国,王者皆望祭其山川,混一弘规,固宜兼收夷夏。上下二十四代,戎夷叛服,互市沿革之变,史未尝不特书。然未有仿郡国志勒成一家言,阐洋溢圣化,被及遐徼者。余友绍和张君,淹贯史籍,沉酣学海,将收千古归之笔端,岂于耳目睹记失之,爰次《洋考》,用补前人所未备。是役也,司饷梦所王公[8]诣孝廉之船,驰域外之观,开采访之局,垂不刊之典。职筦榷货,而不仅仅簿书期会塞责,嘉与贤良方正,讲求此道,良足多焉。考中形胜、风俗、物产、针经、水程,莫不稽之记乘,订以长年,事具辞核,庶几无一字虚设。更汇艺文,以明雕题凿齿[9]之区;法令所不及,而文教迄之,洋洋乎上国之观哉!

尝谓四夷产宝,中土产文,登是书于东园西壁间,即梯航所贡明珠、大贝、翠羽、文犀,何多让焉。余所为掩卷而太息,望洋而兴嗟者,始乎算缗,卒乎渴泽;始乎充军实,卒乎输内帑。功令所推求,中贵人所镵削,即幸不身填巨壑,然实憯于海鳅之吞舟。五方之贾,稍稍掉臂,不肯入澄。今虐珰已锄,招集此其时矣。昔李勉[10]掌广州舶,明年夷货增四五十舵,仁恕之所召也。读司理如城萧公[11]所条十三事,切时艰、中流弊,一本仁恕之意。是书成而萧规具在,执是说以求民瘼,衡官常,固泉货盈缩之源,人伦得失之鉴也。岂特铺张灵爽之广被,声教之四迄,跨轶前代而已哉!

月溪主人周起元 拜撰

【校注】

[1]本文录自《东西洋考》,中华书局,1981年。《东西洋考》,龙溪张燮著,是研究中国古代海上交通贸易史的重要文献。张燮,见前注。

[2]枸酱:汉代西南夜郎国的一种美酒。见《史记·西南夷列传》。

[3]西宛:即大苑,中亚古国。该国出产良马。汉武帝曾派大将李广利率军征讨大宛国。见《汉书·武帝纪》。

[4]高骈:字千里,幽州人,唐末咸通年间曾率兵收复交趾,沟通海上运输。

[5]王审知:字信通、祥卿,河南光州固始人,五代时为闽王,同时发展海外贸易。《琅邪郡王祠功德碑》载:“佛齐诸国,随同临照。”

[6]穆庙:即明穆宗朱载垕。

[7]献琛:意同纳贡,语出《宋书·武帝纪中》:“是以绝域献琛,遐夷纳贡。”

[8]梦所王公:即王起宗,字梦所,时任漳州督饷别驾。

[9]雕题凿齿:古代以此用来形容化外之民的特征。

[10]李勉:字玄卿,唐朝宰相、宗室。唐贞观十七年(643)在广州、泉州扬州置“三路市舶司”。《旧唐书·李勉传》载,李勉在广州任职时,每年来华的外国商人达十万人以上。

[11]如城萧公:即为《东西洋考》作小引的“西昌萧基”,字如城,江西泰和人,万历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