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陈漕河吃紧要务,解决国计事疏

陈漕河吃紧要务,解决国计事疏

【摘要】:漕弊亟宜湔除,莫过于陋规常例。无舟则无漕,无金钱则无舟。无论远者,止以拾载计之,且欠七万有奇矣。今应严为二月开泇之令,泇河冬间挑浚,约百日可完。而民间又称疲敝,所在怨。但浚挑稍迟,漕事使误。有违限者分别议惩。庶人心肃而诸艘蚤达,漕规可复矣。以上二说,无奇而切于实用。伏乞敕下工部,亟为议覆。将挑浚泇工,咨行总理河臣,分委严督。务依今限开通,正月末旬报完,以禆利涉,运务庶得早完,而国计民生均有赖矣。

漕弊亟宜湔除,莫过于陋规常例。递而下之武弁吸军,而军吸民;递而上之军奉武弁,武弁奉各衙门诸役使费,此其弊诚罄竹难书。要之,臣力所能制者,臣得禁之。臣力所不及制者,赖在事诸臣共禁之,不敢赘陈楮上[1]以渎圣览。

惟事有最急,而必仰赖天言之叮咛者有二,谨掇其枢要为皇上陈之,其一曰治舟,其一曰治水。无舟则无漕,无金钱则无舟。清江厂[2]积缺[3]漕船不止千艘矣。查据淮安府册开:南京工部岁应解漕库银一万八千馀两。无论远者,止以拾载计之,且欠七万有奇矣。此项银取给芜关[4]船料,倘使本关逋该部,而该部逋漕,犹可言也。臣询清江厂,索查《芜关志》,岁征解俱如额。今漕帑窘匮极矣,在别款者犹宜酌盈济虚,况本项而容拖欠乎!应将历年挂欠银两发解,补造旧缺。即未能全完缺额,亦可足七百艘之料。事在燃眉,同舟共济,计该部必不秦越视[5]矣。至于董造之官,或专责本厂以毕役,或如苏松常镇事例,分任道府以效猷,听总漕另议请夺。此治舟之说也。

以上二说,无奇而切于实用。伏乞敕下工部,亟为议覆。咨行南京工部,于节慎库贮芜关料银,查解漕司转发,勒限补造积缺船数。将挑浚泇工,咨行总理河臣,分委严督。务依今限开通,正月末旬报完,以禆利涉,运务庶得早完,而国计民生均有赖矣。

【校注】

[1]楮上:纸上。

[2]清江厂:乃明朝的清江督造船厂,位于淮安府山阳(今江苏淮安市淮安区)、清河(今属淮安市清江浦区)二县之间的运河沿岸,因濒临淮水,故以“清江”命名。

[3]缺:原刻本作“鈌”,今据《四库全书》本改正。

[4]芜关:即芜湖税关,是中国历史上的八大税关之一。

[5]秦越视:即“视同秦越”之意,秦与越方位不同,引申为互不相关的事。

[6]泇:即泇河,古称“泇水”,源出山东,流经江苏入运河。

[7]落:《四库全书》本作“启”。

[8]坝:当即京杭大运河山东泰安段的戴村坝,是大运河的枢纽,号称“运河之心”。

[9]淮徐、兖东、济宁:明代大运河苏鲁段的三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