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周起元传疏辑补:仆臣之利口饰名教大乖事疏

周起元传疏辑补:仆臣之利口饰名教大乖事疏

【摘要】:凡天下慷慨直节之士为流俗所忌,即推入于伪学之门户以锢之,略辨明救正,即以依傍诋之。臣于兆魁无怨而有德,独不忍其沉迷不返,姑为点破,以俟其悔醒,使不终为名教中罪人耳。伏乞皇上将臣疏发议。果不合公论,将臣罢斥以谢兆魁。臣不胜惶悚待命之至。[10]严屋漏:意即严格于内省。[13]孙丕扬:见前注。[14]李膺:字符礼,颍川襄城人,东汉名臣,为官清正,后死于“党锢之祸”。

臣惟士人立身稍有识向,莫不仰止贤哲。岂惟考槃[2]之英,不忍当吾世而失之。即前修[3]往矣,吊古而想见其人,犹津津有馀慕焉。

近见太仆寺少卿徐兆魁[4]与言官抵辩,学步王国[5],已属纵恣矣,犹曰自覆其秽迹也。乃疏中有“伪学之诋,古今载籍所列”一语,臣尤深不满焉。

夫诋伪学之见于载籍者,非韩侂胄[6]柄政时。沈继祖、刘三杰为言官[7],建疏力申伪学禁,而蔡元定、黄直卿诸儒缘坐贬斥者乎[8]?古今载籍多矣,兆魁何不摘名教中一二美事言之?而独引此伪学一条,以为考信于载籍,甘同调于继祖、三杰为也。最可恨者,杨时、罗汝芳[9]等诸儒,亦敢肆讥评。即就臣少时所识罗汝芳一人言之,汝芳学严屋漏[10],遵度率轨,一言一行,为世准的。臣顷阅粤东谓谥册内,称原任吏部侍郎杨起元[11]执贽罗先生而禀学焉,往复参证,因大悟性命之宗。又云一闻罗先生之学,服膺无须臾忘离,雕一小像,出必告,入必面,岁时约同志奠于所祀之居以为常。由兹言之,是粤之名臣,且授业自汝芳,以成命世而光地灵。兆魁顾妄加讥诮,其为粤有识者之共弃,可知也。

夫人有高出一世之行者,而后可以俯品流俗。岂以贤者而程材于不肖乎!彼直以攻淮抚[12]一节为护身符,夫淮抚一人进退何足论哉。孙丕扬因沈思孝之故[13],恶淮抚,卒不移怒于端人贞士。此丕扬之所以为丕扬也;兆魁倚王国攻淮抚,因而施钳网之术,邀其徒党,谋立四款之单,击名流于当年。甚至诛前修于身后,阴嗾攻秦以为利,使人角玄黄而己,又有术以自固,此兆魁之所以为兆魁也。

只缘以“伪学”二字横据胸中,故有种种作用。凡天下慷慨直节之士为流俗所忌,即推入于伪学之门户以锢之,略辨明救正,即以依傍诋之。果行兆魁之说,其坏人心术,祸人国家,岂浅哉!李膺、范滂[14],意气盖亦过于激昂,其初只因争成瑨、匿张俭一二事[15],而酿成党禁。然千古之评,不过曰诸君子激以招祸已耳,卒何尝屈膺、滂而直览节乎!以此为衡,而邪正可立覆也。臣于兆魁无怨而有德,独不忍其沉迷不返,姑为点破,以俟其悔醒,使不终为名教中罪人耳。伏乞皇上将臣疏发议。果不合公论,将臣罢斥以谢兆魁。臣不胜惶悚待命之至。

【校注】

[1]原刻本作“扑”,今据《四库全书》本《周忠愍奏疏》改正,下文径称《四库全书》本。

[2]考槃:指隐居高士成德乐道之意,典出《诗经·卫风·考槃》:“考槃在涧,硕人之宽。”

[3]前修:即前贤,典出屈原离骚》:“謇吾法夫前修兮。”

[4]徐兆魁:见前注。

[5]王国:字子桢,陕西耀州人,万历进士,选庶吉士,改御史,立朝有直声。

[6]韩侂胄:字节夫,相州安阳人,南宋宰相。在其任内,力主北伐金国,但又反对朱熹理学,制造“庆元党禁”。

[7]沈继祖:字述之,江西兴国人,宋乾道进士,任监察御史。  刘三杰:婺州人,为右正言。他们两人都极力诋毁朱熹。

[8]蔡元定:字季通,福建建阳人,南宋理学家,朱子学的创建者,被称为“闽学干城”。  黄直卿:即朱熹的弟子黄榦,字季直、直卿,号勉斋,福建闽县人,朱熹的重要弟子。

[9]杨时、罗汝芳:见前注。

[10]严屋漏:意即严格于内省。典出《古文孝经》第五章:“平居暇日,暗处屋漏。工夫不继,有歉于心。”

[11]杨起元:字贞复,号复所,广东博罗人,隆庆解元、万历进士,著名理学家。

[12]淮抚:指时任巡抚凤阳的王三才。见前注。

[13]孙丕扬:见前注。  沈思孝:字继善,浙江嘉兴人,隆庆进士。为官“忠直保守,尚气好胜”,与孙丕扬交好,结果卷入党争

[14]李膺:字符礼,颍川襄城人,东汉名臣,为官清正,后死于“党锢之祸”。  范滂:字孟博,汝南人,东汉名臣,后被诬告为“党人”结党,死于狱中。

[15]成瑨:字幼平,东汉弘农人,官南阳太守,汉桓帝时遭外戚权贵迫害致死。原刻本作“成缙”。  张俭:字符节,山阳高平人,因弹劾宦官侯览,被诬为“党人”结党,逃亡时,张俭望门投止,许多人为接纳他而家破人亡,成瑨亦其中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