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学习在这全球教育终身化、学习化社会形成的热潮中得到极大的推动。(一)树立主动发展意识树立主动发展意识是实现终身学习,培养主动学习者的前提与基础。可以说,终身学习必然是主动学习,主动学习是个体终身发展的基础。主动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它更强调学生能动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是学生内在学习品质的体现。主动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主动发展的效果。......
2023-08-08
教学环境是一个由多种不同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广义的教学环境是指影响学校教学活动的全部条件(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它可以是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而这两类环境又可作为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存在,并具有各自不同的构成要素。想要形成发展性的学习环境,就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建设。
(一)物理环境
教学的物理环境由学校内部的各种物质、物理因素构成,如校舍建筑以及教学工具、时间、空间等。我们可以把教学的物理环境再划分为设施环境、自然环境、时空环境。在新学习系统的运行中,物理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设施
设施环境包括教学场所和教学用具,是物理环境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教学设施是否完备、良好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环境的质量和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广义的教学场所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包括各学科需要的专用教室、运动场、图书馆、会议礼堂、学习园地、教师办公室、食堂、校办等等,当代学校基本上都符合这样的硬件要求。但是优质教育对设施环境的要求却要更高一些。判断达标的一个标准就是教室整体的造型设计与硬件使用能否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日常。
(1)教室布置。拿拥有世界上最优质教育资源的美国来对比,我们会发现10年前两国的教室环境布置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中小学的教室总是一丝不苟,所有桌椅都排成直线,所有孩子都必须面对讲台端坐,墙壁上所有的东西都贴得整整齐齐,地上也不允许有其他杂物——这样宛若工厂车间的严格环境恰恰反映传统教育中我国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文化。而在美国的学校特别是在幼儿园与小学,杂乱反而是它们的代名词,墙上满是涂鸦,地上堆放着学生的生活用品与作业,墙壁上四面八方拥挤着孩子歪七扭八的作品——这种像家里卧室一样的随意性也在述说着美国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的办公室也只得在教室一角,便于随时和孩子的交流。
庆幸的是,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革新,教室环境布置也有了巨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学校在桌椅排放上以圆桌交流为标准,教室的环境布置也极力体现色彩的多样化,更是以大量学生作品为墙饰,随处体现出“小主人”式教室布置。教室图书角、英语角、问题墙、祈愿园地等也越来越多地得到孩子们的喜爱。近年来的教学成果显示,教学思维的改变可以从根本上促进孩子们成长为更加独立、有创造力的人。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的心理发展既不是单纯的内部成熟,也不是环境、教育的直接产物,而是孩子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探索环境时所获得的经验从而实现的”[1]。由此认为,教室的造型设计需要尽可能地满足孩子“探索”的需求。而只有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室小家,让孩子们感到放松、快乐、自由的教室设计,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这一需求,更好地为帮助成长服务。
(2)硬件设备。随着智慧教育在我国的逐步推进,教室的硬件条件也在逐步提高。在现代教学领域中,多媒体技术应用、增强互动性是教学发展的主流方向,无论是在普通教室、还是在教育会议厅,我们都能够看到各种多媒体投影设备或者是互动教学设备。而电子白板的普及就是最为鲜明的特征。
从图6-1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白板的搜索需求从2011年以来飞速的提高,以浙江省杭州市的学校为例,几乎绝大部分的学校都已经采用了电子白板教学。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平台(主要包括电脑、投影机、交互式电子白板),对比黑板及电教平台两种教学方式,取其精华(黑板的互动性及电教的丰富性),去其糟粕(黑板的单调性及电教的单向性),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实现了高品质、高效率的教学模式。
图6-1 电子白板搜索页面
2.校园建设
学校自然环境是指学校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它们从总体上体现了学校大的环境面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自然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愉悦之情。
以获“2016年杭州市美丽学校”称号的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为例,校园的建筑风格、造型、色彩均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功能完善、生态和谐、柔和雅致的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理念,厚重的红墙与深色实木构造整体框架,配合着数道圆拱门与雄鹰铜像,营造出在纷繁喧闹的周边环境中追求宁静的学校氛围。学校内形成较为集中的绿化中心,种植着银杏树、柿子树、橘子树、柚子树、葡萄树、樱桃树、李树等,外号“百果园”,以达到学生与自然的对话、融合。整个学校充满校园文化氛围,是开放型的现代美丽校园。这样的校园环境,可以在人与环境的交互中逐渐使孩子们形成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形成丰富的自然意趣,甚至营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班级规模
不同的教学空间组织形式和空间密度对师生的身心健康和教学成效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班级规模和座位编排方式就是两个最重要的教学空间变量。班级规模主要是指班级内学生的人数,是关系到教学空间密度的因素。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率先在杭州的公办学校实行严格的小班化制度,27人的教室不仅实现了孩子的独立学习,也提供了更加灵活机动的学习环境,为省教科院附属实验学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更多可能。
国内外关于班级规模对教学成效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学习过程、学习纪律,还是学习成绩,都是小班优于大班;小班学生的积极性高于大班;空间拥挤可以引起行为异常和生理上的不良反应。因此,“小班化”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的主流,欧美国家具有优质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班级规模的合理性,而随着我国中小学数量的不断增加,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小班化教育也为我国教育带来了更多可能。
(二)积极心理环境形成
物理环境是外显的,外显的环境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他们的学习不会受到不良刺激,从而保持学习的专注力。但影响学生学习的不仅是外显的物理环境,还有内在的心理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说,内在的心理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新学习系统的管理中,特别重视积极心理环境的建设。
1.教学语言:智慧教育的渠道
英国教育学家罗素说过:“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催化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教学语言技能是教师传递信息,提供指导的语言行为方式,它不独立存在于教学之中,却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最基本的教学行为。根据教学意图,教学语言通常被分为两类:引导性的教学语言以及评价性的教学语言。引导性教学语言风趣幽默、富有情感,常常能够更好地激发孩子的思维与想象,评价性语言则可以让孩子正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获得长足的进步。
✿案例6-1
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课堂实录片段
老师:如果我们能够给女娲的造人提建议,改变造人的细节,你们会提出怎样的建议呢?
学生:给人类造一双翅膀!
老师:女娲想听听理由是什么呢?
学生:可以到更远的地方去,可以不用飞机了!
老师:很好,是从开阔视野和交通便利两方面来考虑的,女娲表示可以考虑哦。
……
学生:老师,可不可以造雌雄同体!(全班哄堂大笑)
老师:改造人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女娲想听一听合理的理由。
学生:……没有理由。(孩子涨红了脸开始严肃认真思考起来)
老师:那么女娲想,这个要求她不能接受,如果你想出了合理的理由,可以课下和我交流,再由女娲评判哦。在刚刚的开动脑筋中,我们都和作者一样运用了一种思维形式让故事内容更加有趣神奇,是什么呢?
学生:想象!
教师:是的,如果女娲有神力,那么想象就是我们的魔法,有了它生活充满无限趣味,写作也变得更加有趣了!
本堂课就是教学语言的一个小小缩影,充斥着师生思想交流的趣味与智慧。首先,在把握了《女娲造人》需要学生掌握想象这一思维形式的教学重点后,教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诱导学生运用想象进行思考,面对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也用“女娲想要理由”来引导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锻炼深度思维,这是引导性语言的妙用。而面对青春期孩子略带无厘头的想象,教师在评价时也没有一味带过,而是巧借女娲来提醒孩子们更加严肃认真地对待女娲造人的辛苦与目的所在。只有孩子能够说出合理的理由,对女娲的想象才能成立。
英国教育家威廉·亚瑟曾说过:“平庸的教师只是讲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科特点及教学阶段,首先要做到教学语言的规范科学,力求做到精炼准确。其次,用生动幽默、激发思维的教学语言启迪学生思维,促使学生产生联想并有所感悟,促使学生深度思考、产生新的思维点,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教学行为:灵活教育的更多可能
一节课堂40分钟,看似平静枯燥的内容却掩盖着师生之间互相心理上的博弈,尽管这样说稍显极端,但是双方不同身份以及不同的行为模式决定着这种心理较量的必然性。学生总想要通过最浅显、最轻松的方式来获取知识,幽默搞笑的课堂,朋友一般的亲密与体谅,父母一般的包容与爱,没有具体评分考察,这些都是学生们对教师的最理想化的需求。但教师的理想却不是这样,因为一味的糖果并不能促使学生进步,一味的包容与放纵带来的无压模式也不可能使学生产生上进的心理需要,因此适当的评分考察制度,课堂上适量的严肃与批评指正,课下偶尔的谈话引导,这些都是教师心目中帮助孩子成长的必然手段。
于是,不同的行为模式决定了必然的较量——心理上的博弈。而这种博弈最显著的进行方式,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命名,是一种由刺激引起的行为改变。操作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不同,操作性条件反射与自愿行为有关,而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非自愿行为有关。如果说经典性条件反射来自于生物体对于外界刺激产生的心理上无意识的反应,那么操作性条件反射就一定是在特定的带有目的的行为刺激下产生的。针对操作性条件反射,最著名的实验就是桑代克的迷笼。
虽然桑代克是动物行为心理学家,但是这样的试验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在人类心理上也同样适用,特别是在教学行为上。一节课,面对同样的问题,有些同学发言活跃,也有些同学表现沉闷或者走神。而假设教师表扬积极的同学,批评走神的孩子,其实就在有意识的对孩子们发射信号,强化表现优异的孩子,惩罚表现不佳的孩子,长此以往,孩子们就有了意识——积极认真的上课表现才是正确的,消极的上课表现是不对的。同理,教师对作业本的批改也是一样的道理,每一个勾与叉或者评价都在有意识地向孩子们传达强化或者惩罚信号。
到这里为止,我提到的都是教师单方面对孩子实施的操作性行为调控。但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一节课堂不仅仅是教师心理的输出,还有着孩子们心理输出的信号。
斯滕伯格在他的书中写道,如果孩子们喜欢文学,不那么喜欢语法,那么当上文学课时,他们会表现得活跃而喜悦,让教师获得更大的教学上的满足感。而当上语法课时,孩子会长吁短叹甚至死气沉沉,这也会让教师感到自己在唱独角戏从而对教授语法也日渐失去兴趣,很有可能导致这个教师认为——我更喜欢上文学课,更适应上文学课——相应地他就会选择更多时间来上文学课。其实这就是教师在心理学博弈中被孩子调控的过程[2]。我想每一个教师对这样的例子都有同感。
那么针对这样的心理博弈,教师作为教学方又该怎样实施教学行为呢?省教科院附属实验学校就有成熟的应对方式——确立教学底线,制定计划与规则,开设多样化表彰。例如,一周五天的常态课,包含每周一节阅读课,两节拓展课,一节课外活动课等等,这是用多样化教学丰富孩子生活。而在具体的学科课堂上,省教科院附属实验学校的教师们在开学初就会做好计划。例如文科课堂,讲述语法的时间达到其中的2天或更多是基本计划。对于作业,任何作业本上随意的空白或者凌乱的字迹都要重做。对于上课,睡觉或者影响他人必须要被提醒……这些规则既在一开始就告诉孩子们什么样的行为是不能被触碰的,也提醒自己不能过于对孩子让步。而传统的一对多教学,其实也便于教师对孩子们通过多样化的表扬和正强化来引导。此外,学校百星活动、奖学金颁奖、志愿者实践、小记者活动、合唱比赛等等都在从积极方向给予孩子信号。
对于孩子们传递出来的信号也应该辩证对待。有些信号可以接受,有些则需要机智应对。适当的让步可以缓和关系,也可以达到教学效果。比如一开始将目标提高,在和孩子们的博弈中退让,最后达到自己的最初设想,孩子们也会感到满意。
总而言之,教学必定要通过操作性行为反射来调控其效果与进程。双方之间的心理博弈既给教育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也为教育灵活提供了更多可能。
(三)和谐人际环境形成
班级授课制下的教学活动,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学习在人际交互中进行,这种交互包括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正是基于这种背景,和谐的人际关系就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新学习系统的运行中,我们特别强调要建立和谐的人际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
1.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而且也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一种良性的师生关系,包含了对教育关系、情感关系、伦理关系的健康三方要求。
✿案例6-2
学生小於的个例
有个学生叫小於,今年中考,他一个人来考试,没有家长接送,平时都要自己骑车往返体校和我们这边,很辛苦。他也挺独立的。中考第一天要考到下午很晚,下午间隙休息的时候,同学们都在吃提前准备的零食补充体力,我想到他家长应该没有给他买过,如果让他自己买他也不一定会去,所以我提前准备好一点饼干面包,悄悄地给他,也没有刻意说太多话。当时他很自然地和旁边的同学说话、交流,吃着小饼干,我却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他的触动。现在每逢节日他也经常发微信给我,和我保持联系,说我让他感受到他和其他同学都是一样的。
心理关系是师生为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而产生的心理交往和情感交流,这种关系能把师生双方联结在一定的情感氛围和体验中,实现情感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在上面的案例中,胡老师就在传达她的关心时与学生构建了良好的情感纽带。除此之外,伦理关系则一直在随着时代而进步。师尊生卑是古代社会师生伦理关系的特点,而在现代社会,师生互相尊重、人格平等成为师生伦理关系的基础。胡老师为什么“悄悄”给孩子零食呢?就是为了不刻意凸显出孩子的孤单与不同,这也是孩子感动的一大原因——他认为自己受到了应有的尊重,也维护了在同学们面前的自尊。
2.生生关系
同龄群体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的环境因素,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同龄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有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在校的学生就是典型的同龄群体,而其现实中的具体体现就是班级同学。因为年龄相近、志趣相投、关系融洽、地位平等,并且经常在一起活动,能满足青少年的学习、游戏、友谊、安全、自尊、认同等多方面的需要,因而这个群体成了学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形成的重要影响源。加之新课程改革允许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鼓励学生互动、合作、探究,支持学生参加社团活动,这无疑加大了他们之间交往的频率,也使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的加大都成为可能[3]。
✿案例6-3
周老师八年级四班德育案例
周军老师所执教的班级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呼周军为“周爸”。一次班级里一个女生因为抄袭别人作业而出现了被几个同学孤立的现象,面对负气的双方,周老师没有选择正面破冰,而是选择保护双方,分别找来交流。“你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想要声张正义,让犯错的人受处罚,但是现实是扼杀了别人改正的机会,在用另一种冷暴力回击。”“有没有想过写信将自己抄袭的初衷与过程的小心以及现在的心情告诉受害的同学们呢,他们不理你或许是因为同样不知道怎么面对你,甚至害怕你,你需要用行动找回同学们的信任啊。”最后班级里隐隐出现的小集体分化以及孤立的苗头被扼杀在了一开始的时候。
在上面这个案例中,周军教师就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平等交流商讨的方式肯定孩子好的一面,鼓励改正处理过头的一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育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课堂里经常出现同龄群体之间的对抗和冲突时,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下降;而如果在同龄群体中,成员情感是互相支持、互相关心的,成员间便互相具有吸引力,学生成绩便普遍上升。因此,正确协调同班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其产生积极影响,应成为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一门必修课。
有关新学习系统:基于主动学习的教学变革新探索的文章
主动学习在这全球教育终身化、学习化社会形成的热潮中得到极大的推动。(一)树立主动发展意识树立主动发展意识是实现终身学习,培养主动学习者的前提与基础。可以说,终身学习必然是主动学习,主动学习是个体终身发展的基础。主动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它更强调学生能动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是学生内在学习品质的体现。主动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主动发展的效果。......
2023-08-08
以“以生为本”和“学生第一”为基点的基础教育价值取向超越了传统“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矛盾与争论,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发展,反映了基础教育的本质特征与需求,也是目前教育时代精神的充分体现。......
2023-08-08
(三)教师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展针对性学习指导基于“导学卡”的课堂教学策略促进了课堂对话和互动,带来了学生学习策略的多样化,大部分学生课堂学习从单一的听讲模仿,发展到基于生活经验和学习资源的辨析、质疑、讨论,实现了师生间思维结构认知图景的对话和互动。......
2023-08-0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纲要中提到培养时应以能力为重,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2023-08-08
“学科核心素养”容易产生歧义。任何学科都有其对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共性贡献与个性贡献。学科的育人价值主要在于对特定核心素养的贡献,这是需要不断明晰化的过程。我国目前正在规划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明确提出要以核心素养为主导。跨学科主题可密切联系国际及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或重大事件。......
2023-08-08
它是综合运用分析性、创造性和实践性思维的能力,也是学习高阶知识、发展高阶思维和实现知识远迁移的能力。当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使学生由被动、惰性的学习转变为有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批判性思维等高阶能力。它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或是运用较高层次认知能力的心智活动,需要学生充分运用创新、批判性思维以及问题求解和决策等系列高阶能力,积极主动进行意义建构。......
2023-08-08
新学习系统包含的具体模块主要有分层学习、两卡·两本、导助系统和多向支持等。图2-2是新学习系统的整体架构,从图示中可以看出,新学习系统包括了图2-2 新学习系统的整体架构(一)教学组织:分层学习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合作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2023-08-08
学习的主动性,或者称为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学习动机,是影响主动学习的决定性因素。一个人参与学习活动构成学习动机后,学习动机必然会成为推动学习活动的动力。因此,学会主动学习,具有一定的价值与实践意义。主动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2023-08-08
相关推荐